课堂释疑应考虑学生的认知能力
2015-05-30黄宇威
黄宇威
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时,遇到困难喜欢请教老师。陶行知说:“教师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教学生学。”“先生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生学的法子。”他把学生放在主体的地位,探索“引导学生学”的方法,把教学过程变成“教学做合一”的过程。因此,教师释疑的方法应注重训练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学”的素质。陶行知又说“治学以兴趣为主,兴趣愈多,则从事弥力,从事弥力则成效愈著。”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能直接影响到他们对数学知识的探索与追求。因此,这时教师的“释疑”能否激活学生的求知欲显得尤其重要。
“释疑”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释疑”时,学生是全身心投入的,包括身心、情感、智力的投入,其中最主要的是情智的和谐统一。“释疑”对于学生来说其实也是一个探索活动,说到底就是他们的情感活动与智力活动互补和谐的发展。如何才能使学生带着高涨的情绪从事“释疑”的学习与思考,应该是问题的症结所在。因此,我在“释疑”时,根据学生的认识规律、心理特征,想方设法在“释疑”过程中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产生一种强烈的探索求知欲望,帮助他们分析出现障碍的原因,矫正他们原有认识的偏差,充实、完善他们对问题分析、发现、创造的过程,引导他们解决问题,以此提高他们思维的品质,促进数学能力的提高与发展。
在教学实践中“释疑”时,教师不要只局限于告诉学生怎么做,不假思索地把自己解决问题的办法和盘托出。否则,表面上看起来似乎很“完美”地解答了学生的问题,但却忽视了很重要的一点,那就是无形中简单地否定了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抑制了学生自身思维的发展。
在实践中我的做法是,自觉努力克服思维定势,站在较高层次上为 “释疑”制订各种切实可行的有效措施,充分把学法指导与学生的认知基础紧密结合起来,增强“释疑” 的针对性。我经常有意识地与学生进行“心理换位”,试着从学生的角度去理解、分析问题,设身处地地了解学生所面临的困难,急学生之所急,想学生之所想,使“释疑”抓住关键。
例如:有一次复习课时,我让学生做了下列这道练习题。
已知A、B两点的坐标分别为(0,a)、(0,b),且ab>0。在X轴上求一点C(x,0),使∠ACB最大。(见图1)
我备课时的解答如下:
∵∠ACB=∠ACO-∠BCO
∴ tan∠ACB=tan(∠ACO-∠BCO)
= = =
由于x 与 的积为定值( x>0,ab>0),x+ ≥2 =2
∴tan∠ACB≤ ,当且仅当x= ,x2=ab,x= 时取等号,即当x= 时,tan∠ACB最大 ,由于在00~900范围内正切函数为增函数,同时考虑到点C在X轴负半轴时的情况。故当x=± 时,∠ACB最大。
但是不少学生由于思路不同,解答过程中障碍不断(事先未料及)。当时我发现成绩中上的李海山同学所遇到的障碍比较有代表性,于是我就请他来作答,自己设问引导,让全班同学积极参与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学生:∵我由?驻ABC中的关系,得 = ,
∵Sin∠ABC=Sin∠OBC= ,AC= ,AB=a-b
∴Sin∠ACB= = (1)
但是,我没法由(1)求出最值。
教师:你认为难在哪里?
学生:(1)式中公分母有根号,没学过这类问题求最值的方法。
教师:能不能不管根号呢?
学生:(沉默、思考)恐怕不行。
教师:请观察,将(1)式变形一下,
Sin∠ACB= =
你发现什么了吗?
学生:根号还存在啊!
教师: 有最大值时, 是否也是取最大值呢?
学生:(兴奋地)对!这样就不用考虑根号了!(思考后),不过 …………(2),分母次数超过二次,还是没办法用判别式求最值。
教师:也就是说如果分母次数不超过二次你就可以求,对吗?那你就不能想办法把经x2换一换,使分子分母都不超过二次?
学生:(稍作思考后发现)用t换x2就可将原式变成 ,这是较熟悉的求值域问题,可以做了。
至此,已解决了他们遇到的障碍,完成了答疑的基本目标。
教师:(再将问题深入讨论)如果不作换元能处理吗?(学生都沉默了),(2)式分子分母均含變量,能否经过变换分子的含变量x2呢?
学生(观察(2)式,发现):可根据分式的基本性质,用x2同除分子、分母就可以了。
学生自己作了变换:
= ,发现当x2= ,即x= 时,分母值最小,原式值最大,最后得出了正确的结果。
学生:原来以为思路不对,其实列式没问题,只是不会设法变换求最值的问题。
……
可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认知能力,积极引导学生“如何来解决疑问”,而不是自己代替学生来解决问题。也就是说,在“释疑”时,要注意分析学生原有思路,在遵循学生认识规律的基础上,抓住疑难的本质、关键,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契机,将 “释疑” 的过程转化为师生共同探索、发现的过程,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和思维品质的提高。(作者单位:广东大埔县虎山中学)
责任编辑 邹韵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