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力信息技术,优化教师专业发展
2015-05-30裴巧琴
裴巧琴
近年来,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师专业发展成为世界关注的共同焦点。各国都把信息技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列为新课题。在参照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我园通过信息采集、数据比对发现:国内外在技术支持的教师专业发展中,环境建设、教师培训、实践等方面取得了进展,但也存在一些不足:第一,对信息技术在教师专业发展中的作用认识不到位,存在忽视和夸大两个极端。第二,忽视了教师作为信息技術“主人”的主体性。
带着这样的问题介入,借力我园信息技术特色,将教师信息素养和教师专业化发展结合起来。在实践中具体表现为三个“变”:转变、渐变和递变。
一、教师课堂模式的转变
新课程改革给教师提出了新的教育理念,我园借助信息技术手段,运用信息平台的构建更新活动课堂。通过研发与探索,最终改变了传统的教与学模式。这里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的活动模式转型:
第一阶段——主要探索点体现在网络学习方式上,借助网络传递的有效性和高效性开展活动。
第二阶段——探索的是APP资源运用。利用现有苹果系统中成熟化的软件,让幼儿在体验中分享与互动。
现今——基于幼儿园开发的“E-play幼儿乐园”开展幼儿个性化自主游戏。活动的创新模式在于前台的互动游戏与后台的个性数据,促使师幼互动更加紧密、更加合力。
在课堂模式转变的过程中,开放了教师与幼儿的平台,提升了师生之间的交流,增进了多种媒介之间交流学习、自主学习、网络学习的可能性。形成了“多媒体课堂—网络化教学—互动式学习”的全方位教学模式。
二、教师教研方式的转变
信息化在幼儿园的推广,为教师带来一个新的舞台。我们利用网络搭建了三个中心——“资源中心,问题中心,对话中心”;成立网络教师联盟:包括各领域的专家团、教研组,网络社区。借助信息化背景开展各类活动,突破了时间和距离的限制,达到无边界的学习和研究。真正发挥出网络在学习的生态环境中智慧共同体的最大效用。
1.设立资源中心——发掘各类别有效资源的最大化利用,从
而拓展教师的视角广度;
2.集中问题中心——发现教师在不同层面中的疑惑难题,从
而延展教师的思维宽度;
3.敞开对话中心——发挥网络对智慧共同体的最大效用,从
而发展教师的智慧厚度。
在具体的实施操作中,我们注重网络建设的时效与快捷。就拿我们的“视频会议室”来说,它具有电子白板、同步共享、录制视频等强大的功能。教师可以用两种身份登录,一种是教学者的身份登录,登录后不仅可以展示教学者自身的课堂实录,还可以与他人进行交流或同步分享;另一种是以学习者的身份登录,登录后不仅可以全方位地搜索自身需要的资源补给,更可以直接提问、
现场互动……教师在网络平台的支持下开展“网上网下的协同活动”“多姿多彩的工作室活动”等网络研训活动,形成了“自主—便捷—共享”的网络园本研训优势。园所网络教育平台逐步升级,内容不断丰富,范围不断扩大,教师在参与其中的行进中,其专业素养得到了蜕变式发展。
三、教师信息素养的递变
信息化网络文化对教师的影响,其中较大程度上影响了教师的信息综合能力与思维模式。这里我就围绕我们勤幼开发的“E-play幼儿乐园”平台为例进行展开。基于信息化平台的强有力支撑,教师充分发挥其两种特有的递变角色:猎手与推手。
一个好的猎手必须有灵敏的嗅觉、熟知动物的习性、善于捕捉猎物的行踪,在与“E-play幼儿乐园”游戏平台的互动过程中,教师就好比是一名猎手,游戏后台记录了幼儿游戏轨迹、八大智能发展情况、身体素质状况等各类数据,这些数据的汇总、对比,让教师在大数据时代将跟踪每一个幼儿的数据变为可能,从而更快捷、准确地捕捉幼儿的兴趣点。通过大数据的分析做出更科学的决策,确定下一步教学的重点与发展方向。可以说,这个平台赋予了教师灵敏的超能力,让教师在平台中根据各类数据来发现潜力,激活思维,成为一名匠心独运的好猎手。
同时,传统的家园沟通方式都存在时间、人力和物力资源的不足,家长很难真正细致、深入地了解孩子的情况。教师基于“E-play幼儿乐园”进行的数据推送,成为联系家园的好推手。通过数据反馈。教师一方面汇总并记录幼儿生长过程中的各类数据,包括孩子的身体发展状况(如身高、体重、视力等)、体质体能状况等,家长只需打开平台,就能随时了解孩子;另一方面,教师还结合每个孩子的生活表现、游戏状况等提出个性化指导意见,帮助家长掌握幼儿发展特征与规律,从而成为孩子学习成长中的好
伙伴。
也正是由于灵敏的好猎手与灵动的好推手,造就了信息时代人杰地灵的E教师,使他们充满了变化万千的无限可能。
任何事物的变革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他们是在不慌不忙中持续改变,而不是突然改变。在信息技术的环境变化中,我们的教师也有着自己潜移默化的改变,就犹如数字化媒体数据的矩阵变化,0和1的串联总能在变化中带给我们更多的快乐与惊喜,也会引发我们更多的思考与探索。
参考文献:
徐善广.努力按照教育规律办学:兼论学校教育工作的客观规律[J].湖北大学学报,1980(Z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