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女性教师生存状态的困境及对策研究

2015-05-30於鸿

现代教育科学(普教研究) 2015年4期
关键词:农村教师农村教育

於鸿

【摘 要】农村女性教师身为农村教师队伍中的重要力量一直没有得到充分重视。农村女性教师的生活和工作受到社会环境、经济基础、政策和传统思想束缚的影响,针对这些问题,只有通过改善社会环境、加大资金投入、完善政策制度、提升专业发展,才能确保农村女性教师生存状态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关 键 词】农村;女性教师;生存状态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在受到西方女性主义理论的影响下,社会各界加大了对农村女性教师的關注。据统计,我国中小学女性教师数量从1951年的22%提高到2003年的49%,但由于我国各地区教育发展不平衡以及师资结构的不合理,导致男女教师比例在城乡和不同地区有很大的差别。女性教师要求在工作、经济、专业发展、家庭成员地位以及社会地位等方面的独立性越来越高,这正是因为女性在农村的生产、生活和教育领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女性主义呼吁女性独立、自主、鼓励女性抵抗男尊女卑的传统思想,给传统思想积淀较深的中国农村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尤其对于有一定文化素质和新思想的女性教师来说更是极大的鼓舞。农村教育机构对女性教师生存状况、尊严及平等地位的关怀更加符合她们自身的发展需求,并且更加重视对她们的人文关怀。

一、农村女性教师的生存状态的困境

(一)生活质量较低

农村教师工资的严重不足直接影响了女性教师的生活质量,工资待遇偏低限制了女性教师正常生活的基本需求,不少贫困地区拖欠教师工资实为严重。农村教师生活条件艰苦,物质和精神生活匮乏,尤其是在偏远贫困地区的农村,教师的“吃穿用住行”极为不方便。由于经济能力的限制,许多农村学校使用的教工宿舍年久失修,设施陈旧,一遇刮风下雨的天气就会漏水,有些已经出现安全隐患,非常危险。除了物质条件匮乏外,农村教师的日常业余生活也很单调,每天除了看书就是和同事聊天,条件稍微好的学校会有一台电视,农村基础设施条件差,没有书店、超市,无法利用网络资源,农村单调乏味的生活是造成教师思想压抑和郁闷的主要原因。

(二)工作压力过大

首先,师资力量不足是导致农村教育落后的重要原因。由于农村学校师资力量不足,每一位教师都会承担不同年级不同课程的教学任务,繁重的工作负担、课业压力再加上学生升学的压力都是对农村教师极大的挑战。女性教师由于性格温柔、心思细腻,常常被学校安排担任班主任工作,由此更增加了她们的工作负担。一般农村学校中小学生的自我约束和管理能力较差,自主学习意识不强,需要有教师的监督和跟进。除了学习方面,生活上更是亲力亲为,通常农村中小学早晨5点就要起床晨读,之后上课,一直到中午午休、晚自习,都需要教师无微不至的关注,晚自习下课后10点钟还要忙着批改作业和备课,①睡觉时还要注意突发情况的发生,可以说农村教师24小时精神都处于高度紧张状态,所以她们往往消耗大量精力,承受着巨大的工作压力。其次,农村的教学条件比城市差,崎岖的山路、寒冷的冬天、简陋的环境等一些农村特有的困难,也使农村女性教师的工作陷入困境。

(三)健康状况堪忧

身体状况方面,偏远贫困地区的农村教师日常生活条件相当艰苦,没有能够保证个人营养的基础,再加上农村对教师医疗健康的保障不足等多方面原因,导致农村女性教师总体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农村条件恶劣,教师由于职业的原因多伴有各种职业病,尤其是女性教师,因此需要更多的医疗关注。调查显示:“730名女教师中81.64%的教师具有非健康症状;在596名处于健康以下状态的教师中,多患有咽喉炎或声音嘶哑、咽喉干燥、心肺和血压不健康等疾病,14.60%的人有妇科疾病。”②由此可见,农村女性教师普遍存在身体健康不良问题,并且容易受到职业病的困扰。心理健康方面,与男性教师相比,女性教师更容易受到人际关系、情感波动的影响,女性教师在人际关系、焦虑、恐怖等方面表现的比男性教师更突出,这会严重影响农村女性教师在工作中的人际关系以及工作效率,不利于女性教师的职业发展。

二、影响农村女性教师生存状态的因素分析

(一)社会环境的影响

社会对教师的过高期望和不公评价给女性教师的生存和发展带来的过多压力,是影响农村女性教师生存的重要因素。在这样一个知识经济社会,就整个教师行业来说,教师的形象一直都被塑造为高尚的模范,社会对教师的要求理想化程度高,一般情况下会认为教师的负责程度与其教学成果成正比,稍微出了一点差错,都有可能被家长和学校领导抓住,并以此为借口加以渲染。特别是“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样一种错误观点,无形中给教师制定了非常高的标准,赋予了教师很多的责任。教师也是普通人,过高的期望会使他们感到力不从心,从而对自己失去信心、对工作产生失落感。③其次,针对男女教师而言,社会对其评价标准也是不同的,一般来说对男性教师的评价具有单一性,往往只是集中在工作中的成绩;而对女性教师的评价却是双重的,除了学校的工作成绩之外,还包括家庭劳动的成果。因此,不同的评价标准也是影响农村女性教师角色冲突的原因。

(二)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

经济水平的差距是城市和农村差异性最显著的特征,农村的生产力相对落后,农民在物质和精神上的需求也就相对较低。而教育这一事业本身就不是以营利为目的的,政府的支持和民众的拥护尤为重要,可是有限的生产力提供的经济支持也是有限的。物质上农村教师的基本收入远低于城市教师,精神生活上也没有城市教师丰富,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农村教师与城市教师的生存状态有着巨大差距。正是由于这种差距的存在,使得农村女教师在与城市教师的各种比对中产生很大的不平衡感,进而对自己现在的处境和未来规划产生疑惑和动摇。④同样身为中小学教师,同样勤勤恳恳的工作,甚至工作条件和环境更加艰苦,这样一种工作与回报不成正比的付出就会越来越少,生产力发展水平不足带来的物质匮乏,一点点侵蚀着农村女性教师长久工作的信念。一些偏远地区的村落以手织农耕为主要的生活方式,生产力水平落后限制了教育的发展。由于农村较低的生产力水平只要求劳动者进行简单的体力劳动,因此农村女性教师的工作价值也就降低了。农村教育没有得到更多的政府和企业扶持,政府对农村教育的经费投入不足导致女性教师在工作中的投入得不到相当的回报,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村女性教师生活条件的改善。

(三)政策导向不明确

经济和社会总体环境如果说是长久形成的积淀,那么相关政策的细致和完善则是具有现实时效意义的。政策的执行既要保证对纲领思想的正确表达,又要保证各方面的利益,还要适应当地的地域特征。影响农村女性教师生存的政策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法律政策的不完善和未细致化给政府人员的工作带来很大的难题;其次,没有按照政策来执行也是影响农村女性教师生存的因素之一。1993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从中提出提高教师的待遇和社会地位,决不允许拖欠教师工资,改善教师住房条件,以切实解决教师尤其是农村教师看病难、报销难的问题,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他们的社会地位。⑤虽然没有针对女性教师,但是总整体上做到了对农村教师的把握,即便国家和政府的政策出台了,但各地执行差异显著。农村教师工资政策实施不规范,在实际执行中存在明显的不一致,难以保证农村女性教师同工同酬,从而影响教育均衡发展。

(四)传统观念根深蒂固

我国几千年封建社会中的传统思想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农村女性教师的生存和发展。封建社会中形成并流传下来的对女性的歧视性观念制约着农村女性教育程度的提高。在农村,大部分村民认为女性就应该在家照看孩子把重点放在家庭上,而不是事业。这一观念对女性教师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女性教师职称评比以及参加学校管理等多方面产生不良影响。“女子无才便是德”、“嫁出去的姑娘泼出去的水”等对女性歧视的观念使得许多农村父母认为家中的女孩子没有必要学习文化知识,所以女性成为了教育中的牺牲品。正是由于这种传统思想严重影响了女性教师的自主发展,无形中改变了女性教师的自我认识和价值观,制约了她们主动发展的积极性。

(五)个人意识薄弱

农村女性教师生存状态的改善和发展受自主发展的影响。农村女性教师消极的发展观以及欠缺自我素质的提升,再加上激励女性教师发展因素的不足,容易使得女性教师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另一方面,农村女性教师在平时的工作中缺乏创新的教学方法,而且没有形成集体意识,基本上都是各自单干,缺少对女性文化的认同和对群体命运的关注。所以,只有她们自主发展意识增强,主观上要求上进,才能更好地调动女性教师主动发展的积极性,才能改善农村女性教师的生存条件。

三、改善农村女性教师生存状态的对策

(一)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改善农村女性教师的生活环境不仅需要教育部门和学校领导等各方面的努力,更需要社会各部门共同营造出有利于女性发展的社会大环境,对陈旧观念的改变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努力。⑥传统的性别观念是抑制农村女性教师社会地位提高的精神枷锁,这就要求发挥社会大众舆论的力量来宣传先进的性别平等思想。在如今这样一个公平竞争的社会,应该对女性教师进行合理全面的评价,提供女性的社会地位,各级政府通力协作形成男女两性协调发展体系,多方面努力形成完善的社会支持系统,积极改善女性教师工作的环境。同时,充分发挥妇女联合组织的作用,为农村女性教师参与社会工作提供组织帮助,家长也要应该积极配合教师共同面对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为教师尽可能提供最大的帮助,优化农村女性教师生活的舆论环境,构建一个和谐良好的生活和工作氛围。⑦

(二)提供有力的经济保障

对于资金严重缺乏的农村教育来说,资金的支持是改善农村女性教师生存条件最直截了当的方式。只有提高了农村女性教师的工资水平,收入得到保障,才能切实解决她们生活和工作中的需求。《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规定,保证女性教师的工资不低于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对农村教育经费紧张问题提供制度保障。⑧对于农村教育来说,如何正确地执行这些规章制度极为重要,在保证原有工资有效发放的基础上,要进一步提高政府对农村学校的财政拨款,并且根据实际情况做好偏远农村地区教师津贴制度的完善和执行,一视同仁,将农村女性教师的待遇按照与男性同样的额度来发放,并为女性教师配备相应的基础设施,以解决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硬件不足而引发的问题。与此同时,在师范院校中加大对农村女性教师新师资的培养,对已是教师的女性完善其职业培训,积极创造出激励女性教师发展的激励机制,更好地组织建设女性教师队伍。

(三)完善相应的政策制度

改善当前农村女性教师的生存状态需要各种政策的支持,政策的完善和对政策执行力的监管是提高农村女性教师生存条件的有力保障。偏远农村地区各方面都欠发达,与城市教育相比存在诸多差别,制定有关政策,建立全国性的、区域性的,乃至校际之间的资源配置平衡机制,建立城乡学校帮扶制度是很有必要的。就目前情况来说,我国的教育政策仍然在多方面存在性别差异,只有将社会性别纳入到教育政策中来才能实现保障女性权益的有效实现,避免现有一些政策中性别的盲点再次出现,提高教育行政决策者的性别平等意识,建立监控性别平等的指标系统,将性别意识纳入到教师教育的内容之中,并结合男女实际的社会认识水平,站在公平的角度设定对男女都有利的政策,宏观规划、长远计划来现实影响等多方面保证女性权益的有效实现。

(四)给予更多的人文关怀

长久以来,由于生活和传统文化上的习惯,大部分农村家庭视家务劳动为生活内容,事实并非如此,家务劳动是一项繁琐沉重的工作,而女性往往充当了这项工作的负责人。相比城市生活,农村生活枯燥乏味,相对单一,女性教师平日里没有空余的时间参加娱乐活动,也没有可供她们交流和活动的场所,所以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为女性教师提供一个类似于“女教师联合会”形式的交流平台,努力营造出一个互相帮助、互相进步的人文环境。农村女性教師是农村先进思想的传播者,而农村本身就受传统封建影响较重,女性教师在这种双重作用的环境下进退两难,使得她们不得不面对应有的社会地位与农村女性教师发展相对落后相矛盾的局面,所以应该全面细致地为农村女性教师着想,从心理支持、人文关怀等角度给予正确的帮助,以满足她们在思想上和情感上的需求,这样才有利于推动社会的和谐发展。

(五)增强自身专业发展

只有加强了自身素质,才能促进专业的发展。农村女性教师在原有的学历和专业水平之上,还要保证在工作中教学相长,不断完善,与时俱进。积极鼓励女性教师接受专业培训,提高女性教师自我发展的能力。发挥自身的优势特长,多关注年轻女教师,共同推进女性教师的专业发展。农村教育中女性教师所占比例较大,因此应该提供更多的锻炼机会和专项培训,使她们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和文化素养,将农村教育发展到最好。培训是以足够的经费为依托,一方面,大力发展校本教研培训,利用现有资源保障培训的有效性,另一方面,政府也要投入更多的培训经费,拓宽筹集教师继续教育经费的途径,改善由于培训费用带来的经济紧张问题。

注释:

①韩柒华.从科学发展观角度看农村教师健康权益的保障[J].老区建设,2008(10).

②王琦.农村女教师生存状态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1(01).

③张永华.关于我国农村女教师发展的几个问题[J].教育探索,2006(08).

④玉丽.农村缺少女教师:值得关注的问题——我国农村女教师现状分析报告[J].教育科学研究,2006(07):27.

⑤颉俊祥.甘肃农村女教师现状调查研究[J].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2008(01):36.

⑥敬怀.农村教师队伍中的“半边天”[J].中国三农,2005(08):11.

⑦李斌辉.女教师专业发展:基于社会性别理论的分析[J].教育评价,2009(02):29.

⑧郝德贤.农村小学女教师:在困惑中前行[J].中国教师,2007(08):11.

猜你喜欢

农村教师农村教育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农村教师心理健康现状及对策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提高农村教师培训的实效性——关于西部S省农村教师培训状况的调查报告
农村教师补充机制:问题与对策新探
在农村采访中的那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