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2015-05-30徐燕
徐燕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对于小学生而言,凡是“人的可能性得到开发,自我的潜在能力得到实现,都可以是一种创新”。这种创新主要体现在教学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中。
一、在导入环节中,诱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新课的导入在教学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一节课中联结新旧知识的重要环节。教师在钻研教材,研究学生的知识、技能、心理特点等因素的基础上,挖掘教材中智力与非智力的因素,经过教学法的加工,营造出新课导入的情境氛围,架起现实生活与数学学习之间,具体问题与抽象概括之间的桥梁,使学生自主地探索新知,实现数学的“再创造”。
1.创设故事情境
学生对卡通或生动语言的描述非常感兴趣,思维容易被激活。能激发学生的浓厚兴趣,促进他们主动地探索,发现新知识的欲望。
2.创设游戏情境
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小学生,注意的时间短,穩定性差,分配注意的能力弱,注意的范围小。在导入环节中,可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心理特点创设一种游戏的氛围,让学生在游戏的活动中不知不觉地、高高兴兴地进入数学学习。
3.创设现实生活情境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实际,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提出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
营造新课导入的情境氛围,是为创新服务的,它是手段、桥梁,它的落脚点是创新。
二、在新授环节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新授环节是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在这个环节中学生会经历知识的获得,能力的形式,思维的发展,智力的开发,教师在处理教材时,要挖掘教材中的创新因素,并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创新因素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1.挖掘教材中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材是教师实施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载体,是学生学习知识,进行思维活动,开发智力,发展探索能力的重要依据,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挖掘教材中的创新因素,选择各种相应的教学方法,从而达到培养创新意识的目的。
2.鼓励学生猜想,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并鼓励学生大胆地猜想,以培养学生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1)猜测知识目标
猜测知识目标就是在揭示课题后,教师问学生:“看到课题你会想到什么?”
(2)猜测学习方法
猜测学习方法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猜出解决问题和学习知识的方法。
(3)猜测计算公式
猜测计算公式就是在公式推导前让学生猜测公式的内容。
3.鼓励学生质疑,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疑则诱发探索,探索则发现真理。课堂上无论学生提出的问题正确与否,教师都应该从正面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鼓励他们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培养自信心。
三、在练习环节中,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
练习是使学生掌握系统的基础知识、训练技能、技巧的重要手段,也是培养学生能力,发展学生智力的重要重要途径。教师在教学中要精心设计更有趣、富有挑战性的练习,使学生有机会运用一系列策略进行活动,以巩固和实践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发展数学的思维能力,使他们由模仿走向创新。
1.一题多变
一题多变就是在已有的基础上变换其中的条件或问题。
①只变更条件。②同时变更条件和问题。
这样训练有助于学生弄清知识的来龙去脉,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2.一题多解
同一道题目有多种解法。
在三角形ABC中,已知阴影部分的面积是10平方厘米,AB=5AE,BC=3DC,求三角形ABC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列式:
①10×5+10×5÷2
②10×5÷2×3
③10×(5+5÷2)
④10×(5÷2)×(2+1)
⑤10×5+10×5×(1÷2)
这类练习不但沟通了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而且可以培养
学生的发散思维,使学生在积极的、多角度的思维中形成创新
意识。
3.一题多问
一题多问是指给出已知条件,让学生探究问题的可能性。如“有白猫5只,灰猫10只”学生可根据这两个条件提出相应的问题。
四、在总结环节中,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
课堂总结是对一节课学习过程的回顾,是对学生思维过程和思维结果的梳理。总结的作用有三点:一是再现并概括当堂所学的知识与技能;二是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通过整理纳入原有的知识体系中;三是为下节课提出必要要求,让学生做好知识和心理两方面的准备。这个过程要让学生自己小结,可通过“这节课我们学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等问题,让学生对自己的思维结果进行梳理,体验“再创造”的成功喜悦的过程。这一过程同时又是激励学生进一步去发现、探索的动力,从而增强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参考文献:
杨凤荣.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J].生活教育,2014(S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