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常素材也能开出神奇的花
2015-05-30张娟
张娟
读过莫言小说的人,都会被他高超的叙事技巧所吸引。谈到小说的取材,他认为有两个方向值得关注:一是以乡村或城市为题材,描写身边妙趣横生的生活;二是以历史或传说为题材,想象新颖奇特的故事。这两类材料,虽然看似一“近”一“远”,然而“新”是它们共有的亮点。写作素有小说“排头兵”之称的小小说时,莫言先生的话可谓金玉良言。如何将大师的技巧用到我们的作文里呢?大家不妨试一试下面的两种取材技巧。
一、精选现实生活中的一个点,反映“我”的思考
日常作文,尤其是考場作文,受时间及字数的限制,不可能长篇大论,选取的材料最好是生活中的一个“点”,或许是一个画面,或许是一个瞬间,甚至是一句话。这样的题材虽然细小,人生冷暖与世态炎凉却蕴藏其中,能够收到主题深刻的效果。如生活在农村的同学,可以通过一条路、一栋房、一身装扮等,引出对新农村建设的思考;活跃在城市里的中学生,则可以通过一部手机、一条微博、一条短信等,反映城市生活的某种病态。不过要提醒大家的是,文章要收到小中见大、一针见血的效果,不懂得欲扬先抑或波澜迭起的构思技巧,是难以实现的。莫言讲过的一个故事,便堪称小小说的经典。话说有八个外出打工的泥瓦匠,为了避一场特大暴风雨,躲进了一座摇摇欲坠的破庙。可小庙实在待不下那么多人,可谁也不愿相让,最后他们决定用抛草帽的方式决定大家的去留。结果七个人的草帽刮回了庙内,只有一个人的草帽被卷了出去。那个人自然不愿意出去,于是众人便抬起他扔出了庙门。就在大家将那个人扔出庙门后,那座破庙轰然坍塌。仅仅是一瞬间,作家将人性的自私展示得淋漓尽致。
二、重温历史长河中的一件事,反映“新”的现象
莫言之所以对历史与传说类题材格外感兴趣,就在于这些材料经历了时间的检验,当我们将自我智慧与时代情怀注入其中后,往往能够在“以古为镜”的材料中,收到推陈出新、借古讽今的效果。这种取材方式,类似于“故事新编”。这类小小说,借用的是历史素材,折射的却是时代情怀。值得注意的是,写作此类文章,“史”是写作基础,得保持原著神韵;“新”是成功的关键,得反映现实生活。高考小小说佳作《假如雷锋回来》里就有这样的片段:到站了,雷锋茫然地随着人流走上月台。这时,一位少妇一手抱着孩子,一手拎着一只大皮箱艰难地迎面走过来。雷锋不假思索地伸出手去:“大嫂,我帮你提东西吧!”“谁是你大嫂?你要干什么?”少妇惊恐万状,花容失色,孩子也抱紧妈妈的脖子哭了起来。雷锋当年的故事,大家耳熟能详,如果简单地讲述这些材料,定会让人心生厌弃。可考生放飞想象的翅膀,让人物回到当今时代,也就有了这一幕看似啼笑皆非却又震撼人心的效果。巧妙的情节,将现实社会中人与人缺少信任的不良现象刻画得入木三分。由此看来,素材的新与旧,并不在于大家对它的熟知程度,关键是写作者有没有让它出彩的能力。
下面就请大家欣赏学生佳作《闪光的防盗窗》。
随着一声“哐哒”的关门声响过,小区变得热闹起来。楼梯间急促地传来一阵“叮咚叮咚”的高跟鞋声响后,楼下又传来一阵尖锐的“女高音”。原来,楼上的美女小张把自己关在了门外。钥匙放在了屋里,丈夫又出差在外,这可如何是好。
动静闹得真大,短短几分钟时间,楼下便聚满了看热闹的人。三三两两,老老小小,黑压压的一片。慢慢地,有人开始帮着出主意了。各个窗口都装着防护拦,怕是没有办法进去。有人建议请人来开锁,可据说那门有十二道安全措施;有人建议撬门,可小张哪里乐意,这门可是花了大价钱的……小小的楼梯间挤满了看热闹的邻居,就是没有一个人行动。终于有人恍然大悟地高喊:“报警啊!”
小张忙掏出铮亮的苹果6S,拨通了110电话。警察来得很快,可几个人围着整栋楼看了几圈,连连摇头。小张家的防盗门,连公安的开锁专家也是爱莫能助。阳台及房子四周的窗子上全部装上了结实的不锈钢。“你家的防护栏太牢固了,怕是只能请消防了!”一位警察满脸无奈地说。小张一时慌了,带着哭腔说:“你们可不能见死不救呀!”
“快看!”突然有人发现了新大陆一般,指着小张家的厕所喊了起来。人群顿时涌向楼房的后面。在厕所上面的小通风口,竟然有一个布满灰尘的小窗。“小孩钻进去,应该不成问题。”大家议论着。小张顿时像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谁去呢?她回头看了看邻家的小孩,可刹那间,看热闹的小孩如同飞到了九霄云外般没了踪影,只剩下几个闲聊的人,也装作没有听见,还不时用眼角瞄瞄小张,谁希望自己的小孩成为“烈士”?
最终,小张以二十块钱请了楼下看门人家的男孩。一根绳子从天而降,男孩站在楼顶不时向下望望,眼睛里流露出恐惧的神情,看得出,这男孩非常不愿意做这件事,可那二十块钱诱惑着他,他仿佛已经看到了用二十块钱买来的东西。他小心翼翼地沿着绳子从楼上滑下来,好不容易到达了小张家的楼层。
终于到达了窗口,大伙儿也都松了一口气。这是一扇很小的窗子,上面锈迹斑斑,角落结满了蜘蛛网,窗台上布满了灰尘。平常是没有人注意它的。男孩好奇地打量着里面,迟迟没有进去。小张有点不耐烦了,吼道:“你怎么不进去呀!”小孩向下看了一眼,落在窗台上的脚有些发抖,瘦小的身体缓缓地钻了进去。一阵阵拨弄锁的声音后,过了好久门才打开,小张用审视的眼光打量着男孩以及他的每一个口袋,然后才不情愿地把钱给了男孩。
第二天,男孩路过自己助人为乐的窗口,不由自主地朝上望去,却发现,窗口上多了一样闪闪发光的东西——防盗窗。
作者选取的只是生活中的一件小事,但当他用小小说的形式来呈现时,文章便有了不一样的深度。在这一突发事件中,邻居的幸灾乐祸、小孩的恐惧神态以及小张换上的防盗窗,都逼真地反映出了人情冷漠、缺少诚信的生活现实。结尾宛如画龙点睛,令文章顿然生色。这种出人意料的行文思路,正是这篇小小说出彩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