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代人倾情家报
2015-05-30张慧娟
张慧娟
夫妻俩一起做件事
六年前,杨慕兰和丈夫王和同时退休。当年,一大家人聚餐时,杨慕兰的女儿提议办份家报,因为王和在报社做了三十多年的编辑,家里有这样的“资源”。就这样,杨慕兰和王和成了家报的创始人。
经过夫妻俩的热烈讨论,家报最终成型:内文自己打印,彩色封面到外面打印。刊物的定位也随之确定下来,就是围绕家来写文章,围绕家来讲亲情。
经过二十多个日夜的精心准备,家报第一期出刊了。虽然只有薄薄的25页,但杨慕兰和王和还是激动了好久。之后,家报有了第二期、第三期。杨慕兰的文字也变得越来越讲究,当她写下“一个有记忆的家族才会有希望;一个会思索的家族才会有力量;一个相携互勉的家族才会兴旺”这样的文字时,王和在一旁直点头:“真不错!”
杨慕兰很珍惜这“来之不易”的赞扬。这么多年,两口子很少把赞美和肯定挂在嘴上,“即使心里有,也很少说出来”。可这份家报,却让夫妻俩开始相互说好听话了。
爱在家报中传递
每次家报出刊时,在北京的亲人都会找个地方聚聚。把家报拿到手之后,个个都起劲地阅读,连吃饭都顾不上。
杨慕兰按照年龄,把亲人分成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杨慕兰和王和属于第一代。家报上有一个“雷语”栏目,就是对第三代那些小家伙“雷人雷语”的记录。每期的“雷语”,都把大家逗得哈哈大笑。
家报的内容很丰富,有第一代写父母的,有第二代写第一代的,有第二代写第三代的……写的过程,也是彼此增进感情、重新回味亲情的过程。
王和的外甥李侃写过一篇名为《我的四个舅舅》的文章,把四个舅舅的不同特点刻画得淋漓尽致。“妈妈总说大舅十分有才,从小就是绘画天才;二舅做得一手好菜,深得姥姥喜爱;三舅是个读书型人才,我小时候,姥姥常让他去熬粥,他倒是听话,一边看书,一边熬;老舅退居二线仍是中心人物,目前他的正式工作是办家报。每次聚会,只要一靠近他,老舅嘴里就俩字———‘交稿……”家报里有许多这样的文章,让人看着,内心就会生出温暖与柔软。
“有些年轻人,因为工作忙,对家其实没有太多的感觉。可有了家报之后,他们对家庭成员更了解了,彼此间更熟悉了”。
在家报里获得力量
第三代中的小雨点,是杨慕兰嘴里很“值得一提”的孩子,她六岁就开始写东西了。老师问过小雨点的妈妈:“这孩子词汇量怎么这么丰富?”妈妈说:“我们自己办有一份家報,孩子爱听爱看,从中学到不少。”
家报也经常会报道一些“优秀典型”,希望能带给亲人以积极的力量。比如,大孙女被评为全国十佳少先队员,外孙周岁得了爬行比赛一等奖,外甥女荣获公司十大优秀员工等等。
不仅是成长,亲人们也在家报中获得巨大的精神力量。
王和的二姐夫见人总爱说:“如果没有家报,我也撑不到今天。”几年前,他得了直肠癌,家报陪着他走过了好几年。“二姐夫喜欢发明,搞了很多专利,他每申报一项专利,家报就刊登一次,表扬和鼓励他;看他给大家做了什么温暖的事,我们也及时在家报上表扬。”除了开心,二姐夫也变得非常有信心。2014年年初,二姐夫病情恶化,一家人又给他做了本特刊。二姐夫拿到特刊,一边翻看一边掉泪,那里面记录了他一生走过的路,还有亲人写的回忆他的文章。四个月后,二姐夫去世了,没有留下任何遗憾。
如今,家报受到越来越多亲人的欢迎,上海、西安、沈阳乃至远在美国等地的亲人,都期盼能常常看到家报。家报也为此出了电子版,方便各地的亲人阅读。
“家人们书写的是心灵,投入的是亲情,映衬的是和睦,维系的是感情,积淀的是家庭文化的自觉,存储的是家庭与社会融合的正能量。”杨慕兰一口气总结了自己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