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张难墓志研究
2015-05-30盛会莲
盛会莲
2006年末至2007年3月底,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在密云县新景家园住宅小区工程占地范围的考古发掘共清理了墓葬122座,其中唐墓M98出土墓志一合,是此次考古发掘中所获难得的唐代文字资料。本文拟对该墓志进行考释研究,不妥处敬希方家不吝赐正。
一、墓志概况及录文
墓志出土于M98的甬道底部正中,方形,通高0.21米,边长0.48米,志盖
唐故游击将军易州修政府折冲都尉上柱国清河郡」张公墓志并铭
公讳难,字景晖,即清河之源,白水流派也。晋司空苗裔,汉丞相芳枝。」曾祖延[2],随[3]任太原府司马,因官住于太原。祖雅,任北安州」长史,迁障塞军使,改授檀州司马。」唐统大业,群雄毕应,子孙因官而家密云人焉。」□朗,清边安远别将,无何谢命,退就悬车。君器局温凝,风」神峻逸。瑚琏之器,杞梓之林。怀德立名,畏井渫而莫食。谨身慎行,」非礼不居。然而气调纵横,毛骨森秀。忠孝家国,名誉乡闾。开东」阁以招贤,扫西园而召[4]友。何期一遭
燕岩鹤去,原野
玉碎昆岭,珠瘗琼延。云低绝塞,风惨长川。其二」
金乌东岩,玉
山河改川,海变桑田。勒兹贞石,万古千年。其四」
二、张难世系
据墓志记载,墓主张难,字景晖。其族源为清河张氏,并追溯其为晋代司空的苗裔,汉代丞相的枝脉。晋司空,即张华(232—300),西晋文学家,曾任中书令、侍中、中书监、司空,进爵壮武郡公等[5]。汉丞相,即张苍(前256—前152年),汉文帝时任丞相[6]。这种追奉往往有攀附的嫌疑。白水流派是其所居地密云的地望。按志文记载,从清河郡迁到白水流域是因为祖父张雅仕宦密云,遂成为清河张氏的白水流派。
张难的曾祖张延,任隋代太原府司马。考诸史籍,隋代太原先后为并州、太原郡,而无太原府之建置。《隋书·地理志》太原郡注曰:“后齐并州,置省,立别宫。后周置并州六府,后置总管,废六府。开皇二年(582)置河北道行台,九年(589)改为总管府,大业(605—618)初府废。”[7]太原府之设在唐代开元十一年(723),是年春正月庚辰,玄宗幸并州、潞州,“辛卯,改并州为太原府,官吏补授,一准京兆、河南两府”[8]。《旧唐书·地理志》亦载:“北京太原府,隋为太原郡。武德元年(618),改为并州总管……开元十一年(723)……改并州为太原府。”[9]张延在隋代为太原府司马,是撰志者用了当朝太原建置的称呼。“司马”为隋唐时期州郡级建置的副贰,《隋书·百官志》载:“上上州刺史,置府。属官有长史、司马、录事、功曹、仓曹……。”[10]因所属府州的等级不同,司马的品秩也不同,上州司马为正五品,中州司马为从五品,下州司马为正六品[11]。《隋书》未记并州(太原郡)的等级,此处不做武断。故志主曾祖张延的官品只能约略为五至六品。
张难的祖父张雅,在隋代曾出任北安州长史,后迁障塞军使,再改授檀州司马。唐代立国,张雅以檀州司马归唐,“子孙因官而家”,成了密云人。考诸史籍,隋代无北安州之设,但有西安州与安州。西安州即《隋书·地理志》盐川郡注曰:“西魏置西安州,后改为盐州。”[12]安州有两处,《隋书·地理志》普安郡注曰:“梁置南梁州,后改为安州。西魏改为始州。”[13]又《隋书·地理志》安乐郡注曰:“旧置安州,后周改为玄州。开皇十六年(596)州徙,寻置檀州。”[14]显然,三处安州均为隋以前的称呼,且西安州与本文无甚瓜葛。两处安州中,安乐郡之安州在北方,与张雅任官地接近。墓志所谓北安州,应是这一安州,或因其在两安州中居北方,为区别计,称其为北安州。“长史”亦为府州级建置的副贰,史料已如前引,其品秩与司马相同,也因府州等级而有别,但为各品之上阶[15]。障塞军,据《新唐书·地理志》载:“蓟州渔阳郡,下。开元十八年(730)析幽州置……南二百里有静塞军,本障塞军,开元十九年(731)更名。”[16]史籍仅载障塞军为静塞军之前身,更名在开元十九年,但障塞军始设于何时,不见史籍记载。据此墓志,应该在隋代后期已有障塞军之设置了。檀州,据《隋书·地理志》记载,即安乐郡,开皇十六年(596)徙州,很快又设置了檀州。《旧唐书·地理志》亦载:“檀州,后汉奚县,属渔阳郡,隋置安乐郡,分幽州燕乐、密云二县隶之。武德元年(618),改为檀州。天宝元年(742),改为密云郡。乾元元年(758),复为檀州。”[17]张雅当是在开皇十六年之后出任的檀州司马。司马的品秩因所属府州的等级不同而有正五品、从五品、正六品之别已如上引,隋唐时期檀州的等级史书未载。故志主祖父张雅的檀州司马官品也只能约略为五至六品。
墓志第7行首字缺,按志文格式及行文,此字应为“父”或“考”,即志主张难的父亲,其下“朗”字即其名,“清边安远别将”为其官职。清边安远别将,史籍无载。但武后时期,有“清边道”的记载。万岁通天中,契丹别部孙万荣与松漠都督李尽忠,因被营州都督赵
志载张难嗣子张如
墓志对志主张难本人的职任及功绩记载不多,这是该方墓志的特殊和费解之处。志文的着墨重点在志主的品行和为人,且多溢美之词。
三、张难职官及易州修政府
张难的任官只在首题中有所反映,即“唐故游击将军、易州修政府折冲都尉、上柱国、清河郡公”。“游击将军”本为汉代的杂号将军,晋时设为六军之一。“骁骑将军、游击将军,并汉杂号将军也。魏置为中军。及晋,以领、护、左右卫、骁骑、游击为六军。”[29]隋代为武官第四品上阶[30],唐代为从五品武散官[31]。上柱国是志主所获的勋官,为正二品[32]。“凡勋,十有二转为上柱国,比正二品。”[33]清河郡是志主的郡望。
“易州修政府折冲都尉”是志主所任的实职。按《旧唐书·职官志·武官》载:“(诸府)折冲都尉各一人。上府,都尉正四品上;中府,从四品下;下府,正五品下。”[34]据《新唐书·地理志·易州上谷郡》载:“有府九,曰遂城、安义、修武、德行、新安、古亭、武遂、长乐、龙水。”其中仅见修武府,而不见有修政府。劳经原《唐折冲府考》曰:“成表微《唐故太子洗马博陵崔府君载墓志铭》:‘王父谦,皇易州修政府折冲。修政,《新志》(即《新唐书·地理志》)作‘修武。案
另外,值得一提的现象是,府兵之制创自西魏,周、隋间有增置,至唐代臻于完备。开元年间,府兵浸坏,即“
————————
[1]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密云大唐庄——白河流域古代墓葬发掘报告》,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第65—66页。
[2]此字为“延”字的俗写,见《敦煌俗字典》474页。
[3]同“隋”,习见。
[4]原志“召”字下有“宾”字,旁边有勾删符,应为衍文,当不读。
[5]《晋书》卷36《张华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1068—1078页。
[6]《汉书》卷42《张苍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2093—2094页。
[7]《隋书》卷30《地理志中》,中华书局,1974年,第854页。
[8]《旧唐书》卷8《玄宗本纪上》,中华书局,1974年,第185页。
[9]同[8],卷39《地理志》,第1480—1481页。
[10]同[7],卷27《百官中》,第761—762页。
[11][15]同[7],卷28《百官下》,第802页。
[12]同[7],卷29《地理志上》,第812页。
[13]同[12],第823页。
[14]同[7],第858页。
[16]《新唐书》卷39《地理志三》,中华书局,1974年,第1022页。
[17]同[9],第1518页。
[18]同[8],卷93 《王孝杰传》,第2977页。
[19]同[16],卷4 《则天顺圣武皇后本纪》,第96页。
[20]同[16],第97页。
[21]同[16],卷37《地理志一》,第965页。
[22]清·劳经原:《唐折冲府考》卷3《河东道河中府》,载《二十五史补编》,中华书局,1955年,第7615页。
[23]罗振玉:《唐折冲府考补》,载同[22],第7632页。
[24]谷霁光:《唐折冲府考校补》,载同[22],第7646页。
[25]同[24],第7651页。
[26]张沛:《唐折冲府汇考》,三秦出版社,2003年,第65页。
[27]同[8],卷44《职官三》,第1899—1900页。
[28]同[27]第1899页。
[29]同[5],卷24《职官志》,第740页。
[30]同[10],第766页。
[31]同[8],卷42《职官志一》,第1795页。
[32]同[31],第1791页。
[33]同[8],卷43《职官志二》,第1822页。
[34]同[27],第1905页。
[35]同[22],第7620页。
[36]同[26],第205页。
[37]赵振华,王倩文:《〈唐裴思简夫人李氏墓志〉研究》,《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1期。
[38]王欣夫撰,鲍正鹄、徐鹏标点整理:《蛾术轩箧存善本书录》,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39]《资治通鉴》卷216《唐纪三二》,中华书局,1996年,第6895页。
〔责任编辑:张金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