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技术大学建设的系统思维
2015-05-30方泽强谢笑天
方泽强?谢笑天
摘 要 在地方大学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这一问题上应形成系统思维,充分把握应用技术大学建设的前提、关键、载体和组织保障。具体而言,要明确应用技术大学同时归属普高、高职两大体系;要把构建校企合作机制作为关键,并通过立法和利益共享机制进行保障;要科学认识“应用性”,加强专业内涵建设;要完善内部治理结构,探索目标管理,为大学转型创造条件。
关键词 应用技术大学;建设;系统思维;地方大学
中图分类号 G649.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5)04-0008-05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迅速,用极短时间实现了高等教育大众化,高等教育规模也位居世界第一。与此同时,我国高等教育实施了“质量工程”等项目,促进“质”与“量”均衡发展。尽管如此,当前大学的人才培养质量难以充分满足社会要求,其育人、科研和服务功能没有完全释放。为解决上述问题,并为我国产业转型、经济升级以及大学生就业服务,国家提出了“部分地方高校转型为应用技术大学”的改革任务。应用技术大学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应对其前提、关键、载体和组织保障进行准确把握,形成系统思维,如此方能事半功倍。
一、前提:明确应用技术大学的体系定位
地方大学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面临的首要问题是体系定位问题,即应用技术大学是属于普通高等教育体系,还是高等职业教育体系。除了“应用技术大学”的概念外,还存在“应用型本科”“高职本科”“技术本科”等多个概念。多年来,这些概念的异同何在、归属哪类高教体系等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澄清,困扰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和高校的科学定位。因此,厘清应用技术大学等相关概念的异同、分清各自的体系归属是解决一线办学者的思想认识问题,推动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前提。
应用技术大学等概念指向的是同一种人才目标,诸多概念的本质相同,而形式有异,应用技术大学的体系定位可同时归属于两类。
首先,“应用技术大学”等都以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为目标。众所周知,深刻认识事物,就必须把握事物的本质,即“事物的根本性质,是组成事物基本要素的内在联系”[1]。就本质而言,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活动。依此逻辑,上述各种教育从事培养哪一类型人才的活动就是该类教育的本质。概念是事物本质特征的描述,所以可由此分析。梳理“应用技术大学”等概念可以发现,见表1,这些概念十分强调人才的“实践性”“应用性”“技术性”,其最终都指向培养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这一目标。因此可作出判断,上述概念本质相同,而形式有异。之所以形式不同,在于研究者的立场和价值追求不同。比如,提出“应用型大学”,侧重点在应用,研究者可能想突出该类型大学与研究型大学的不同;提出高职本科,侧重点在于突出高职不是止于专科层次,还有本科层次,等等。
表1 应用技术大学相关概念举隅
研究者 概念 界定 关键词
鲁昕[2] 应用
技术
大学 应用技术大学指的是以职业技术教育为核心;同时,在培养模式上,淡化学科,强化专业,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 职业技术教育、技术技能型人才
潘懋元[3] 应用
型人
才 在一定理论规范指导下从事非学术研究性工作,其任务是将抽象的理论符号转换成具体的操作构思或产品,将知识应用于实践 非学术研究性工作、实践
史秋衡
王爱萍[4] 应用
型本
科 应用型本科教育是以培养知识、能力和素质全面而协调发展,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高级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定位的高等教育。基本特征体现为:定“性”在行业,定“向”在应用,定“格”在复合,定“点”在实践 应用型人才、应用、实践
石伟平[5]
夏建国[6] 技术
本科 为了办好技术本科,严格控制技术本科的质量,就必须制定能突出技术本科特色的办学标准。这一标准既要有一定的学术性,又要有一定的实践性,而且须以技术定向。技术本科的人才培养目标就定位在培养具有较强技术理论基础、实践技能和应用能力并服务于生产、建设、管理第一线的高级技术人才 实践性、技术定向、技术理论、实践技能、应用能力
李均
赵鹭[7] 本科
高职 在培养目标上体现了“两高一广”:两高即高层次、高素质;一广即专业适应面广,面向行业或职业群,而不是某个岗位;在专业设置上,与普通本科大学相比,本科高职专业突出了应用性和区域性;与专科高职相比,则体现了宽适性和整合性;在课程设置上除了遵循应用性、实践性的高职属性外,还体现了宽基础、重理论、综合性、多样化四大特点 应用性、实践性
顾坤华[8] 高职
本科 广义的高职本科教育可以在现有的本科层次设置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强化普通本科院校二级职业技术学院(应用技术学院)的功能,以此增加学生的实践实训能力,培养具有扎实理论知识和动手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本科生 实践实训能力、应用型
江小明
张妙弟[9] 应用
型大
学 是一类新型的大学, 在教育、科研、社会服务的三项功能中均是应用性的。在教育方向和培养人才方面,始终坚持的是应用性教育,培养的是应用性人才;在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教育科学的研究上着力于应用性项目的研究和开发, 重点放在先进技术的引进、传播、改造与应用上;在社会服务上要加强与行业、企业、社区、社会团体的合作, 为对方提供教育、培训、咨询、技术等实用性的服务 应用性人才、应用性研究与开发、提供实用性服务
其次,普通高等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两个体系在本、专科层次的人才培养呈现融合的特征,所以应用技术大学可同时归属两大体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1976年)中对高等教育进行了分类,见图1。该阶段用数字5和6标识,5代表专科、本科和硕士生教育,6代表博士生教育。其中5又分为理论型5A和实用型、技术型5B两类。前者再细分为按学科分设专业的5A1和按行业分设专业的5A2。根据该分类,我国一般把5A等同于普通高等教育体系,5B等同于高等职业教育体系。现实中,也有不少国家和地区建立了“普高”和“高职”并行的双轨体系。我国台湾地区便是如此,“普高”和“高职”(台湾称“技职”)两类体系中都形成了从专科到本科再到研究生(硕士、博士)的层次体系。
图1 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
但是,在理解《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时应注意以下几点:第一,该分类法只有统计描述意义,而无规范强制意义。即,它只是一种分类指导框架,是在考察世界不同国家和地区高等教育发展状态基础上的理论分析框架,而不是先验的制度框架,不能硬性要求各个国家和地区必须按这一框架改革。如美国就不是“普高”和“高职”的双轨体系。因此我国在进行高等教育分类时无需与之一一对应。第二,该分类法没有体现普高和高职两大体系融合的性质。在高等教育精英阶段,高等教育主要培养的是社会需要的研究型人才、理论型人才,因此普高体系独存,即便一个国家或地区普高和高职两个体系并立,往往也是前者独大。而到了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出现了质变,即两大体系在专科和本科层次的人才培养出现了融合现象,特别是5B和5A2两类。有研究者比较了台湾科技大学(技职体系)和台湾成功大学(普高体系)化学工程本科专业的课程结构,得出了“课程科目基本相同”[10]的观点。这是因为,随着社会分工的细化、职业岗位的多样化和综合化发展以及高等教育内部的相互借鉴,普高体系专科、本科层次的人才培养逐渐渗入了越来越多的“职业”和“应用”元素,突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而高职体系专科、本科层次的人才培养也要求增加学生的“理论知识”,且随着培养层次的提高,“理论”成分逐步加强。这对原有的根据纯粹的“理论-实践”原则对高等教育进行5A和5B划分是一种突破。总体上看,当前两大体系的本、专科层次更多倾向于培养应用型人才而非理论型人才,两大体系有融合的性质。鉴于上述背景,以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为目标的应用技术大学在归属哪类体系上无需择一而从,可同时属于两个体系。
其实,对于应用技术大学归属哪个体系的问题,在理论上进行解释并不难。但在实践上难以区分和操作,实际上涉及教育管理部门内部的管理权限和利益问题。无论在国家还是在省级层面,管理普高和职教体系(含高职)属于两个部门,因此,应用技术大学应归属哪个体系便成了问题。
二、关键:构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共同体
地方大学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主要目标是培养产业转型升级需要的高层次技术技能型人才,并为区域经济社会提供合适的科研和社会服务产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通过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来实现。对于这一点,当前无论是理论界还是实践战线都已达成共识。从理论上看,学者亨利·埃茨科威兹和罗伊特·雷德斯多夫的官产学三螺旋理论已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必要性和合理性进行了充分阐释;从实践上看,国内高职教育办得比较成功的院校均是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方面走出了卓有成效的道路。而德国、瑞士的应用科学(技术)大学之所以闻名,也是通过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充分释放大学服务社会的功能。因此,应用技术大学能否建设得好,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关键。
从我国高职专科办学经验看,践行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困难重重。过去,某些高职院校在这方面做得好,大多是因为具备了特殊条件,如广东中山某高职学院坐落于高新区,该校领导兼任高新区管理会领导,如此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具备了良好条件,开展得如火如荼。但这种模式不可复制。从整体来看,我国应用技术大学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方面要进入实质运行,亟需法律和利益机制来保障。
首先,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需要法律进行保障。在一些发达国家,企业除了强调经济追求外,还认为他们负有共同培养社会人才的公共责任。这一点在德国企业表现得最为突出。为了将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责任制度化,明确高校和企业的责、权、利,德国政府1969年颁布了《职业教育法》,随后相继出台《企业基本法》《职业教育促进法》《手工业条例》等。如此,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有了坚实的法律保障。其实,早在20世纪90年代,德国双元制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就被引进国内,但我国一直难以践行“中国式”的双元制模式,推进职业教育的改革发展,原因既在于我国企业对于与高校共同培养人才远没有形成认同感和责任心,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缺乏社会和文化基础,更在于我国的校企合作缺少法律保障,存在后天不足。在这种情况下,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单靠教育部门的政策来推动,必然成效不大。事实上,行之有效的方式是以社会视阈代之教育视阈,从社会发展和公共事业发展层面来进行“顶层设计”,坚持“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办职业教育”的大职教观,通过人大立法,在法律上制定和细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规定和条款。同时,教育、财政、人社等多个部门共同制定具体配套措施并实施,如此方能有效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其次,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需要设计科学的利益共享机制予以保障。鉴于我国企业建设“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共同体积极性不强的情况,建议形成利益共享机制来保障。否则,单靠政府推动或高校单方面主动都难以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提供稳定长效的保障。这种利益共享机制从主体上来分,有企业和高校,应明确校企双方的权、责、利;从内部来看,有学校、院系和一线教师(或管理者),也要有相应的权、责、利。从现实看,该利益机制并没有真正建立起来,外部阻力来自政府和社会各界对高校是育人组织的定位,认为不应牵涉经济利益;从高校内部来看,学校层面认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作是院系办学实体应尽的义务,相关院系和负责教师(或管理者)不应享有相关利益。其实,作为应用技术大学,服务地方产业,与企业保持紧密合作,自然具有“产业性”“经营性”的属性,如此,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上建立利益共享机制是一种应然策略。
三、载体:推进专业内涵建设
应用技术大学育人、科研和服务功能的充分实现需要落在专业这一载体。原因包括:一是专业是连接大学与社会的中介。正是依靠专业,才把大学和社会的需求连接起来。二是人才培养质量体现在专业质量上。如果专业建设的理念、师资、课程、实践模式等符合人才类型的培养特点,则人才质量的高水平可以保障。三是高校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质量通常也通过专业质量来体现。因此,应用技术大学建设应格外重视专业建设,深刻认识其中几个关键问题。
第一,专业应用性。这方面需要把握以下几点:一是要认识不同类专业的应用性存在差别。相对而言,工科类的专业应用性稍强,而文、理科类的专业则稍弱。如文科类的哲学专业先天是“纯理性”专业,很难改造成强应用性专业,历史学也是如此,因此,不能强制要求文科专业的实践课比例必须达到工科那般,以突出应用性,这是不现实的。二是要认识应用技术大学的专业并非都是应用性的。也就是说,应用技术大学培养“应用型人才”是就学校设置专业的总体而言的,但并不否认个别专业可以是理论导向型的,如哲学,因此不能对所有专业的应用性做一刀切的要求。三是要认识开展专业群建设的重要性。现实中,依靠零散的专业难以满足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的需要,因此,强调应用技术大学的应用性就必须重视专业集群建设,依靠专业集群服务产业群,以提高大学服务区域社会的能力。
第二,专业对口率。应用技术大学培养的人才面向职业岗位群,注重“对应”。但应明确,并非所有专业都讲究“对口”。在我国《高职高专指导性专业目录 (2004)》内,分设农林牧渔、交通运输、旅游、公共事业等19个大类,下设78个二级类,共532种专业。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内,则分设哲学、医学、教育学等13个学科门类,下设92个专业类,共有506种专业。细究《目录》不难发现,对于某些专业,其专业准入门槛和专业化水平较高,如农学、医学,因此对应的职业岗位必然要对口。而对于某些专业,如文化教育、管理学等面向第三产业的专业,其就业面向非常广,因此过分强调专业对口率并不现实。事实上,“麦可思报告”已证实了“专业不同,对口率不同”的观点。该报告指出,2013届毕业生在工作与专业相关度方面,本科专业相关度最高的是医学,为88%;其次是工学,为73%;最低的是法学,为53%。高职高专方面,最高的是医药卫生类,为87%;其次是土建大类,为81%;最低的是旅游大类,为50%。2012届和2011届学生大致与2013届相近[11]。所以,对于专业对口应理性认识,分而待之。
第三,专业课程建设模式。应用技术大学专业建设的最终落脚点在课程建设。一直以来,多数地方大学采用“三段式”或“宽基础活模块”课程模式,这两类实质上都是学科导向模式,以理论知识教学为主体,强调培养学生的认识和理解能力,课程内容由学科专家按学科逻辑来组织,课程评价侧重于书面记忆。而真正要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就需要对课程模式进行转型。要将学科导向模式革新为实践导向模式,强调培养学生的实践知识和能力,并根据职业岗位的能力标准来设计和组织课程内容,由学科专家和企业行业专家共同开发,课程实施采取仿真或者真实性情境教学,课程评价一般采用任务或项目的形式来进行。客观地说,课程建设模式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关系到应用技术人才培养的成功与否。当前应在专业建设上格外重视这方面的转型。
四、组织保障:完善科学的治理结构,实施目标管理
构建良好的内部治理结构是应用技术大学建设的关键之一。当前,一些地方大学的内部治理结构不太完善,缺少校外人员,因此,往往是以自身为主而非依靠外界需要来办学,束缚于封闭办学的空间,导致大学难以令社会满意。今后,要完善由校内外人员组成的内部治理结构,其意义在于:一是将利益相关者绑定,共同参与高校办学;二是集思广益,科学决策,保证高校办学的科学性;三是有利于筹措办学资源,提高高校面向市场办学、自主经营的能力。具体而言,在学校层面,内部治理结构体现为建立董事会、理事会等机构,机构由校内外人士组成,校外人士包括社区代表、校友、社会知名人士、企事业单位代表等,校内人士则由学校各层面的管理者和师生代表组成。该机构主要负责大学发展规划论证、重大事情听证、资源筹措、教育教学重大改革等事项。在院系层面,决策和管理层同样要有校外人士,特别是企事业单位的人员,共同参与专业、课程、双师队伍建设等规划和实施工作。更重要的是,要“实行校、院(系)双层级治理,即分工决策,分权治理。学校主要行使制订目标、监控考核、研究政策、宏观调控、对外联络等职能。院(系)承担学科建设、教学质量管理和社会服务等责任”[12]。当然,完善治理结构的人员队伍容易,而难的是建立和落实公开透明、平等互信的议事规则、决策制度以及激励校外人士积极参与办学的权利义务机制。果能如此,就能够将产教融合、工学结合的办学模式很好地落到实践。
此外,当前可尝试用目标管理来推进应用技术大学建设。目标管理是美国学者彼得·德鲁克提出的管理理论。该理论强调,“一种有效的管理必须将所有管理人员的注意力和努力引向一个共同的目标”[13]。根据该学者的观点,目标管理可分为制定目标、实现目标和成果考评三个过程,根据此过程来实施,工作任务就能够有效完成。长期以来,我国一些地方大学的二级学院习惯于“大锅饭”的办学模式,办好办坏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缺少办学目标和完成目标的积极性。在地方大学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这一问题上,亟需院系突破封闭办学的惯习,走向市场,服务行业企业,如此,必须在专业、课程、师资、实训、文化建设等方面进行深层次的改造革新。完成这一目标非常艰巨。鉴于当前大学在院系领导的人事任免上拥有相当大的自主权,建议可尝试实施目标管理。具体而言,一是通过竞聘选拔出一批具有先进办学理念、市场经营理念和管理能力的人员担任二级学院的领导,并与学校签订转型目标责任状;二是公开选拔,大胆启用一批中青年骨干教师担任专业教研室干部,分解和落实转型的具体任务和阶段目标;三是要加强推进教师转型发展,强化教师在服务企业和市场方面的任务;四是制定并落实考核评价制度和奖惩制度。通过上述改革,并配套相关资源,相信能够更快更好地推进应用技术大学的建设发展。
参 考 文 献
[1]李秀林,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M].第3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207.
[2]沈大雷.应用技术大学时代来临 高校如何转型[EB/OL].(2014-5-18).http://www.jsenews.com/site/boot/newsmore_a2014051867765.html.
[3]潘懋元,石慧霞.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历史探源[J].江苏高教,2009(1):7-10.
[4]史秋衡,王爱萍. 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基本特征[J].教育发展研究,2008(21):34-34.
[5]石伟平.试论当前中国发展技术本科的意义与策略[J].教育发展研究,2003(12):57-60.
[6]夏建国.基于人才分类理论审视技术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目标[J].中国高教研究,2007(5):5-8.
[7]李均,赵鹭.发达国家本科层次高等职业教育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09(7):89-95.
[8]顾坤华.积极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本科是理性选择[J].职业技术教育,2010(36):58-61.
[9]江小明,张妙弟.应用型大学有关概念和内涵问题的研究[J].北京教育:高教版,2007(3):50-52.
[10]姚加惠.略论台湾地区各级各类高等教育的衔接与沟通[J].集美大学学报,2009(2):59-64.
[11]麦可思研究院.2014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R].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118-119.
[12]姚加惠.美国、日本、英国地方高校内部治理及其启示[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26-31.
[13][美]彼得·德鲁克.管理的实践[M].齐若兰,译.成都: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143.
System Thinking of Construction of Applied Technology University
Fang Zeqiang, Xie Xiaotian
Abstract System thinking is imperative for the transformation of local university to applied technology university, and it is necessary to fully grasp the premise, key, carrier and organization guarantee. Specifically, it is important to define the orientation of applied technology university simultaneously belonging to general and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systems; regard constructing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mechanism as the key and guarantee it from legislation and interest sharing mechanism; scientifically understand the “applied” and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specialty connotation; perfect internal governance structure and explore goal governance to create conditions for university transformation.
Key words applied technology University; construction, system thinking; local university
Author Fang Zeqiang, lecturer of College of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Education of Yunnan Normal University(Kunming 650092); Xie Xiaotian, dean of College of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Education of Yunnan Normal Univers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