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产城融合 描绘新城市路径

2015-05-30朱晋文海斌

求知 2015年4期
关键词:天安产城城镇化

朱晋 文海斌

编者按:党的十八大提出把城镇化作为今后我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点之一,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优化城市布局和形态、提高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这一“新型城镇化”目标的提出,明确了我国未来城市化发展的方向,既不会走20世纪大力发展乡镇企业的城镇化老路,更要注意避免近年来各地出现的“睡城”之殇。或许,以产业筑城、产城融合发展为特点的城市产业综合体模式,能够为我国探索城市、产业和人的和谐发展,进一步解决“城市病”寻找到思路和经验。广东省天安数码城的新城市实践与新型城镇化的湘潭经开区样本,解读城镇化发展中的机遇要素,剖析各类城市化发展模式的优劣,为当前推进新型城镇化提供了思路和借鉴。

城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趋势,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城镇化涉及到区域协调发展,更是扩大内需、调整产业结构、增进幸福指数的关键因素,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不过,中国城镇化在快速发展推进中也暴露出了尖锐的矛盾和问题:如盲目拉大城市框架,滥占耕地、乱设开发区,不断扩大城市面积,依靠土地、劳动力等生产要素投入的高投资、高增长模式受到质疑;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的粗放型增长方式怎样扭转,产业转型升级能否成功;区域和城乡发展不均衡格局如何改变;人的综合发展需求能否得到充分的满足和尊重?

如何化解这些问题,走出一条有特色的城镇化道路,是中国各城市未来5—10年需要思考和探索的重要命题。面对发展变局,“聪明”的城市决不能犯刻舟求剑、盲人摸象,甚至南辕北辙的错误,而必须要寻找到值得镜鉴的样本。这也正是我们调研和走访、探索新城市实践的意义和价值所在。

根据“在新型城镇化的过程中,什么在塑造新城市”的命题,围绕市场机制与混合经济、城市地标与城市未来、实体经济与制造业、生态规划与新兴产业、创业梦想与人的城镇化等切入点,发现并梳理出中国城市产业综合体的引领者——天安数码城在土地集约化利用、市场主导机制引导、助力产业转型升级等方面的实践,充分证明产城融合是新型城镇化的必然途径。天安数码城的思考与实践,颇具意义,其形成的独特经验,正收录着一座座城市关于产业转型、城市复兴的梦想。

何谓产城融合?从宏观上理解,是指产业与城市的融合发展。一方面,城市是基础,为产业提供发展空间,为产业经济提供载体;另一方面,产业又形成保障,驱动着城市更新和服务配套的完善,从而达到产业、城市、人三者之间有活力、持续向上发展的和谐生态模式。

从微观层面上剖析,产城融合实现的首要路径是产业先行,即以创新驱动为核心,整合市场主体所需要的各种生产要素,优化资源配置,将之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从而使之在城镇化过程中实现产业高级化的不断演进。科技创新资源的高度聚集,为现代城市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作为科技创新主体要素的现代科技产业园区以灵活的运作机制和体制吸纳了大批中小微科技型企业,并持续为其提供孵化、科技中介、投融资、信息交流等综合服务,从而形成了以主导产业集聚带动城镇化的高效进程。

自1990年以来,天安数码城从传统工业园到城市产业综合体一路走来,在科技创新、要素资源配置与新型城镇化的演进过程中,形成了良性循环。在广州番禺,园区建筑生态化和城市的生态化完美融合;在深圳龙岗,第一座建筑层高超过200米的城市产业新地标,使得龙岗天安数码城成为龙岗总部经济聚集区的“龙头”;在佛山南海,以都市型工业再塑制造业,以创意产业集群促进城市升级,加速佛山加快融入广佛肇城市群;在东莞南城,孵化创业者的梦想,将产业转型与城市升级视为园区的使命,培育创新创业文化,打造科技、产业与金融融合发展的先行区;在深圳福田,天安数码城从体制上实现现代化与市场经济的接轨,成为中国楼宇经济的发源地和上市企业的摇篮,被誉为一座城市工业化、城市化的缩影。

从无到有、从小变大、从传统走向新兴、从产业低端走向产业高端,从华南走向全国,天安数码城最终构建的是现代园区与周边社区的完美融合,是促进当地村民向市民升级的历史嬗变。诚如天安数码城总裁戴宏亮所言:“经过这么多年的摸索与实践,我们深刻领会了城市化发展过程中核心的一个理念,即‘产业构筑城市未来。”

纵观天安数码城24年的造城史,实际上是一部尊重市场、活用市场、共享市场的关系史:由市场而生,因市场而变,顺市场而为,在市场经济中不断发现、完善和改革自我。

再谈“产城融合”升级路径——人与企业在资源的整合中,寻求到优质的创新平台,并依托各种平台载体,实现自身的发展梦想。天安数码城正是这样定位自身在城市产业综合运营中的角色担当,即产业园区创新环境构建者和企业加速成长的推动者。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如果说前面的科技创新要素集成是园区的源动力和催化剂,那么从战略层面,构筑以产业经济服务聚集平台为主导的新型科技园区,探索和倡导宜商、宜居、人文化,兼具效率和健康理念则是构筑新城市的关键要素。在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下,园区不再是企业的“包租公”,而应是企业进化的推动者和企业家智慧成长的推动者。

在对天安数码城园区走访调研的过程中,处处能感受到信任、尊重、包容、创新和高效的园区氛围。“重服务,轻管理”的思维,让更多的中小企业获得自由发展的空间。无论是草根出身,还是满身光环的精英;无论是纵横商场的达人,还是败得一塌糊涂的穷光蛋,至于他们以何种结局来呈现实力和资本,已不是故事的结局。

在培育、孵化中小微企业创新的道路上,天安数码城尊重市场经济体制规律,发挥着政府与企业之间的纽带作用,一边充当着政府的助手,承担政府的部分职能;一边又扮演着城镇化探路先锋的角色,不断为企业和企业中的人提供加速成长的环境。园区构建企业共舞的大平台,倾注精力服务于企业,但又不干涉企业的自身经营。园区用创新机制引导新兴产业入园形成聚集式发展,但又提供创新资源,辅助传统制造业升级改造。园区在以先进的文化和创新的服务体系成就自我的同时,又身兼企业科技创新的“排头兵”,起着身先士卒的示范作用。

作为市场运作的典型代表,天安数码城顺应市场趋势和市场规律,千方百计地完善资源配套,使混合用地产生混合经济,让物业自由流通,激活园区的活力。在长期发展的过程中,天安数码城以最具活力和成长力的中小民营科技企业为目标客户,构建起企业集聚发展和创新成长空间的模式。尤其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在广东乃至全国都面临转型升级重任之时,天安数码城挺身而出,成为促进城市产业升级、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主要内源性力量之一。

文章来源:《南方日报》

责任编辑:双艳珍

猜你喜欢

天安产城城镇化
中材天安(天津)工程有限公司
江南天安:实现密码的可管、可控、自主安全
天安门前看升旗
城市发展新结晶——产城融合一体化建设
品质西区聚高端 产城文景共一色
加快产城融合 建设优质园区——以南昌市为例
坚持“三为主” 推进城镇化
窗外
城镇化
产城融合:夯实石首县域经济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