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线虫的秘密
2015-05-30凯瑞
凯瑞
线虫动物门是动物界中最大门类之一,为假体腔动物,有超过28000个已被记录,但尚有大量种未命名。绝大多数线虫体小呈圆柱形,又称圆虫( roundworms)。它们在淡水、海水和陆地上随处可见,不论是个体数或物种数都往往超越其他动物,并在极端的环境如南极和海沟都可发现。此外,有许多种的线虫是寄生性的(超过16000种),包括许多植物及人类在内的动物的病原体,目前流行的有蛔虫、鞭虫、蛲虫、钩虫、旋毛虫和类粪圆线虫。
虽然这些线虫在人们眼里显得有这么一点小恶心,但据研究人员介绍,线虫对人类的帮助却是巨大的,如今就来揭开线虫与人类的一些秘密,让你也能正确认识线虫。
线虫不老的秘密
据美国杜克大学生物学副教授大卫·谢伍德研究,秀丽隐杆线虫在饥饿状态下可处于“长生不老”。“它的出现,为我们未来寻找一种服用药物达到抗衰老效果奠定了基础,而这种药物无需承受限制饮食的痛苦。”
研究人员发现限制秀丽隐杆线虫食物摄入,可使它们进入发育停滞阶段。虽然这种生物仍不断地蠕动,搜寻食物,但是它的细胞和器官已处于静止状态。
当食物变得非常充沛的时候,秀丽隐杆线虫将恢复正常生长,寿命延长一倍。谢伍德说: “这项研究暗示秀丽隐杆线虫的饥饿模式不仅可以抑制衰老,还能治疗癌症,癌症研究中的最大一个谜团是癌细胞如何早期转换,以及潜伏数年再被唤醒。我猜测这种蠕虫是束缚细胞处于饥饿之中,之后再次唤醒,这与人类癌细胞转移有着相同之处。”
目前,研究人员正在进行一系列基因研究,观察是否能够发现另一种方法迫使秀丽隐杆线虫进入发育停滞阶段。
线虫还能判断人是否患癌症
据日本研究人员证实,可利用线虫对人体尿液气味的反应,准确判断那人是否患有癌症。检测费每次100日圆至数百日元,约1个半小时后可得出诊断结果,有望2019年投入使用。
据香港《明报》3月13日报道,体长仅1毫米的线虫是生活在土壤及水中的微小生物,繁殖方式简单。九州岛大学等研究小组指出,癌症患者带有特殊气味,嗅觉不亚于犬类的线虫对此有反应,研究发现它们喜欢接近癌症患者的尿液,对健康者的尿液则避之不及。
研究人员利用线虫检测242人的尿液样本,发现24名疑似癌症患者,其中23人在癌症医学检测中呈阳性,至于经线虫鉴别为健康人士的218人中,207人呈阴性,这意味着线虫验癌准确率达95.8%,高于同时进行的血液肿瘤标志物检查准确率。此外,5名癌症患者在尿检时尚未知晓病情,研究小组认为这种方法有助于发现早期癌症。
研究人员已成功培育出对特定癌症产生反应的线虫,并且正与日立公司等合作研发检测装置,希望2019年能投入使用。
研究团队成员广津崇亮形容,这一技术让人们“把在家中采集的一滴尿液送到检测机构,就可查出是否患有癌症,同时也能降低诊疗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