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中国羌学研究述评
2015-05-30张世均王博
张世均 王博
[摘要]2014年,我国学术界对羌学的研究热情不减、研究成果增多、研究质量有所提高,特别关注羌族及羌族地区经济、文化、艺术、教育等贴近民众生活和社会发展领域的研究;刊载研究成果的学术刊物以四川为中心的西部地区为主体,兼有全国其他地区零星的学术刊物,说明反映羌学研究成果的载体增多;研究方法上注重了对羌学研究中的微观研究、中观研究、宏观研究三者相结合,新的研究手段与方法得到运用;研究的薄弱节点与2013年相比较,没有发生大的变化,主要反映在对文学、法律、医药、体质与心理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较少、部分论文质量较差、低水平重复研究等问题仍然较为突出。
[关键词]2014年;羌学研究;述评
中图分类号:C95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91(2015)04-0071-10
基金项目:本文为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羌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研究——以北川羌族自治县的学校教育为例”(项目编号: SC14E001)的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张世均(1963-),男,重庆市潼南县人,西南民族大学旅游与历史文化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民族历史与文化;王博(1991-),男,山西省大同市人,西南民族大学旅游与历史文化学院专门史2014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社会史。四川 成都610041
我们在中国学术期刊网(CNKI)上以“羌族”为“主题”检索条件,检索到2014年中国学者发表的羌学研究论文共计365篇 (其中博士毕业论文1篇、硕士毕业论文14篇,另有近100篇属于知识普及性文章、 新闻报道或书评),比2013年的 307篇多出了42篇(博硕毕业论文除外,因2013年没有统计博硕毕业论文一项)。我们认为:2014年,我国的羌学研究状况与2013年相比较[1],反映了我国学术界对羌学研究热情不减,研究成果增多、研究质量有所提高,特别关注羌族及羌族地区经济、文化、艺术、教育等贴近民众生活和社会发展领域的研究。刊载研究成果的学术刊物以四川为中心的西部地区为主体,兼有全国其他地区零星的学术刊物,说明反映羌学研究成果的载体增多;研究方法上注重了对羌学研究中的微观研究、中观研究、宏观研究三者相结合,新的研究手段与方法得到运用;研究的薄弱节点没有发生大的变化,主要反映在对文学、法律、医药、体质与心理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较少、部分论文质量较差、低水平重复研究等问题仍然较为突出。
本文对2014年我国羌学研究的状况从羌族历史、经济、文化、宗教、体育、艺术、文学、法律、教育、医药等研究方向进行述评。
一、羌族历史研究
我国学者关于羌族历史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羌民族特性、羌族与其他民族关系、羌族灾难人类学等方面。在中国学术期刊网上搜索到相关论文24篇,涉及研究内容如下:
(一)关于羌民族特性的研究
叶健的《从“藏彝走廊”到“藏羌彝走廊”——论古羌人在历史发展中的地位》认为在藏羌彝走廊中分布的藏语支、彝语支、缅语支、景颇语支的各族,其族源与羌人有着密切联系,或吸收羌人成分而壮大自身,或族源直接出自羌人系统,羌人在走廊内具有特殊的历史地位。[2]徐学书的《〈羌戈大战〉为羌族本土先民部落战争“迟戈大战”考》认为“羌戈大战”是羌族本土先民部落之间的战争,反映的是岷江上游羌人部落之间的战争而非异族间的战争。[3]陈彦的《女神与神女——羌族神话中女神群体形象解读及文化阐释》以女性主义的视角全面审视和解读羌族神话里的女神群体形象和羌族社会中的女性崇拜意识,发现羌族女神社会角色感强、形象覆盖面广、人性色彩浓厚。[4]李惠娟等人的《上下意象图式对羌族亲属词认知的影响》认为采用亲属词判断任务和真假词判断任务,通过研究表明,羌族亲属词隐含的辈分关系可以用垂直空间关系来理解,并引导被试的空间注意朝向与上下意象图式一致的位置,证明对抽象概念的理解基于感觉运动的加工,符合概念隐喻理论的预言。[5]曾晓梅等人的《碑铭所见岷江上游羌人姓氏研究》认为姓氏变迁是一个渐变的过程,岷江上游羌人改姓主要发生在明朝改土归流运动中,考察岷江上游羌人使用多音节复姓、 复姓变单姓,以及赐姓和改姓的史实,为研究羌人姓氏和民族融合提供参考[6]。
(二)关于羌族与其他民族关系的研究
迟奇的《东汉汉羌关系的流变及原因》认为西羌在两汉时期曾与两汉政府产生过激烈的交流与融合,因部分汉官在河湟地区既不了解羌族的文化传统又不了解羌族的风俗习惯,且行事虐刻成性,在汉羌关系上起到了一些不好的作用。[7]段红云等人的《试述先秦至两汉羌人的迁徙融合》认为以禹、姜为代表的部分羌人东进中原,最早摆脱戎狄属性而融入华夏族。羌人在秦汉时足迹已遍于黄河流域、蔵彝走廊,甚至远逾西域。[8]先巴的《羌藏关系新论》认为羌藏关系诸说中,羌藏同源异流说是历史真实。[9]李健胜的《“大禹出于西羌”辨》认为羌夏二族有悠久的通婚史,秦至三国时期中央政权对少数民族的同化政策及相关律法制度等,则是“大禹出于西羌”的历史本相。[10]苗霖霖的《党项鲜卑关系再探讨》认为党项族是以鲜卑部落为统治阶层、以羌族部落为主体的民族。[11]杨铭的《魏晋南北朝时期羌族部落考》认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西北地区以及川、滇之间,仍有大量的羌族部落或族群分布,并对甘青川、陕晋、川滇等区域的羌族部落作了考证[12]。
(三)关于羌族灾难人类学的研究
夏少琼的《冲击与延续——汶川大地震后灾难移民动因的思考》发现灾难移民中未曾得到广泛关注的分散与短距离移民既是对于灾难冲击的回应,更是原有城镇化进程中人口流动的延续与集中展现。[13]胡晓萍等人的《羌族性习俗和性审美对汶川震后家庭重组的影响》认为汶川大地震后在汶川、茂县、北川等重灾区出现了大量的地震重组家庭,其中羌族特有的性习俗、性审美和家庭伦理观念使得震后羌族受灾民众的家庭重组阻碍更小,重组家庭更加稳定。[14]张巧运的《浴“难”重生:一个羌族村寨灾难旅游和遗产旅游的案例研究》认为汶川大地震后在四川羌族地区兴起的灾难旅游和遗产旅游让羌族这支古老但却在逐渐“消失”的民族浴“难”重生,不仅羌寨的生活条件有了巨大变化,而且羌族传统民俗随着灾难旅游和遗产旅游的发展绽放出新的活力。[15]蒋楠楠的《跨越式发展中的山地民族社会文化变迁——汶川羌区灾后重建及其影响的人类学分析》认为灾后重建不仅使汶川羌区社会经济发展发生了质的变化,而且引发了民族民俗文化的变迁。羌族民众不断创新发展模式与民族文化保护及传承机制,实质上是对羌区社会文化从传统到现代变迁的一种积极的调适和融合发展的过程[16]。
二、 羌族经济研究
我国学者关于羌族经济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羌族经济史、创意经济、旅游经济、民生经济等方面,在中国学术期刊网上搜索到相关论文35篇,涉及研究内容如下:
(一)关于羌族创意经济的研究
蒋彬的《羌族地区文化产业现状、问题与对策》对当前羌族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进行了论述,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系列解决羌族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的对策。[17]周林等人的《羌族文化的开发保护与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研究》以羌族文化与羌族聚居地旅游产业的发展为研究对象,探讨了羌族文化的开发保护与羌族地区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现状及问题,提出了发展羌族文化旅游事业的对策及建议。[18]陈继光等人的《动漫创新产品开发在羌族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中的应用前景研究》认为将动漫产品开发与羌族民族文化传承、保护相结合,更有助于推动民族文化保护工作的开展和民族经济的发展。[19]李晖艳的《羌族锅庄文化与阿坝州旅游发展演进的互动》认为锅庄文化有着历久弥新的时代精神,展示了民族文化与阿坝州旅游发展的互动关系,有利于更好地推动阿坝州地区的旅游经济发展[20]。
(二) 关于羌族旅游经济的研究
杨征权等人的《阿坝羌族地区家庭旅馆业的发展现状及对策》通过分析阿坝羌族聚居区家庭旅馆业发展的优势与机遇、现状与问题,从规划、管理、营销、人才等角度提出了推动羌区家庭旅馆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21]邱硕立的《羌族村寨旅游环境污染探析》认为在羌族地区经济发展过程中村寨旅游面临严重的旅游环境污染,提出治理羌族地区环境污染的对策。[22]李进兵等人的《精英脱离:民族村落旅游发展中的困境——以北川青片乡羌族村落旅游发展为例》认为应从实施民族村落旅游小规模的发展、建立民族村落旅游合理的分配制度、加强旅游发展与当地居民生产的融合、完善民族村落旅游发展中的传统文化传承与保护措施四个方面来走出精英脱离困境。[23]何誉杰的《民族旅游商品“羌绣”的文化符号学解读》认为从羌绣题材、选材、图案、颜色、用途等方面以文化符号学的角度来解读羌绣作为民族旅游商品的内涵,可以深刻了解民族旅游商品在旅游业发展下的生存发展的进程,从而对民族旅游商品的开发具有启发作用[24]。
(三) 关于羌族民生的研究
于蓉的《少数民族旅游扶贫的可能性、重要性与路径选择——以四川省阿坝为例》指出了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旅游扶贫面临的具体困境,提出了阿坝旅游扶贫的路径选择。[25]范雨涛等人的《新城镇化背景下羌族原生态村镇可持续发展研究》认为羌族原生态村镇的可持续发展面临着空间环境退化等挑战,提出原生态羌族村镇的传承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应采取维护其发展的空间环境、建设宜居现代化羌族村镇,发展生态农业和地方特色产业及坚持教育优先等措施。[26]吴燕红等人的《少数民族生态移民社会资本重建模式初探——以北川羌族自治县震后重建为例》在对灾后重建北川羌族自治县社会资本重构的现状分析的基础上,为民族地区生态移民如何保护与传承其民族文化、社会资本重构提供建议[27]。
三、羌族文化研究
我国学者关于羌族文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羌族文化综论、传统节日、民俗礼仪、手工技艺、羌文化的翻译与传播等方面,在中国学术期刊网上搜索到相关论文42篇,涉及研究内容如下:
(一)关于羌族文化综论的研究
韩黎的《羌族文化认同与心理韧性:以5.12地震为背景》运用心理学的理论探讨了深入探讨羌民族文化与个体心理行为发展的相关问题。[28]秦美玉等人的《四川省阿坝州茂县羌笛保护与传承现状调查与思考——兼论震后羌族民族文化生态发展路径》一文采取田野调查等方法对具有典型代表意义的阿坝州茂县羌笛的保护与传承现状进行调查,并根据样本基础数据的整理、分析得出有效传承与发展的瓶颈所在,从民族文化生态发展路径提出相应建议。[29]鲁炜中的《羌族传统性美学研究》从羌族传统性文化的发端、形成和发展衍生等历史过程出发对羌族传统婚姻、家庭、生殖、宗教等性文化范畴的有关性文化的种种现象进行总结和归纳,尤其从美学研究的角度系统地对羌族传统性文化进行了田野考察和学术探究。[30]赵曦等人的《审美人类学视野下藏羌彝走廊中羌族“白黑黄”仪式群的文化指向》认为羌族的白黑黄信仰观及其白黑黄仪式群蕴含着丰富的宗教、审美、艺术文化层,对于研究走廊文化中羌的巫师兼祭师本体释比的类别、释比主体表达信仰的方式、仪式、传承、变迁以及色彩事相的审美表达有着重要意义[31]。
(二)关于羌族传统节日的研究
陈兴龙等人的《人口流动与羌族文化传承研究——基于“瓦尔俄足”文化生态保护的人类学思考》认为汶川大地震后包括“瓦尔俄足”在内的羌族文化正同时面临着空前的机遇和挑战,对“瓦尔俄足”文化生态保护与传承发展提出了建议。[32]陈兴龙等人的《基勒俄聚——羌族生态环境保护节》认为“基勒俄聚”就是羌族特有的关于生态环境保护的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33]詹园媛的《大众文化语境下的羌族文化自觉——对羌族传统节日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思考》认为文化自觉反映了文化主体对自身文化的充分认同和肯定,同时提倡理性地把握好新文化环境下自身文化的发展方向。羌族民众只有达成共识后,才能自觉地参与到文化活动中去,持久的精神信念和主人翁意识是促进羌族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原动力[34]。
(三)关于羌族民俗礼仪的研究
余丹等人的《羌族民俗文献价值及开发利用》从羌族民俗文献的产生、发展、变迁的历史沿革分析,阐述了羌族民俗文献的性质和文献价值,并据此提出了可行的图书馆开发利用羌族民俗文献的措施和途径。[35]叶健的《羌年祭祀仪式与艺术——以汶川县绵虒镇羌锋村为例》认为羌年祭祀仪式以及仪式中的艺术,对于增进羌族家庭的和睦之情,强化羌族内部的内聚力和民族认同感都具有重要意义[36]。
(四)关于羌族手工技艺的研究
范欣的《传承有道 事在人为——试析非物质文化遗产羌族刺绣的保护对策》认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羌族刺绣的保护、开发和利用,最好的保护办法即是进行羌绣衍生产品的开发和利用,通过走创意化和时尚化的路子,多渠道做好羌绣的保护和利用工作。[37]曲义等人的《茂县羌族刺绣题材及制作工艺研究》认为茂县羌族刺绣是羌族服饰面料的主要艺术处理手法。[38]魏丹等人的《羌族银饰艺术探析》探讨羌族银饰的色彩搭配、工艺手法与宗教涵义,并结合现代首饰在当代艺术方面的发展,找到适合羌族银饰艺术现代发展的新思路[39]。
(五)关于羌文化的翻译与传播研究
段峰的《民族志翻译与少数民族文学对外译介——以羌族文学为例》认为在少数民族文学对外译介中提供大量的民族志文化信息,充分体现少数民族文学口头性和创造性特点,为少数民族文学对外译介提供新的方法指导和研究视角。[40]陈玉堂等人的《少数民族文库翻译的赫尔墨斯困境——以羌族民间口传文学英译为例》以羌族民间口传文学的英译为例,说明翻译后的译文既非谎言也非绝对真相的处境,提出“会通”、“阐释”、“化境”之应对策略。[41]范雨涛的《论译介传播视域下羌族地方文化的保护传承》 认为目前羌族文化的译介传播还存在缺乏国际传播视野及整体规划策略、译介标准不统一、传播手段单一、译介传播的研究成果及研究人才匮乏等问题,提出了应对的策略[42]。
四、羌族宗教研究
我国学者关于羌族宗教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羌族宗教综论、释比等方面。在中国学术期刊网上搜索到相关论文17篇,涉及研究内容如下:
(一)关于羌族宗教综论的研究
邢海虹的《汉水上游羌族宗教信仰的非典型性特征》认为过渡地理位置、山区地理环境、政权统治需要等使陕南羌族宗教信仰融合了原始拜物教、道教、佛教、儒教等与自己民族宗教有关的成分,形成非典型性羌族宗教信仰特征,其主要的表现是神灵谱系的扩大。[43]高梧等人的《羌人的神灵信仰与羌寨的社区生活——以休溪寨为例》认为集体祭祀神灵而形成了特有的文化空间,展示了羌民生活的历史过程与现实状态,休溪寨集体祭祀活动深刻影响民众的行为并造就出休溪寨的社区生活。[44]蔡华等人的《藏彝羌民族宗教与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研究报告——民族地区公共领域宗教透视》认为羌区为民间宗教,应尽量发挥传统宗教中的积极因素,让古老的宗教为民族团结与现代社会和谐发展发挥应有的作用。[45]李正元的《羌寨信仰的空间阶序、文化理性和实践》认为四川松潘羌寨的神灵信仰的空间阶序体现了羌族对个体与群体、部分与整体之间关系的认知,并从观念和实践两个角度考察羌寨信仰,进一步深化和检验了人类学阶序理论和宗教理论 [46]。
(二)关于羌族释比的研究
曲义的《茂县羌族释比服饰和释比法器》通过分析茂县羌族释比传统宗教服饰构成要素中的黑、白释比头饰的艺术造型和羊皮鼓、法刀等共计21种法器的艺术造型,旨在全面地解析茂县羌族释比传统宗教服饰的民族文化内涵与服饰造型艺术魅力。[47]刘星的《现实与尴尬:论羌族“释比”文化的传承与保护》认为“释比文化”的传承与保护要纳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范畴内进行抢救保护,处理好羌族“释比文化”保护与旅游开发之间的关系,积极引导羌族现存宗教仪式中的积极因素与社会和谐共进。[48]吴明冉等人的《石刻中反映的羌族释比文化》结合传世文献、羌族神话传说,考察石刻文献中反映的羌族祖先英雄崇拜、树神信仰、朴素的生态环境思想、和谐对话的世界观等,对于研究岷江上游羌族历史、文化及民族融合等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49]。
五、羌族艺术研究
我国学者关于羌族艺术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羌族建筑艺术、音乐艺术、舞蹈艺术、造型艺术等方面。在中国学术期刊网上搜索到相关论文46篇,涉及研究内容如下:
(一)关于羌族建筑艺术的研究
邢蓉的《民族建筑中的特色呈现与价值探析——以羌族“俄鲁则”建筑为例》指出“俄鲁则”建筑的内在特色以及建筑本身所蕴含的多样性价值,为了解羌族人民的生活形态及其民俗、民风提供了参考。[50]马志韬等人的《主室功能演化与当代羌族民居空间格局变迁》认为羌族主室空间的复合性功能出现了分化的趋势,反映了当代羌族地区现代化进程中人民生活方式的变化与发展。[51]陈洁等人《羌族传统民居更新策略及适宜性建造技术浅析》从保护羌族传统民居地域特征及建造方式的基础上,对当前羌族民居建设中出现的新问题,提出传统羌族民居更新的基本策略和建议[52]。
(二)关于羌族音乐艺术的研究
郑凌云的《羌汉田秧山歌的不同形态考论》指出羌族田秧山歌在音乐形态、歌词特征和文化内涵上各具特色,体现出一种民族自在的传统特性。[53]崔善子等人的《岷江上游羌族传统多声部民歌的音乐形态研究——以松潘县镇坪乡传唱为例》认为羌族传统多声部民歌流传于岷江上游羌语北部方言区的松潘县羌族聚居区,反映出了羌民族悠久历史的音乐文化习俗。[54]雷涛等人的《四川羌族多声部民歌的传播嬗变》探讨了羌族多声部民歌传播进程中的典型案例、分析其影响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的思考。[55]刘洋的《羌族多声部民歌的形态特征与社会功能探析》指出羌族多声部民歌艺术形式、类型和音乐形态特征方面的特点,提炼了其可以发挥的重要社会功能和作用[56]。
(三)关于羌族舞蹈艺术的研究
易丽清的《论羌族舞蹈的艺术特征与发展》认为羌族舞蹈可通过运用“虚像”、借用其他舞种动作等方式,创新羌族舞蹈的形体动作,提高其表现力。[57]叶笛的《“传统”的僭越与“发明”的边界:羌族舞蹈文本的嬗变》认为羌族舞蹈文本中的舞种、舞类、舞姿、舞具、舞名以及舞意等数目的变化一直保持递增的趋势,造就了今日羌族舞蹈仪式的杂糅与多元。[58]刘少英等人的《羌族萨朗舞的演变》指出羌族先民们用祭祀舞、神力舞、庆喜舞的形式来表达对神的崇拜和信仰,对丰富民俗文化、推广民族特色的村寨体育健身活动有一定促进作用[59]。
(四)关于羌族造型艺术的研究
袁姝丽的《“文化语境”的变化对当代羌族剪纸的影响及对策建议——基于茂县羌族剪纸的调查》分析了茂县羌族剪纸变化的内外部原因,指出茂县羌族剪纸需处理好传承与传播、活态与活用、变与不变等关系。[60]易子琳的《羌族服饰的特点及其历史探源》认为羌族服饰图案来源于宗教崇拜思想、生产劳动和娱乐游戏中,体现了目前羌族服饰文化中的稳定性、独特性、民族性和个性化的审美内涵。[61]曲义的《四川省阿坝州茂县羌族传统服饰造型研究》分析了茂县地区羌族传统服饰的总体特征,并对茂县羌族传统服装中进行了分类造型研究,旨在全面解析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茂县的羌族传统服饰造型的艺术特征。[62]宋光瑛的《新世纪羌族电影的审美文化之维》认为以韩万峰导演的"羌族三部曲"为代表的羌族题材电影以其独特的时空观念、符号象征意义及现代镜头语言的运用,体现出对少数民族审美文化的深刻感悟与体验[63]。
六、羌族体育研究
我国学者关于羌族体育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羌族体育文化、体育项目等方面,在中国学术期刊网上搜索到相关论文14篇,涉及研究内容如下:
陈锐的《北川羌族传统体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一文结合羌族传统体育项目主要特征及发展现状,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64]程钦东等人的《汶川地震后羌族传统体育重建与发展的探析》对震后羌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现状与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析,提出了震后羌族传统体育重建与发展的模式方法以及为后灾后重建期灾区的可持续发展以及保护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提供参考。[65]余宗贤等的《社会体育语境中羌族传统体育解析》从社会体育与民族传统体育的来源关系、羌族体育的社会体育属性以及在社会体育视角下进行羌族传统体育文化保护与开发等方面进行论述。[66]覃荣周的《羌族武术探微》探讨了羌族武术的起源, 分析了羌族武术发掘、保护与传承的意义和现状问题,提出了相应思考与建议。[67]谢江涛的《羌族大学生的体质特点与羌族传统体育的传承研究》采用统计分析法等方法,认为羌族传统体育项目的保护应当把重点放在莎朗、锅庄、推杆三个项目上的建议[68]。
七、羌族文学研究
我国学者关于羌族文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羌族神话传说、 民间故事、 语言传承等方面。在中国学术期刊网上搜索到相关论文15篇,涉及研究内容如下:
王文艳的《大禹治水神话原形研究》探讨了大禹的出生地和出现大禹故里之争的原因。[69]石瑛的《童话点亮人生——羌族民间童话的文学教育价值及应用初探》认为羌族民间童话蕴涵丰富的教育价值,不仅能帮助儿童形成深层的价值判断,而且还能促进儿童智力的发展与非智力因素的发展,是传承羌族文化的重要途径之一。[70]王学东的《羌族当代新诗的发展及特征》认为与传统羌族文学相比,当代羌族文学具有了一种全新的面目,在新时期民族文学里凸显出了相当的个性色彩。[71]韩云洁的《羌族神话故事的传承模式与教育选择羌族神话传说》蕴含着羌族人们共同的情感认知和精神需求,反映了羌族人民潜意识中的道德标准和价值理念,以羌族神话故事为切入点,探求羌族口传文化的传承价值与机制,不仅有利于对羌族神话传说故事所蕴含的文化功能和教育价值有更加清晰的认识,也有利于进一步传承羌族优秀的传统文化[72]。
八、羌族法律研究
我国学者关于羌族法律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羌族习惯法与国家法的关系等问题。在中国学术期刊网上搜索到相关论文5篇, 涉及研究内容如下:
杨发文的《古代羌族习惯法中的社会管理功能》认为羌族习惯法对羌区的个人、家庭、宗族、社会等内外部关系及本地区的生产、生活秩序的维护、协调和管理发挥了积极的作用。[73]武亭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对羌族习惯法的考察》对羌族习惯法的考察为着眼点,通过提升人们对文化的认同感,树立保护自觉性,发扬本土优秀文化传统,逐步形成文化自觉,走向文化大治。[74]陈宜的《民族自治地方立法若干法律问题研究——以〈北川羌族自治县矿产资源管理条例〉的制定为实证》认为国家赋予民族自治地方立法自治权是落实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重要体现,《北川羌族自治县矿产资源管理条例》立法实践过程可帮助观察和分析民族地方自治立法过程中遭遇的理论和现实困境,并为探寻解决这些难题提供有效途径[75]。
九、羌族教育研究
我国学者关于羌族教育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羌族幼儿教育、 中等教育、 高等教育等方面。在中国学术期刊网上搜索到相关论文22篇,涉及研究内容如下:
(一)关于羌族幼儿教育的研究
谭友坤的《羌族地区幼儿园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缺失及对策探究》认为应当增强幼儿教师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的意识,选择适宜于幼儿发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内容,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76]高玲昭的《让信息技术成为培养羌族地区幼儿阅读能力的多面手》认为在早期阅读教育中巧妙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深度挖掘阅读教育的多层教育价值,大大缩短教育周期,有效促进羌族幼儿阅读能力的提高。[77]徐曼曼的《拓展羌区学前教育 保护传承羌族音乐文化》认为在羌区学前教育阶段大力开展羌族音乐文化教育,将不失为一保护传承羌民族文化的创新举措[78]。
(二)关于羌族中等教育的研究
罗娟等人的《羌区学校教育与羌族传统文化传承研究》认为创建羌族特色的校园文化、构建适合于羌族的双语教学模式、开发羌族特色的校本课程、提升教师的民族文化素养、以学校教育带动家庭和社区形成教育合力等方式传承羌族传统文化。[79]白渝的《论羌族舞蹈在基础教育中的传承与发扬》认为应当将羌族舞蹈元素加以提炼,融入到中小学舞蹈教学中,通过重新编排舞蹈教材,建立系统、科学的羌舞教学模式等,最终达到推广羌舞的目的。[80]李婷等人的《北川羌族学生英语学习的困境与对策实践研究——北川白什乡中心小学为例》通过对北川白什乡中心小学校问卷调查,发现了北川羌族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提出解决的对策[81]。
(三)关于羌族高等教育的研究
唐武军的《探析现代高校艺术教育对羌绣手工技艺的传承》认为高校作为文化“重地”,拥有大学生组成的未来中坚力量,为保护与传承羌绣将其融入教学中。[82]耿纪朋等人的《灾后羌族艺术文化保护与开发策略研究报告》对灾后羌族艺术文化保护与开发进行探索,阐述通过与产业相结合的形式来保护、宣传、推广羌族艺术文化,为四川音乐学院绵阳艺术学院推进地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指导性思路。[83]吴毅等人的《论羌族羊皮鼓舞进入校园实践应用的可行性》认为羌族羊皮鼓舞与哲学意识、祭祀活动、社会教化、日常生活、宗教信仰等都存在很大的关联,若能进入高校校园进行推广,不仅能传承和保护羌族文化,而且能够帮助学生深层次地从舞蹈文化中领略羌族文化的博大精深[84]。
十、羌族医药研究
我国学者关于羌族医药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羌族药物、疾病等方面。在中国学术期刊网上搜索到相关论文6篇,涉及研究内容如下:
程玲俐等的《羌族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发展探索》认为羌族医药是羌族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创造和丰富了多彩的民族特色文化,还在羌民族种族延续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85]覃荣周等《汶川地震后羌族聚居区药用植物生态环境调查分析研究》分析了汶川地震后羌族聚居区生物多样性和羌族地区生态变化与中草药植物的关系,为地震灾区植物生态变化恢复奠定了基础。[86]吴天德等人的《羌医药浸酒外搽配合局部推拿理疗对慢性运动性闭合性软组织损伤康复效果的观察》认为羌族药方浸酒外搽配合局部推拿理疗可显著改善慢性运动性闭合性软组织损伤患者的临床症状具有良好疗效,值得临床推广。[87]覃荣周的《羌族医药生态环境分析与文化传承思考》认为羌族医药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发展应以认识内在价值为前提,综合文教、科研、商贸等多种手段振兴羌族医药文化,宣传羌医羌药[88]。
由于本文搜集的论文仅限于中国学术期刊网, 并以 “羌族” 为 “主题” 检索条件进行的检索, 难免有些遗漏, 同时我们的述评不一定完全准确, 请作者和读者谅解。2014年,中国羌学研究取得了较为丰硕的研究成果,同时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 希望我国从事羌学研究的学者在以后能加强薄弱问题的研究,繁荣我国的羌学研究事业。
参考文献:
[1]张世均,白珍.2013年中国羌学研究述评[J].民族学刊,2014,(6).
[2]叶健玉.从“藏彝走廊”到“藏羌彝走廊”——论古羌人在历史发展中的地位[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 2014,(5).
[3]徐学书.《羌戈大战》为羌族本土先民部落战争“迟戈大战”考[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4,(11).
[4]陈彦.女神与神女——羌族神话中女神群体形象解读及文化阐释[J].民族文学研究,2014,(6).
[5]李惠娟,等.上下意象图式对羌族亲属词认知的影响[J].心理学报,2014,(4).
[6]曾晓梅,等.碑铭所见岷江上游羌人姓氏研究[J].北方文物,2014,(4).
[7]迟奇. 东汉汉羌关系的流变及原因[J].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4,(16).
[8]段红云,罗尔波. 试述先秦至两汉羌人的迁徙融合[J].四川民族学院学报,2014,(6).
[9]先巴. 羌藏关系新论[J].青藏高原论坛,2014,(2).
[10]李健胜. “大禹出于西羌”辨[J].中原文化研究,2014,(3).
[11]苗霖霖.党项鲜卑关系再探讨[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4,(4).
[12]杨铭.魏晋南北朝时期羌族部落考[J].青海民族研究,2014,(1).
[13]夏少琼.冲击与延续——汶川大地震后灾难移民动因的思考[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4,(10).
[14]胡晓萍,等.羌族性习俗和性审美对汶川震后家庭重组的影响[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4).
[15]张巧运.浴“难”重生:一个羌族村寨灾难旅游和遗产旅游的案例研究[J].民俗研究,2014,(1).
[16]夏少琼.冲击与延续——汶川大地震后灾难移民动因的思考[J].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2014,(2).
[17]蒋彬.羌族地区文化产业现状、问题与对策[J].民族学刊,2014,(6).
[18]周林,等.羌族文化的开发保护与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研究[J].贵州民族研究,2014,(12).
[19]陈继光,等.动漫创新产品开发在羌族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中的应用前景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4 ,(11).
[20]李晖艳.羌族锅庄文化与阿坝州旅游发展演进的互动[J].旅游纵览,2014,(4).
[21]杨征权,等.阿坝羌族地区家庭旅馆业的发展现状及对策[J].城市旅游规划,2014,(1).
[22]邱硕立. 羌族村寨旅游环境污染探析[J].贵州民族研究,2014,(2).
[23]李进兵,等.精英脱离:民族村落旅游发展中的困境——以北川青片乡羌族村落旅游发展为例[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4).
[24]何誉杰.民族旅游商品“羌绣”的文化符号学解读[J].旅游纵览,2014,(7).
[25]于蓉.少数民族旅游扶贫的可能性、重要性与路径选择——以四川省阿坝为例[J].贵州民族研究,2014,(3).
[26]范雨涛,等.新城镇化背景下羌族原生态村镇可持续发展研究[J].生态经济,2014,(3).
[27]吴燕红,等.少数民族生态移民社会资本重建模式初探——以北川羌族自治县震后重建为例[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2).
[28]韩黎.羌族文化认同与心理韧性:以5.12地震为背景[D].西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4.
[29]秦美玉,等.四川省阿坝州茂县羌笛保护与传承现状调查与思考——兼论震后羌族民族文化生态发展路径[J]. 成都大学学报社科版,2014,(4).
[30]鲁炜中.羌族传统性美学研究[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1).
[31]赵曦,等.审美人类学视野下藏羌彝走廊中羌族“白黑黄”仪式群的文化指向[J]. 地方文化研究,2014,(5).
[32]陈兴龙,等.人口流动与羌族文化传承研究——基于“瓦尔俄足”文化生态保护的人类学思考[J]. 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1).
[33]陈兴龙,等.基勒俄聚——羌族生态环境保护节[J] .四川民族学院学报,2014,(4).
[34]詹园媛.大众文化语境下的羌族文化自觉——对羌族传统节日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思考[J].语文学刊,2014,(6).
[35]余丹,等.羌族民俗文献价值及开发利用[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9).
[36]叶健.羌年祭祀仪式与艺术——以汶川县绵虒镇羌锋村为例[J].成都大学学报( 社科版),2014,(5).
[37]范欣.传承有道 事在人为——试析非物质文化遗产羌族刺绣的保护对策[J]. 美术大观,2014,(9).
[38]曲义,等.茂县羌族刺绣题材及制作工艺研究[J].艺术探索,2014,(5).
[39]魏丹,等.羌族银饰艺术探析[J].美术教育研究,2014,(3).
[40]段峰.民族志翻译与少数民族文学对外译介——以羌族文学为例[J].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2).
[41]陈玉堂,等.少数民族文库翻译的赫尔墨斯困境——以羌族民间口传文学英译为例[J].当代文坛,2014,(4).
[42]范雨涛.论译介传播视域下羌族地方文化的保护传承[J]. 四川戏剧,2014(3).
[43]邢海虹.汉水上游羌族宗教信仰的非典型性特征[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3).
[44]高梧,等.羌人的神灵信仰与羌寨的社区生活——以休溪寨为例[J].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4,(12).
[45]蔡华,等.藏彝羌民族宗教与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研究报告——民族地区公共领域宗教透视[J]. 宗教学研究,2014,(4).
[46]李正元. 羌寨信仰的空间阶序、文化理性和实践[J].宗教学研究,2014,(1).
[47]曲义.茂县羌族释比服饰和释比法器[J].宿州学院学报,2014,(12).
[48]刘星.现实与尴尬:论羌族“释比”文化的传承与保护[J].四川警察学院学报,2014,(3).
[49]吴明冉,等.石刻中反映的羌族释比文化[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14,(5).
[50]邢蓉.民族建筑中的特色呈现与价值探析——以羌族“俄鲁则”建筑为例[J].门窗,2014,(2).
[51]马志韬,等.主室功能演化与当代羌族民居空间格局变迁[J].中华文化论坛,2014,(12).
[52]陈洁.羌族传统民居更新策略及适宜性建造技术浅析[J].四川建筑,2014,(2).
[53]郑凌云.羌汉田秧山歌的不同形态考论[J].四川戏剧,2014,(9).
[54]崔善子,等.岷江上游羌族传统多声部民歌的音乐形态研究——以松潘县镇坪乡传唱为例[J]. 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1).
[55]雷涛,等.四川羌族多声部民歌的传播嬗变[J].音乐传播,2014,(4).
[56]刘洋.羌族多声部民歌的形态特征与社会功能探析[J].贵州民族研究,2014,(9).
[57]易丽清.论羌族舞蹈的艺术特征与发展[J].艺术探索,2014,(1).
[58]叶笛.“传统”的僭越与“发明”的边界:羌族舞蹈文本的嬗变[J] 艺术百家,2014,(6).
[59]刘少英,等.羌族萨朗舞的演变[J].体育文化导刊,2014,(2).
[60]袁姝丽.“文化语境”的变化对当代羌族剪纸的影响及对策建议——基于茂县羌族剪纸的调查[J].民族学刊,2014,(6).
[61]易子琳.羌族服饰的特点及其历史探源[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4).
[62]曲义.四川省阿坝州茂县羌族传统服饰造型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哲学人文社科版),2014,(9).
[63]宋光瑛.新世纪羌族电影的审美文化之维[J].民族艺术研究,2014,(3).
[64]陈锐.北川羌族传统体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
[65]程钦东,等.汶川地震后羌族传统体育重建与发展的探析[J].当代体育科技,2014,(17).
[66]余宗贤,等.社会体育语境中羌族传统体育解析[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4,(10).
[67]覃荣周.羌族武术探微[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4,(11).
[68]谢江涛.羌族大学生的体质特点与羌族传统体育的传承研究[J].民族传统体育,2014,(34).
[69]王文艳.大禹治水神话原形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硕士学位论文,2014.
[70]石瑛.童话点亮人生——羌族民间童话的文学教育价值及应用初探[J].语文建设,2014,(9).
[71]王学东.羌族当代新诗的发展及特征[J].阿来研究,2014,(1).
[72]韩云洁.羌族神话故事的传承模式与教育选择[J].成都师范学院学报,2014,(3).
[73]杨发文.古代羌族习惯法中的社会管理功能[J] .哈尔滨师范大学学报,2014,(6).
[74]武亭利.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对羌族习惯法的考察[J].法制与社会,2014,(3).
[75]陈宜.民族自治地方立法若干法律问题研究——以《北川羌族自治县矿产资源管理条例》的制定为实证[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4,(5).
[76]谭友坤.羌族地区幼儿园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缺失及对策探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4,(2).
[77]高玲昭.让信息技术成为培养羌族地区幼儿阅读能力的多面手[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4,(5).
[78]徐曼曼.拓展羌区学前教育 保护传承羌族音乐文化[J].音乐时空,2014,(13).
[79]罗娟,等.羌区学校教育与羌族传统文化传承研究[J].民族论坛,2014,(8).
[80]白渝.论羌族舞蹈在基础教育中的传承与发扬[J].音乐探索,2014,(1).
[81]李婷,等.北川羌族学生英语学习的困境与对策实践研究——北川白什乡中心小学为例[J].海外英语,2014,(20).
[82]唐武军.探析现代高校艺术教育对羌绣手工技艺的传承[J].现代装饰,2014,(6).
[83]耿纪朋,等.灾后羌族艺术文化保护与开发策略研究报告[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4,(1).
[84]吴毅,等.论羌族羊皮鼓舞进入校园实践应用的可行性[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1).
[85]程玲俐,等.羌族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发展探索[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5).
[86]覃荣周,等.汶川地震后羌族聚居区药用植物生态环境调查分析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4,(7).
[87]吴天德,等.羌医药浸酒外搽配合局部推拿理疗对慢性运动性闭合性软组织损伤康复效果的观察[J].四川体育科学,2014,(5).
[88]覃荣周.羌族医药生态环境分析与文化传承思考[J].环球人文地理,20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