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八项规定”对我国高端餐饮业的影响

2015-05-30刘震

2015年45期
关键词:八项规定财务分析

刘震

摘要:自2012年国家实施“八项规定”以来,对政府的公款消费实施了严格的控制,清廉了政府消费的同时也对高端餐饮业造成了巨大的冲击。本文以上市公司B公司(前上市公司餐饮第一股)为例,具体分析了国家政策对此公司的影响,以及其由盛转衰的原因。

关键词:B公司;“八项规定”;财务分析;原因

1.导言和背景

1.1导言。在国家“八项规定”出台以后,这一股节约之风让餐饮业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尤其是高档餐饮业。本文以餐饮业上市公司第一股B公司为例,对国家节约政策对餐饮业的影响进行分析,对B公司的2012-2014年的财务报表数据进行分析,把“八项规定”对B公司的影响做一个量的衡量,最后分析B公司由盛转衰的原因。

1.2背景。2012年底中国国家政治局出台“八项规定”,2013年以来,B公司由于受到国家政策的影响,出现了持续亏损的现象。B公司董事长孟凯一直在寻求公司的转型,2014年,由于进入互联网大数据产业,将公司的名称由“B股份有限公司”改名为“C股份有限公司”。

2.B公司2012-2014年财务分析

2.1B公司的盈利能力分析。盈利能力分析主要选取公司的2012-2014年三年的有关盈利能力指标,主营业务收入,净利润,销售净利率,资产净利率,权益净利率,并对以上指标进行趋势分析,最后得出其盈利能力如何的结论。

从以上表格可以看出,2012年该公司的盈利能力良好,各项指标正常,其中权益净利率在餐饮业上市公司中属于比较高的水平。但是2013年以后,该公司的盈利能力急转直下,2013年主营业务收入下降41%,2014年主营业务收入再下降29%,下降幅度巨大,净利润更是达到了亏损的程度,2013年亏损5.64亿元,2014年亏损6.84亿元。总资产水平也是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2013年同比下降23%,2014年同比下降37%。由于生存困难,盈利艰难,B公司大量出售分公司股权,其中2014年出售该公司的系列商标,标志着该公司在餐饮方面已经不具备核心竞争力。2013资产净利率也是降低到了-33%的水平,说明公司的每一元的资产投入非但不能带来收益,而且还要带来0.33元的亏损,2014年依然没有改观,资产净利率下降到了-64.9%。权益净利率的分母是股东权益,代表了股东投资的回报水平,2014年权益净利率达到了-292.02%。从盈利能力的角度分析,该公司已经丧失盈利能力,可以说按照这个趋势发展下去,破产只是时间问题。

2.2B公司偿债能力分析

1)B公司的短期偿债能力分析。对短期偿债能力的衡量指标,本文选取了营运资本、现金比率作为衡量指标。

从表2-2可以得出,企业的营运资本从2012年呈现严重的下降趋势,2013年同比下降82%之多,主要因为流动资产下降和流动负债的增加,流动资产同比降低20%,流动负债同比增长26%。2014年还是继续下降,营运资本已经成为负数-0.12亿元。营运资本被视为企业非流动资产投资和用于清偿非流动负债的资金来源,其数值为正表示该企业的流动资产全部由营运资本提供资金来源,是企业的资金“缓冲垫”。B公司的2014年的营运资本为负数说明长期资产已经有0.12亿元由流动负债提供,企业的“缓冲垫”已经消耗殆尽,短期偿债压力很大。而现金比率也是下降明显,现金比率表示一元的流动负债有多少现金作为保障,现金比率由59%下降到19%表示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持续恶化。

2)B公司长期偿债能力分析

资产负债率2013年同比增长48%,2014年同比增长64%,自从“八项规定”颁布后的两年内,B公司每年的资产负债率都呈现出大额增长的态势。原因是由于企业生存艰难,不得不出售资产,关闭大量高档的门店,并发行各种长短期债务。所以总资产2013年同比下降23%,2014年同比下降37%。而总负债2013年同比增长13%,2014年同比增长3%。资产负债率代表企业总的长期偿债能力,资产负债率越低,债权人的权益越能得到保证,是银行等贷款机构判断企业是否有还款能力的重要指标。通常根据市场经验,资产负债率超过50%,企业的还款能力就会缺乏保障,而B公司的13、14年的资产负债率都远远超过了50%,由此得出结论,B公司的长期偿债能力已经相当弱,很难从资本市场融资或者需要及其高昂的利率水平才能融到资金。

3.B公司走向衰落的原因分析

3.1不具备现代企业管理思路。B公司董事长凭着对政策灵敏的嗅觉把B公司做大做强,最后也因为政策走向衰落,可谓“成也政策,败也政策”。其董事长虽然有把企业做大做强的本领和在资本市场融资的能力,但是他不具备现代企业的管理思路,在企业效益好的时候并没有寻求多元化经营来降低企业的风险,而是在国家出台政策后临时抱佛脚。所以要把企业做成真正的百年老店,需要现代企业管理思路。

3.2对大股东缺少监督。自“八项规定”以来,B公司频频作出转型的措施,包括进入互联网行业、环保行业,但是无论是看到的财经新闻还是公司的决策都是有B公司董事长一人一手策划,所以B公司虽然为上市公司,有完整的现代企业制度,但是在公司治理上只有现代企业制度的表而没有其本。公司基本都是董事长一人的一言堂,如果公司缺乏对其实际控制人的监督,总是以个人的思想做决策难免會有局限性,这是B公司走向衰落的一个重要原因。

3.3经营模式过于粗放、单一。B公司依靠政府公款消费发迹,其门店布局及其客源在全国可以说有非常大的相似性,可以说已经成为了它独有的商业模式。但是这样的商业模式能得到政策带来的福利,同时也能受到政策的挤压。B公司董事长没有注意到自己公司的商业模式存在巨大的漏洞,没有进行多元化经营,换句话说,董事长在生意红火时期只知道盲目扩张不知道多元化经营。这样政策的风向变换的时候,这样的公司又怎么会有抗风险的能力?走向衰落就再正常不过了。(作者单位:中国海洋大学)

参考文献:

[1]郭著名.我国旅游类上市公司财务分析及评价[D].上海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44-45)

[2]王嫒.高端餐饮业现状分析与发展建议——以全聚德近三年的财务报表为例[J].江苏科技信息,2005(05):11-12

[3]深圳证券交易所网站(http://www.szse.cn)

[4]巨潮资讯网(http://www.cninfo.com.cn/cninfo-new/index)

[5]陈白.湘鄂情:五次转型为什么难逃劫数[N].中华工商时报,2015

猜你喜欢

八项规定财务分析
“八项规定”带来的巨大改变
国企切实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探讨
司马光的聚餐“八项规定”
司马光的聚餐“八项规定”
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分析
西安饮食股份有限公司财务报表分析
统计相对数在财务分析中的应用研究
浅谈企业如何实施财务预警分析
试论财务分析在企业经营决策中的作用
陕西煤业偿债能力分析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