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张不死(上)
2015-05-30伊安·桑塞姆
我们居住在一个纸世界里,少了纸,完全无法想象生活会变成怎样。
纸也一直是人类历史中各种曲折起伏的基础,从经济、艺术、战争乃至于推动和平的努力,全都是透过纸上作业来进行。
可想而知,没有纸的世界势必是一片死寂,了无生机。
假若全世界的纸都消失了
现在让我们来想象一下这个无纸的世界:我们起床、梳洗一番,然后去没有所谓卫生纸的厕所;早餐时来一碗麦片,当然是没有包装的;泡杯茶,没有茶包;来点咖啡,但不用滤纸。
在去火车站的路上,不会停下来买份报纸,因为没有报纸可买。况且,我们身上根本没有钱;好吧,也许我们会使用硬币,成袋的硬币,甚或是贝壳。但我们不能买彩票,也没有口香糖,因为没有包装纸;也不会有火车票,甚至连火车时刻表都没有。
当然,我们也不再能盯着车厢里或是广告牌上的广告,不能在咖啡店买一杯有隔热纸套的外带咖啡,也不再有经常弄丢、忘记带或过期的会员卡。
我们也不再寄信,因为无纸世界里根本没有邮局。因此,也没有亚马逊购物网的包裹。我们不用每天打印出电子邮件,将文件归档或是填写表格;周遭也见不到熟悉的壁纸或是家人的照片;我们不会在桌边贴上便利贴,或是在电脑屏幕上打出“文件”这种字眼,或是将它们存放到“活页夹”中。
我们也不会在午餐时间一边吃三明治一边看杂志或读本书;没有包装纸的三明治会让我们满手油腻,却没有餐巾纸可擦。到了下午也没有办法用指甲砂锉修指甲或是补个妆,连擤鼻涕的纸巾都没有。
没有杯子蛋糕的纸模,没有装蛋糕的盒子,没有名片、账单、银行,没有建筑协会,没有保险公司……当然我们无法抽烟,没办法用湿纸巾擦屁股,不能包装礼物,也无法做记号;不能订正或修改功课,没有菜单可点餐,没有圣诞卡可送,没有礼炮可拉,也没有烟火可点……
想象一下,若是全世界的纸都消失了,会失去什么?我们会失去一切。
纸是世界的基础
人类用纸的历史大约有两千年。在中国古代,纸是种罕见而珍贵的材料。一直到19世纪以机器取代手工造纸后,纸才变成一种商品,逐渐扩散开来,就像是警报和疾病一样蔓延,同时散播着梦想和沮丧。至此,由纸所创造的变幻莫测时代正式展开。
在西方国家,一般办公室员工每年平均用掉的纸超过一万张。若是在美国,一个人每年的消耗量,全部算下来,大约是750磅纸,这相当于是七袋水泥,或是150袋糖的重量,或许还要更多。
纸是人类所创造最棒的东西,不仅价格便宜、轻便耐用,还可以折叠、切割、弯曲、扭转与上色,而且能够用于纺织并增加防水特性,几乎是无所不用、无所不能。可以用来造船、制衣、制作家具,就连盖房子都没问题;还可以当作武器、游戏、拼图和玩具的材料,甚至是高速火车的车轮。
不过上述都还只是纸的一般用途而已。在日本,会将纸裁切成旗幡,用来供奉圣地。在印度的宗教节日中,会将剪纸放置在地板上,排列出称之为兰古丽的美丽装饰图案,用来迎接印度神。在瑞士,会以精心雕琢的剪纸来颁布法律条文。在中国的道教或佛教丧礼上会焚烧冥纸,让往生者一路好走,通往另一个世界。
而在福尔摩斯的侦探故事中,福尔摩斯只要动动脑,嫌犯就在纸上呼之欲出。在《波希米亚丑闻》中,他光是靠着他那本《欧洲大陆地方词典》就判断出一张重要文件的纸是在波希米亚制造的。而在《股票经纪人的书记员》这个事件中,他单凭一张小纸片就能判断华生的健康状态:“你的便鞋是新的,”他说,“顶多只穿了几个星期。现在这双在我看来有些地方烧焦了。有那么一会儿,我觉得是因为你曾经弄湿鞋子,在烘干时烧到的。但后来我发现靠近脚背的地方有一小张圆形的纸,上面有店员的涂写,显然他们一定处理好弄湿的地方。那么剩下来的可能性,就是你曾坐火炉边,伸出脚来取暖,这种行为,即使是在这么潮湿的6月,也很难出现在一名完全健康的男人身上。”
就这样不带感情地进行逻辑推演,或许到最后也是由纸本身来揭露一个不可思议的结论:纸是这个世界的基础。
折纸时,会先学做一个基本形,可能是鸟形,或是青蛙形,再根据这个基本形,就可以从简单的折迭和折痕中创造出充满各种形状和图案的世界。同样的,纸也一直是人类历史中各种曲折起伏的基础,从经济、艺术、战争乃至于推动和平的努力,全都是透过纸上作业来进行。这是一切的基础。
无纸化真的到来了吗
然而,如今周遭的一切却不断提醒我们,世界正朝向无纸化的状态迈进,或者至少会摒弃某些形式的纸。
现在,我们可以在完全用不到纸的情况下,订好机票并且完成登机报到手续。尽管我们可能还是需要一本护照和签证,还有一张提醒我们要将护照和签证收到行李箱的检查清单。而登机后,当我们看到平装书、呕吐袋、紧急指示、翻烂的飞行杂志,以及擦脸的湿纸巾时还是会挺开心的。
现代人停车后可以感应付费,阅读电子书和iPad。然而与此同时,纸的用量与日俱增:出版的书越来越多,咖啡店更是提供大量抛弃式纸杯,家家户户纷纷购置家用打印机。报纸上三不五时就会出现“书的末日来临了吗?”这样的标题,纸在现代社会中是否还会继续扮演一定的角色?(待续)(摘自《纸的挽歌》)(编辑/袁红)
作者简介
伊安·桑塞姆(Ian Sansom)
1966年出生于英国埃塞克斯,曾在牛津和剑桥做研究,并曾任剑桥大学艾曼纽尔学院研究员,目前任教于英国华威大学。著有《婴孩真相》(The Truth About Babies)、《环城路》(Ring Road)、广受欢迎的“移动图书馆之谜”系列小说(A Mobile Library Mystery Series),以及近期新撰的系列作品《The County Guides to Murder S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