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草根创新创业高招大盘点

2015-05-30

大众投资指南 2015年4期
关键词:顾客

2015年两会,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对企业特别是创业的小微企业,政府要更多地提供租金低廉的创业空间,给创业插上翅膀;通过政府引导资金吸引更多种子基金;并进一步减税降费,让企业轻装前进。

这些对于创业者来说无疑是重大利好。但外部创业环境改善的同时,创业者自身也必须练好内功。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创新。为此,本刊从各行各业搜集了大量草根创业的高招,希望对您有所启发。

1创新招:生意竟然这样做

1.气球杂货店

有一家小杂货店,最近一年生意平平。于是,老板想出了一个很简单的办法,结果盈利迅速翻番。他准备一些会飞的氢气球,然后把小件商品绑在气球上,如:饰品、手机壳、玩具、小食品等等。五颜六色的气球挂着商品飘在店里,很快就吸引了顾客的目光,尤其是学生和小朋友购买欲望大增。而且顾客拿取方便,顺手就牵羊了,销售量大增。而每个气球的成本不过几分钱而已,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2.摇出“豹子”就免单

“哇!三个6!”蒋先生打开骰盅盖时,有点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也并不清楚摇出三个6的“豹子”意味着什么。站在一旁的女服务员,随后一边记录一边兴奋地恭喜他:“先生,你摇出三个6,中了‘免单奖,今天这顿小龙虾我们免费请你吃了!”

这一幕发生在位于重庆的一家主营油爆龙虾的大排档里。这家大排档的老板李健毫不避讳地承认,顾客中奖概率是18%,虽然不算低,但是对于自己的大排档而言没有什么损失,因为顾客可以互动,可以有“赌”运气的成分,提升客流量,自己拿出的20%的利润回馈顾客,早就因为客流量的提升,而冲抵掉了。

3.古文断句促销巧用

四川一家牛杂汤锅店凭着“为赋打标点,免费品汤锅”这一妙招,迅速带旺了人气。牛杂店初开时生意并不好,几番冥思苦想后,喜欢舞文弄墨的老冯想出一招——写一篇不加标点的古文,请来店的人断句,断得好的,免费送汤锅吃,通读古文,吃饭就能免单。招牌一打出去,吸引了不少居民慕名前来读赋。但过了好长一段时间,能读通“牛杂赋”的人寥寥无几。有些居民不服输,干脆回家翻阅古籍资料,再回过头来断句。人气高了,老冯就借机给居民讲起了“跷脚牛杂”的由来,以及他从各大医书上查阅后知晓的关于食用牛杂的营养、保健功效,一时吸引了不少人好奇品尝。这一尝,大家发现老冯的牛杂汤味道还不错,就陆续回头来吃。

4.“表现咖啡屋”屹立不倒

广州市内,“表现咖啡屋”可以称得上一个不大不小的经营奇迹。截至今年8月份,它已经在中山路开过了8年时光,月入过万元。而同期多少咖啡厅红极一时又先后倒闭。“表现咖啡屋”的老板龙小姐当年出于为艺术展览摊薄成本而开设咖啡馆,后者却变成主业,以展览作为陪衬,咖啡生意特别兴旺,建立了一个庞大的熟客群。定期举办的展览花样翻新,这个月办雕塑展,下个月办家具展。顾客花钱喝饮料,免费看展览,何乐而不为?

促销手法也比较新奇:点名发短信,增加亲切感。“与顾客交朋友是一件需要用心的事情,需要注意细节,不能完全率性而为。”小龙说。比如说,不轻易给顾客打电话就是商家需要秉承的守则;那么,发短信就成为了顾客与商家沟通的最佳手段。每季度办展览时,小龙都会给所有的熟客发通知短信。难能可贵的是,她在每个短信前都加上了顾客的名字。而且,对于那些对某些文化产品特别青睐的顾客,小龙的短信语句也有所不同,比如提醒“××(顾客的名字),你喜欢的某某画家将参加这次展览”等等。这样一来,商家的泛滥促销行为被转化成了一对一的贴心服务,留住了一干熟客。

5.外卖结同盟日入过万

在重庆,餐饮界又出现了一个新的做法,即各个美食外卖微商抱团成立一个联盟“外卖大咖”。该联盟成立不到半个月,用户销量激增50%,日营业额均超过万元。

“外卖大咖”发起人之一东东哥介绍,8个商家都算是本地外卖O2O界的“大腕”,比如“稻佃虾扯蛋”粉丝数已超4万,“海鲜小卤”已落子实体店,“PM.私房海鲜”在主城各区均设有专业厨房。目前,8家店的日营业额均超万元,老板都全职经营,每个微店的厨房都近百平方米。之所以成立联盟,是因为之前好不容易积累的顾客有流失的倾向。

东东哥表示,每家微店所售产品单一,顾客希望品尝到多种个性化美食,而单个人或团队研发力度跟不上,于是找到业界知名且各具特色的外卖微商联盟,整合菜品、粉丝等资源,以求突围。联盟成立后组织了几场粉丝试吃活动,希望粉丝资源互补。让他意外的是,除带来新的个人订单外,公司、团体客户大幅增加,占新增总销量的一半有余。

6.“30天就倒闭”书店

网上书店价格战硝烟四起,实体书店的生存问题再次成为焦点。这时,一家30平方米的书店横空出世,开业不到半个月,平均每天卖一百多本书,每日营业额在两三千元,最高一天曾冲破五千元。如此短的开业时间,如此小的规模,为什么这家书店业绩能逆市辉煌?

此书店名为“30天就倒闭”,店如其名,口号是:欢迎光临,促进倒闭!这的确是一家开30天就关门的书店,店里以售卖人文社科类书籍为主。通过网络的宣传,成为一个民间自发的持续30天的文化节,并获得了免费的场地。

7.一台电视催火电玩店

武汉的“80后”青年张亮开了一家电玩产品店,在当地小有名气,只要你问“见过那个联机超大屏幕电视打游戏的店没有”,很多人都会有印象。张亮的店内,最吸引眼球的是一台超大的平板电视,只要这台电视联机演示电玩游戏,店门口就会围拢一群人。“既然我们卖的电玩游戏可以连接平板电视来玩,肯定要将效果演示到最好,就下狠心买了一台大电视。”张亮这一无心插柳的举动,使得这台电视成为店内的促销招牌。有时候,店员们会在店里打游戏玩,这其实是一种潜移默化的促销,诱惑了不少顾客进店。很多人在店里玩着玩着就喜欢上了电玩,顺便买走一部电玩游戏机。

8.种树救活小旅馆

一家旅馆由于经营不善,面临倒闭的危险。一天,老板看着旅馆后面的一块平地,想出了一个点子。第二天,他在旅馆大门边贴出一幅大广告,上面写道:“本旅馆计划将后面的空地提供给顾客种纪念树之用。如果你有兴趣的话,不妨种下一棵树。为了留下永久的纪念,我们将给你拍照,并在树上悬挂刻有你尊姓大名和种树日期的木牌。下一次光临时,出现在你眼前的将是枝繁叶茂的大树。本旅馆只收取树苗费。”结果,小旅馆起死回生。

9.鸡鸭“产权”挺好卖

有一家养殖场,顾客可在鸡鸭幼龄期购买下鸡鸭的所有权,然后让禽农们替其饲养,待家禽生长成熟育肥后,由禽农宰杀、洗净,并送至顾客家中。这样既方便了顾客,禽农又为自己饲养的鸡鸭从小就找到了买主,当然不愁销不出去了。

2创新品:这些生意挺不错

1.主攻登记照也能月入2万

88元一套的登记照,你拍不拍?如果再告诉你“会拍出最好看证件照”呢?会不会马上就心动了。现在,武汉的余圆的证件照工作室平均每天有近20名客人预约拍照,开张首月的营业额过了2万元。

余圆的小店落户在光谷的德国风情街。客户提前预约,进店即可化妆换衣,拍照修图一气呵成,通常1个小时左右,就能拿到满意的证件照。尽管一套88元的登记照比普通的贵了几倍,但他从没愁过客源,“就是要做好用户体验”。

线上推广的成功,也为接下来的线下发展打下基础。余圆对每一位客人都做了资料搜集,并定期做统计,下一步将针对客户群集中度高的学校做定点宣传。

很快,就有人找到余圆期望加盟,他没多想就拒绝了。在他看来加盟太没意思,用互联网思维做传统行业的他,想到了移动照相馆这种新模式。类似于大篷车,即把工作室的所有设备移植到车上,做成一个移动版的小店,客人一个电话就能在楼下拍登记照,“让大家提到登记照就会想到东樱物语。”这是余圆对未来的规划。

2.手绘婚纱照火了

各种卡通造型、Q版人物……这些原本与婚纱照基本不搭边儿,可是通过山西小伙子曹超就能结合在一起,变成一种全新婚纱照。

曹超解释说:这种艺术创作手法与传统的婚纱照不同,是由顾客提供照片,选择好模板后,通过画师的手绘完成照片的初步设计制作,再经顾客审核合格后,最后才进入成品加工。目前他的店是国内首家以手绘人物为主打的个性化店铺,以插画结合素描的手法,将人物表现得惟妙惟肖,不仅趣味十足,颇具素描的真实感,而且手绘出来的人物面颊非常有层次感,这是传统婚纱照所不能比的,所以深受人们喜爱。目前在深圳、广州、上海、北京等地都有合作伙伴。

3.DIY厨房“方便”赚钱

郑州大学3名学生合伙开设的DIY自助餐饮屋,在众多创业大学生中脱颖而出。该厨房只需自备所需菜品,即可自己动手做饭。不少吃腻学校食堂饭菜的学生表示,私人厨房让远离家乡的学子们找到了家的感觉。

这家名叫“DIY聚青春自助餐饮屋”位于郑州大学附近的一个小区,一栋一百平米左右的房子里。厨房、客厅、休息室,家具、厨具样样俱全,人均消费10元,不过菜品需要自己携带。

DIY厨房创建人、该校大一学生周亚东谈及这项另类创业时说,这是迎合现在大学生的心理,会做饭的同学可以秀厨艺,不会做饭的同学也可以有一个学习厨艺的场地。他在学校附近租了一套住家公寓,提供场地设备,专门供同学们自己做饭聚餐。收费标准为:每人10元。时间限定为:10人以下3小时,10人以上4小时。

开业后,新颖的形式吸引很多同学电话预订厨房,营业首月就已净赚3000多元,这给了他们三人很大的鼓励。

4.手工酿啤酒日赚过万元

由少数外国人在北京开拓的手工啤酒市场,正获得越来越多中国顾客的青睐,目前正蔓延至上海、南京等地。柯正发现,2014年年初以来,这种景象越来越常见。他所生产的小规模手工啤酒,正在成为这个城市中令人喜爱的新选择。这家酒吧现在每天平均卖出300杯啤酒,而这仅仅占它销量非常小的部分,大部分的啤酒被送往北京的70多家商户。每天的净利润超过万元。

5.借“漏洞”专卖电池的网店

山东滨州的刘晓就面对毕业后的选择时,毅然选择了回滨州老家创业。偶然一次,她买电器用品时,发现有的电器用品邮寄来时没有电池,用户还要单独买电池。她发现了蕴含其中的商机。在毕业后,她和男朋友一商量,果断开了家电池电器配套寄送的网店。2014年国庆假期,她的产品销量几乎是翻了一番。现在每个月的净利润均过万元。

6.帮大学生分期购物月入3亿

2014年初,大学生分期购物网站如雨后春笋般迅猛发展,分期乐、趣分期、优分期等纷纷涌入,大有江湖厮杀之势。其中,呼声最高的是“趣分期”,如今估值超过5亿美金。团队由最初的10人不到发展壮大到3000多人,业务范围覆盖全国超2000所高校,用户数达到100万。

趣分期CEO罗敏发现很多大学生会在选中一双几百块钱的鞋后,将其先放在购物车里,等过段时间打折再下单。这说明,学生有消费需求,但对价格敏感,在一定时间段内可能因为资金不足不能支持购买。罗敏觉得,分期购物或许能帮助他们解决这个问题。

事实上,京东、淘宝早有为高消费用户提供分期购物的服务,但一般大学生的消费能力很难企及,大学生分期购物几乎是个空白市场。且分期购物的信用审核需强大线下团队疯狂扫街,这是传统银行信用卡部门和基于大数据的电商平台都不愿做的鸡肋市场。而罗敏的团队正好有这个能力,其在全国数千所高校建立了一支几万个校园代理人的队伍。目前趣分期已经覆盖了超过2000所高校,用户数达到100万。在分期购物市场,趣分期已经领先一步,面对后来的众多模仿者,趣分期已经“重”得占领了大壁江山。

7.出境游WiFi:不起眼的大生意

出国旅游,通信资费不便宜,即使在通信业比较发达的美国、欧洲等地,也不是到处都有免费的WiFi网络可蹭。不少创业者早已看准了出境游旅客上网的需求,正在这一细分市场争分夺秒掘金。2014年3月,刘晶和他的团队研制的“漫游宝”正式商用,并将服务定位于出境WiFi上网。用户购买“漫游宝”终端后,即在全球各个地方连入当地的通信网络,实现上网,不用担忧任何资费和流量的问题,而每天上网需要支付的费用也仅为30多元,一杯咖啡的费用。“漫游宝”累计服务的人次已经超过几十万,用户消费的流量每个月都实现了超过100%的增长。而境外上网服务的年市场规模至少17亿元左右。

8. 商铺猎头竟然这么火

曾当过十年财经新闻记者的崔济善,也是“猎铺网”的创始人。崔济善说,准备自己开餐厅的姐姐,向她吐槽称铺子很难找,而且费时又费力。自己发现,虽然当时帮忙找工作、找铺面的平台不少,但不仅黑中介多,用户想要通过网上海量的信息找到真正有用的,还是像海里寻针一样困难。何不自己开发一个平台帮忙找铺?

有了这个想法后,崔济善成立了“猎铺”网。目前网站已经拥有5万多名会员,其中付费会员有5000多人,每年收取2000元会费,公司会根据每位会员的要求,每天免费推送全面精准的信息。从公司成立至今,已经为超过10万平方米的散户成功招商。

【链接】国务院三大措施助力小微创业创新

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进一步减税降费措施、支持小微企业发展和创业创新。

一是从2015年1月1日—2017年12月31日,将享受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的小微企业范围,由年应纳税所得额10万元以内(含10万元)扩大到20万元以内(含20万元),并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

二是从2015年4月1日起,将已经试点的个人以股权、不动产、技术发明成果等非货币性资产进行投资的实际收益,由一次性纳税改为分期纳税的优惠政策推广到全国,以激发民间个人投资活力。

三是将失业保险费率由现行条例规定的3%统一降至2%。

猜你喜欢

顾客
“一站式”服务满足顾客
具有备用服务员和不耐烦顾客的排队模型及其仿真
豆腐多少钱
做销售如何抓住顾客的心
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顾客是我们的上帝品质是顾客的需求
一瓶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