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尹桑:颠覆KTV

2015-05-30陈喆

新营销 2015年4期
关键词:唱歌社交用户

陈喆

Q:新营销

A:尹桑 (“一起唱”创始人,北京洛哈网络科技有限公司CEO)

在很多人眼里,KTV似乎是个“正在衰落”的行业。但90后创业者、洛哈网络科技创始人尹桑并不这么认为。他带领团队,推出一款名叫“一起唱”的KTV团购软件,甫一问世,就受到广大年轻用户的强烈追捧。一年后,他们又推出全球首款基于安卓系统的高科技互动点歌系统。如今,尹桑的“一起唱”团队已在北京、上海、深圳、南京等城市与上千家KTV达成战略合作。

在尹桑看来,KTV应当被打造成一个多元化娱乐的综合体。“Party是人类共通的需求,因此KTV行业一定不会消失。一旦转型成功,这个行业的市场将会更大。”

Q:早在美国宾利商学院读书期间,你有过两次创业经历,是否与O2O相关?

A:是。第一次创业,我做的是本地家政O2O平台。因为大学生喜欢在宿舍里开Party,但Party之后留待收拾的一屋狼藉,却让很多人十分头疼。于是,我专门做了一个O2O平台,请来一些墨西哥黑人阿姨,为大家收拾残留物。第二次创业,我做的是生活品配送O2O平台,专门去大型超市采购零食等日用品到学校卖,利润差高达30-40倍。

两次创业经历,让我对O2O公司的运作模式有了更多的认识。但在美国,要想长期运作,很难突破行业局限性和地域局限性带来的瓶颈。相比之下,中国的本地服务市场环境的成熟程度远不及美国,但对于创业者来说,发展潜力和上升空间显然更大。于是我就决定带领团队回国创业。

当时国内O2O市场,正处在团购风靡的时期,大大小小的团购优惠网站层出不穷,同质化十分严重。Online产业的同质化,必然导致Offline的服务不够深入,如此一来,商户对产品的依赖性不强,用户对产品的黏性又低。

我认为,只有与SNS相结合,才能真正撬起整个O2O。因为社交产品用户的黏性强,商户产生的依赖性就大,在这种情况下深度服务就好开展;另外由于用户在我们手上,如果我们想尝试新的线下服务,用户必定要通过我们的渠道来尝试,而这时渠道、商户、用户就成了我们的天时、地利、人和。社交圈里的用户,通过我们的功能渠道转化到商户的服务渠道,最后再到线下深度服务和差异化服务,这样就形成了一个闭环。

Q:在很多人眼里,KTV早已过了发展的黄金期,甚至出现了负增长。为什么你依然以量贩式KTV作为切入点?

A:现在很多人之所以“逃离”KTV,并不是因为没有社交和聚会的需求,而是在桌游、密室这些新鲜的Party方式面前,KTV显得“太土太无聊”。其实商家也希望有一个新的系统出来迎合多样化的市场需求,但苦于没有人做这件事情。

其实Party聚会是人类共通的需求,这种需求可以说从远古时期一直持续到今天。大多数中国人没有大别墅这样的物质条件开轰趴(home party),那么只能求助于第三方的公共场所进行相对私密的聚会,而KTV正是这样一个专门供大家Party的场所。因此KTV行业一定不会消失。一旦转型成功,这个行业的市场将会更大。

两年前,我利用寒暑假,详细考察了南京和上海市场,一共列出68个行业方向,几百项要素,一一进行打分评估,最终选择进军KTV行业。据我考察,KTV是传统服务行业里最信息化、消费者最年轻化、最社交化的场所。首先,KTV高度IT化。比如去餐厅吃饭,体验可能来自于食材和厨师水平,而这家餐厅用不用电脑或智能系统,消费者根本不care,因为这些不影响体验。用iPad点餐,即使做得再好,对用户体验的提升都只有一点点,而对于食材和厨师厨艺,都是改变不了的。但是KTV里的所有体验来自于音箱、灯光、点歌系统等等,几乎都是由IT提供的。我们作为IT互联网行业的创业者,切入越多,影响也就越大。其次,去KTV玩的大多是年轻人,社交化非常强,用户对于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也很高。此外,KTV 行业规模大、利润率高、没有垄断企业。更重要的是,这件事没人做,前面是一片蓝海。

所以,在总结了先前试错的经验后,我决定切入硬件系统,并规划了一条以团购为入口、点歌系统为技术壁垒、覆盖KTV上下游产业链的转型路径。

Q:通过“一起唱”产品,你希望传递“KTV不止可以唱歌,还可以办Party”的理念?

A:是的,这是一种行业性的颠覆。如今是一个“泛娱乐”时代,休闲娱乐不再简简单单是一个狭隘的观念,而是一系列服务的组合。娱乐消费本就是“非理性消费”,而KTV却变成了一个“购买K歌服务”的“理性消费”,这正是KTV行业停滞不前的症结所在。而我们要做的,就是围绕KTV这样一个特定的场所,衍生出一系列配套娱乐服务,将“K歌包厢”转变成“社交包厢”。

用户用了“一起唱”,进入KTV后不需要再找服务员了,手机扫码,房间就开好了。通过我们的智能系统,不仅可以唱歌,还可以打德州扑克,玩斗地主,玩杀戮游戏;可以玩竞技游戏,包括开赛车、FIFA等;可以玩体感游戏,比如打网球、打排球、打篮球、玩跳舞游戏;可以看英超、西甲、歐冠等直播球赛;还可以跟其他包厢的人社交,送花、送礼物等等。

虽然传统的KTV都提供唱歌和社交服务,但一般来说,二者是彼此分立的。要么自顾自地唱歌,要么停下来跟人聊天。“一起唱”,顾名思义,正是要把唱歌与社交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我们团队在前期调研中发现,很多90 后能接受拼包,因此“一起唱”特别嵌入跨包社交功能。例如开启隐私功能,能够听到隔壁包房的歌曲,如果觉得好听,能投影到自己包房的屏幕上。还可以利用手机在屏幕上打字,约隔壁包房的女生一起唱歌。录音是另一个高频次需求,可以把在KTV 的现场演绎和原旋律进行混音,并传到云端,当场下载,分享到社交网站。

Q:“一起唱”在营销方面,有哪些成功经验?

A:我个人理解,营销主要是两点,一个是产品推广和公关,另一个就是销售攻坚。我们这个不是快消品,而是一个O2O平台,因此产品方面,只要找到一个足够的爆点,顺着做就可以了。而销售攻坚,是现在很多创业公司都面临的问题,要解决几个主要问题。

第一,要有一个靠谱的团队。我们的销售人员都是从阿里、美团出来的优秀管理者,他们原先可能带50个人,来我们这里只带10个人,相当于降级,但他可以管理得更好。在此基础上,我们的队伍不断壮大,配更多的人。团队是根本,一定要招一些有专业管理理念的人。大公司适合招中端的人,因为他们的体制很成熟。但创业公司一定要找强的人。

第二,过程管理。我们公司很早就有了销售管理工具,通过APP进行管理,所有销售人员签到、跟老板沟通讨论等,都可以记录,检查乘车路径是否科学,第二天的邀约是否做到位等等,这些过程、细节都很重要。

第三,结果管理,包括对市场的判断、对人员的要求、对结果的预期等。如果对结果的要求过高,团队可能会受到打击;如果要求过低,团队的潜能可能释放不出来。

最后就上升到价值观,也就是这个事情到底是不是大家都愿意做的。

Q:怎么从价值观层面吸引大家主动愿意做这件事呢?

A:我们希望大家过来做“最酷”和“最难”的事儿。我们跟团购不一样,团购都是跟店长或经理谈合作,我们的系统涉及层面比较深,所以我们都是直接跟老板、股东谈,而跟他们谈合作就要把自己对整个行业的判断和理解提升到一个高度,包括智能硬件、ERP系统等深层的内容。所以这是“最酷”的事儿。

要跟那些身價数亿的老板坐下来聊,并且还要让对方能认同我们的思路,这就是“最难”的事儿了。而优秀的营销者对难的事儿都有挑战心理,越是难的越想做,也就会被我们吸引。

Q:在市场拓展方面,你们有怎样的目标?

A:2014年的目标是在北京、上海、深圳、南京实现50% 的KTV系统覆盖率,2015年的计划是拓展到杭州、武汉、成都等20个城市,然后以一线城市为大本营,再拓展到其他城市,最终颠覆传统KTV行业。

Q:你说过,产品的瓶颈无非来自发展速度和发展深度,那么应当如何解决这两大难题?

A:每一个产品都有一个不同的解决方案。对于我们来说,速度是必须优先于别人的,因为功能方面永远面临着抄袭,所以只有更快。别人抄到1.0版,但我们已经发布2.0版了。只有一直保持这个速度,才能像苹果那样引领行业潮流。

深度则在于对这个行业的理解。比如在很多人的概念里,KTV好像只能用来唱歌。但我们现在要打破这种常规的思维定式,KTV不是只能唱歌,而是可以用来办Party的,这样才能有发展深度。如果只顺着一条道,可能挖着挖着就挖到头了,但是在这条道中间如果能不断找出其他分支,就永远没有“做到头”这一说。

“一起唱APP”是一款基于O2O的集K歌预订、社交、互动娱乐、娱乐后市场服务为一体的APP应用,软件为用户提供一站式的KTV服务。包括:KTV信息查询,实时预定,音乐交友,互动游戏,影音观赏,录音分享等。

猜你喜欢

唱歌社交用户
社交之城
社交牛人症该怎么治
遇见他们在唱歌
唱歌和本人一样不靠谱
社交距离
唱歌猪
你回避社交,真不是因为内向
关注用户
关注用户
关注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