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开创高校党风廉政工作新局面

2015-05-30裴军

中国市场 2015年43期

裴军

[摘 要]高校纪委落实“三转”要求,应以转职能为核心,明确职责、突出主业;以转方式为关键,完善监督机制、改进监督方式;转作风为保障,严于律己、秉公执纪。顺应“十八大”以来新形势和新要求,探索把握高校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规律,创新理念思路,改进方式方法,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把“三转”工作抓实、抓到位,更加科学有效地履行高校纪委职能。

[关键词]高校纪委;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

[DOI]10.13939/j.cnki.zgsc.2015.43.124

2014年5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王岐山在纪检监察机关“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专题研讨班上强调,纪检监察机关要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落实中央纪委二次、三次全会部署,明确职责定位,聚焦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紧紧围绕监督执纪问责,深化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全面提高履职能力。2015年3月以来,王岐山又多次提出要“强化纪律建设”“改进纪律审查方式”,这些重要论述对纪检监察机关深化进一步“三转”、创新工作方式、更好地履职尽责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高校的纪检监察部门担负着党的纪律检查和行政监察职能。目前,高校反腐败工作还面临着严峻的形势,违纪违法案件易发多发,腐败现象还有存在的土壤,个别方面的问题比较突出,高校纪检监察部门面临的压力和任务是前所未有的,高校纪检监察工作更要坚决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履行党章赋予的职责,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聚焦主业厘清职责,强化监督执纪问责,全面提升履职能力,把“三转”的要求落到实处,最终实现机制体制的完善、工作方式方法的改变、工作作风效能的提高。

1 当前高校纪委“三转”工作面临的困难

推进“三转”工作是高校纪检监察部门肩负的重大政治责任和重要工作任务,但由于受多年的惯性思维和工作模式 的影响,高校纪检监察部门在实际贯彻落实“三转”要求过程中,仍面临着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对“三转”工作的认识还有待提高

高校纪委作为高校内党的监督执纪专门部门,维护党的纪律是其根本任务,抓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才是主业。“三转”的实质正是要求纪检监察部门找准职责定位,明确主业主责,把更多的力量调配到“监督执纪问责”的“刀刃”上。但在实际工作中一些主管部门和领导干部依旧习惯于让纪委充当“救火队”的角色,纪委常常陷入“协调变牵头、牵头变主抓、主抓变负责”的怪圈;一些职能部门在推进工作时,也习惯于借力于纪委,不少事务直接下发文件要求纪检监察部门参与,有的甚至拿其当“挡箭牌”,从而导致纪检监察部门既承担不该承担的责任,又无法对要害问题实施有效监管,带来了纪委工作的范围广、战线长、任务多,纪检干部往往处于疲于应付的状态。因职能泛化而造成执纪监督的主业被弱化,聚焦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中心任务不够。如承担了有关基建、后勤、科研管理、人才引进、招聘、職称评定等应由相应职能部门承担的大量业务监管工作,有的甚至还参与跟法定职责毫不相干的考试考务等工作。对高校纪委来说,不去干这些“副业”是“违令”,干了属“越位”,辛辛苦苦干了许多,主业主责反倒没有精力去抓。而一旦出了问题,纪委很容易成为“挡箭牌”和“替罪羊”,“监督员”变成“共同体”,监督执纪问责的工作很难开展。

1.2 工作方式有待更科学

“三转”工作开展以来,纪检部门对一些具体工作是否符合“三转”要求、算不算越位,仍然存在疑惑,所以仍然存在依照老经验、旧方法开展工作的现象。如工作中被动应付多于主动出击;遇到新情况新问题不善于运用新的理论、观念和视角来审视和解决问题;办案手段还比较粗放,新科技手段利用率不高;领导要求参与学校工程建设、物资采购、干部选拔任用考核考察、人事招聘、招生考试等工作无法拒绝,耗费的时间和精力也较多;这些工作的初衷是为了加强对这些重点领域的监督,但结果是从后方监督变成了一线参与,完全没有做到“监督的再监督”“检查的再检查”,存在“不会转”问题。归根结底是仍没有明确自身的职责定位,对于哪些工作可以退出,如何退出这些不该管的工作,仍然缺乏科学有效的措施和方法。

1.3 高校纪检监察干部队伍有待加强

高校纪检监察部门一般内设机构单一,高校纪律委员会成员中只有纪委书记和纪委副书记属专职纪检干部,纪委书记除分管纪委工作外,还往往分管审计、工会、信访等其他部门工作。其他纪委委员均属兼职,兼职的纪委委员大都公务繁忙,无法完全兼顾纪检工作。纪委下设纪委办公室与校监察室合署办公,办公室(监察室)主任由纪委副书记兼任。专职纪检干部人员也较少,往往只有两三人,一旦遇上多人举报的情况,就捉襟见肘,无法应付了。此外,由于高校纪检监察部门不是派驻机构,在贯彻落实“ 三转” 工作中存在信心和劲头不足,“ 闯劲”不够的现象。有的纪检监察干部错误地认为,自己原来参与的一些“中心”工作交出去后,权力小了,说话办事就会失去“话语权”,就会逐渐被边缘化;抓执纪办案容易得罪人,工作中有所顾虑。

2 高校纪委落实“三转”要聚焦主业厘清职责

高校纪检监察部门作为高校内部专门的执纪监督部门,要明确职责,就是要清楚纪检监察部门应该做哪些事情,具有哪些工作任务。具体来说,就是要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和要求,依据党章和行政监察法的规定,围绕校党委中心工作,强化监督和执纪问责。

2.1 思想上要转变观念

一段时间以来,纪检监察工作最突出的问题就是“大包大揽”,覆盖面不断扩大,战线越拉越长,任务越来越多,有的工作甚至逾越了纪检监察职能边界,执纪监督的主业反而被弱化、淡化。高校纪委要从思想上充分认识到中央提出纪律检查工作转职能所对应的监督责任要求,就是严格按照党章、党内法规和行政监察法规定,聚焦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中心任务,进一步明确职责定位,突出执纪监督和查办案件,改变过去“不堪重负”的状况,理清思路,抓好主业。要准确把握中央提出的“当前要以治标为主,为治本赢得时间”的工作思路,理顺当前“治标”和“治本”的关系,抓住反腐败斗争的关键,督促党委落实好主体责任,唯有牵住了“两个责任”这个“牛鼻子”,才能不断深化“三转”,让纪检监察力量从过去“包打天下”的重压下解放出来,回归到监督执纪问责的主业主责上。要通过转职能,攥紧拳头打出去,将力量向“主业”倾斜,集中力量打“老虎”和“苍蝇”,解决从严治党“当务之急”和整风肃纪“燃眉之急”。通过转职能,保持高压态势,发现一起查处一起,使违纪违法者胆战心惊,积小胜为大胜,为“治本”蓄积正能量。通过转职能,持之以恒抓作风,以抓“四风”这个关键点,从以往看似小事的问题抓起,逐步铲除腐败滋生的土壤和温床。

2.2 行动上聚焦主业

高校纪委要明确党章赋予的“三项主要任务”“五项经常性工作”才是纪检工作的“责任田”,要下足工夫,种好自己的“责任田”。要时刻牢记,高校纪检监察组织是监督主体,我们的主要责任就是监督,不能越俎代庖,不能代替其他职能部门履行职责,要把握好职能定位,解决好错位、越位、不到位的问题,把该管的事管住、管好、管到位,把不该管的工作交还给主责部门,对于职责外的工作安排,纪委也要敢于“说不”、善于“说不”,要把基建领域、后勤领域、科研管理领域、人才引进、职称评定等应该由相应职能部门承担的大量业务监管工作交还给相应职能部门。高校纪委要从过程参与中抽出来,站高一层,拓宽视野,可以采取定期抽检、制度控制、流程控制等办法代替原来的“全程参与”执纪监督,切实发挥党内监督专门机关作用。从过去的“眉毛胡子一把抓”转变为“聚指成拳、重点突破”;从过去的“包治百病”转变为“术业有专攻”;从过去哪个位置都管用,转变为只是针对腐败问题的“手术刀”;从过去的“全能型运动员”转变为“高层次的裁判员”,集中精力抓好校内权力内控机制建设,做好监督和执纪问责工作。

2.3 职能上厘清权责

高校纪委要从职能上厘清权责。根据中央文件要求,学校党委承担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纪委承担党风廉政建设监督责任,协助党委加强党风建设和组织协调反腐败工作,督促同级、指导下级明确职责任务。要严格区分专门监督和职能监督、层级监督、政务督查的职责边界,切实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在履职方式上,要有所为、有所不为,做到到位不越位、督促不替代、协调不包办,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集中精力履行好监督和惩戒职责。对属于行业监督、检查、考核等有主管部门负责的工作,纪检监察部门一律不作为成员和联席单位,不参加相关会议,回归“职能部门监督的再监督”本位。

3 高校纪委落实“三转”要强化监督执纪问责

“三转”重要的是科学把握工作规律,改进方式方法,使纪委更加有效地履行监督执纪问责职责。

3.1 强化再监督

一是转变监督理念。按照“防止越位、补上缺位、纠正错位”的思路开展工作,决不能将执法监督等同于执法检查,将效能监察等同于效能建设,将纠风整纪等同于行风管理,避免出现“协调变牵头、牵头变主抓、主抓变负责”的现象。二是改进监督方法。从过去直接参与部门的日常业务检查中摆脱出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督促有关责任部门依法依规履行职责上,决不能越俎代庖,或由监督主体错位为执行主体。对于需要多个部门共同完成的工作任务,要突出组织协调职能,出主意、做方案、破障碍,做到牵头不包办、协调不越位。三是突出监督重点。将工作重心聚焦反腐败斗争,坚持以发现和查处腐败问题为导向,加大案件查办力度,始终保持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要认真落实教育部党组印发的《高等学校领导班子及领导干部深入解决“四风”突出问题有关规定》,敢于瞪眼、敢于红脸。紧紧抓住中秋、国庆等重要节点开展检查,对顶风违纪者发现一起处理一起,点名道姓通报曝光。

3.2 强化严执纪

转方式就是要强化执纪。要结合惩防体系建设和大学章程建设,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和制度创新,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努力形成不想腐、不敢腐、不能腐的长效机制。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是确保群众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的重要途径。要加强廉政风险防控,深入推进“阳光治校”,做到公开示权,采取清单制度,向社会公开各级各类机关部门的权力范围;公开流程,对具体的事项,及时公开办理主体、节点、进度;公开结果,办理结果要向社会公开,以结果公开倒逼权力运行的规范化。要突出查办案件职能,加大惩治腐败力度。落实查办腐败案件以上级纪委领导为主,规范线索管理和处置。当前,高校滋生腐败的土壤依然存在,反腐败形势依然严峻复杂。高校纪委要不辱使命,把惩治腐败放在突出位置。要认真分析研判处置反映党员领导干部的问题线索,加大案件查处力度,坚决遏制腐败蔓延势头。

3.3 强化问责追责

高校纪委要学会使用问责这把“利剑”,加大对滥用权力、失职渎职、决策失误等问题的责任追究力度,对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敢于问责、严于问责、善于问责,责任追究既追究结果,又追究过程,结果问责与行为问责并重;既追究直接责任、具体责任,又追究领导责任,领导问责与具体问责并重。学会把板子打到具体单位和具体责任人身上,才有利于强化问题导向意识,把压力层层传导下去,把工作职责落实下去。要转变执纪问责手段,由过去单一性手段向综合性手段转变。注重综合运用纪律处分、组织处理、诫勉谈话、公开通报、媒体曝光以及下发纪律文书、监察文书等手段进行执纪问责,真正树立纪检监察部门的权威,维护党纪政纪的严肃性。

4 高校纪委落实“三转”要全面提升履职能力

高校纪委既是黨风廉政建设的执行者,也是监督者,双重任务要求纪检监察干部要高标准、严要求、带头执行党的政治、组织、财经和生活纪律。

4.1 要坚定理想信念

习近平总书记对纪检监察干部提出忠诚可靠、服务人民、刚正不阿、秉公执纪的要求,纪检监察干部要牢记使命,不负重托,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党性观念,严守工作纪律,做到政治坚定、自身过硬。对党忠诚是对纪检监察干部最根本的政治要求。要自觉加强政治修养,做到信念坚定、头脑清醒、立场坚定,始终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定反腐败必胜的信心和决心。高校是意识形态领域重要阵地,要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要严肃查处违反政治纪律行为,坚决维护中央权威,确保中央政令畅通。要加强对党的组织纪律、工作纪律、生活纪律等各项纪律的执纪监督,增强党员干部组织纪律性。

4.2 要加强党性修养

打铁还需自身硬,正人先正己。纪检监察干部必须带头改进作风,秉公执纪、严于律己,始终保持锐意进取的精神状态,坚守责任担当,敢于较真,求真务实,刚直不阿。品行操守是一个人的精神灵魂,作为直接与腐败作斗争、奋战在反腐败斗争一线的纪检监察干部,只有培植良好的品行操守,才能担当监督别人的重任,在反腐防腐工作中才能有公信力,在监督工作中才能有权威性。要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对照“为民、务实、清廉”要求,敢于责任担当、严格自律,切实做到“三严三实”,用铁的纪律打造一支纪检监察干部队伍。

4.3 要强化能力素质

按照“探索实现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加强纪检监察队伍专业化建设。着力提高纪检监察干部的政策理论水平和业务素质,进一步增强突破疑难复杂案件的能力。当前,腐败的形式、手段和领域都在发生变化,信息技术含量不断增高,反腐败传统手段的不足正在显现。如何适应这种变化,是必须面对的考验和挑战。比如,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微博、微信等新媒体、自媒体迅速成长,信息传播的方式更加便捷、速度更快、影响更大。这就要求纪检干部对各类新媒体、自媒体不仅要会用,还要善用,既善于从自媒体中发现线索,还要善于利用自媒体平台做好廉政宣传,引导社会风尚。

高校纪委推进“ 三转”工作既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章,履行纪委监督责任的必然要求,也是创新高校反腐败体制机制的必然要求。转职能是核心,转方式是关键,转作风是保障,高校纪检监察工作要积极顺应“十八大”以来新形势和新要求,探索把握高校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规律,创新理念思路,改进方式方法,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把“三转”工作抓实、抓到位,更加科学有效地履行高校纪委职能,不断开创高校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中共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J].求是,2013(12).

[2]侯长安.深入推进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N].中国纪检监察报,2014-02-11.

[3]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