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论电力企业财务经营状况监管预警机制的构建

2015-05-30蒋莹艳

中国市场 2015年44期
关键词:电力企业财务

蒋莹艳

[摘 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电力企业改革也在不断深入,电力企业在市场中的参与度大大提升,这时电力企业的财务状况自然而然就受到了更多方面的关注。财务经营状况是直接反映过去一段时间的经营状况,它能为企业长远发展规划提供准确而可靠的理论依据。以前单一的电力企业的财务状况评价方法,是无法满足现在市场环境对电力企业财务经营的监管需要,因此,要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适合目前市场环境的电力企业财务情况的监管预警机制。

[关键词]电力企业;财务;监管预警机制

[DOI]10.13939/j.cnki.zgsc.2015.44.129

随着社会的进步,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每家企业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寻求自己的发展地位,在如此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有效地做好财务方面的监管、预警、防范已经成为每一家企业的重要工作。财务运营的好坏直接影响企业的发展。

1 电力企业财务经营状况监管构建预警机制的重要性

每一家企业都有自己的企业预警系统,而财务风险预警机制则是企业预警系统中尤为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对维护财务正常经营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财务风险预警机制主要是运用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充分实现对数据化管理的目标,通过完善的数据系统对相关的财务数据进行分析,从而对企业经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警示,对潜在的财务风险进行实时的监管,防止企业在日常经营中偏离正确的运营轨道。它可以为电力企业长期发展提供准确性较高的理论依据,也可以为企业有关的利益形成无形的保障,有了财务风险预警机制可以提前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可以使电力企业减少经济损失。因此,在目前市场环境中,建立一套完善且行之有效的财务风险预警机制是十分必要的。

2 电力企业财务经营状况监管预警内容分析

2.1 我国电力需求和供应

我国是用电大国,近几年,在电力需求方面,通过国家宏观调控的效果已出现成效,电力消费回升势头加快,尤其是第三产业和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逐渐增长,工业用电也在增长,这样就带动了全社会用电加速提升。

從用电规模角度来分析,2012年全国社会用电量比2011年用电量增长15.1%,增速比2011年上升了8.3个百分点,可以看出我国用电量在大幅度的增长,用电规模也在不断扩大。从社会用电结构角度来看,2012年第一产业的用电量占全部电力消费的2.62%,第二产业用电量占全部电力消费的75.1%,第三产业用电量占全部电力消费的11.2%,居民用电量占全部电力消费的11.08%。与2011年相比,第一产业用电提高了0.0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下降了1.2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提高了0.8个百分点,居民用电量提高了0.54个百分点。从国家电力网提供的这些数据,我们可以看到我国电力消费的增长速度还是很快的,而且电力消费增长加速也会持续一个阶段。

2.2 我国目前监管预警指标不完善

目前,我国针对电力企业还没有一套完整可行的监管预警指标,现在普遍用的均是财务状况评价指标体系来对电力企业经营状况进行分析评价,用来起到监管的目的。然而,目前我国的财务评价指标体系,由于自身设置及电力行业的特殊性,不能及时、科学地反映电力企业的财务运营状况。这是因为,首先,我国电力企业以往的财务指标体系主要是以“资产经营考核”为依据具体实施的,这样的财务指标不可能完全反映出企业财务状况质量。其次,提供的经济信息很单一,不重视非财务指标对财务指标的影响,例如:技术经济性指标对财务指标的影响,最后,指标体系设置不合理、部分评价指标罗列重复。

3 电力企业财务经营状况监管预警机制的构成内容

3.1 预警分析机制

作为一个国有的电力企业,财务风险应作为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因此应该把财务风险预警分析工作排在首要位置。要有专门并且是专业的人员对财务经营状况进行实时监管,还要对其进行科学仔细的分析,这样可以为日后制定财务风险监管规划提供科学有效的理论依据。财务经营状况监管预警的主体是人,所以电力企业财务监管预警主体要由熟悉企业管理业务、并有专业知识和技术的管理人员组成,而且,财务经营状况预警机构要独立开展工作,但不能影响电力企业的经营过程,它只是对企业最高管理者负责。

3.2 财务信息收集和传递机制

只有能够早期发现电力企业可能发生的财务危机,才能做到良好的财务风险预警分析。所以,为了预先防范财务风险的发生,就要建立大量的财务数据,在对建立大量资料系统分析的基础上,抓住每一个相关的财务风险征兆,并对这些财力风险征兆进行解决。主要资料有:内部数据和外部市场,行业等数据。而且要使这个系统具有共用性,不仅财务人员可以提供信息,还包括其他渠道的信息。有了财务信息还要进行有效的传递,这样才会使财务经营状况监管预警系统得到有效的工作。

3.3 财务风险分析机制

有效的风险分析机制是电力企业财务经营状况监管预警机制的关键,通过分析可以快速排除对财务影响小的风险,这样就可以将主要精力放在对财务影响大的风险上。对财务影响大的风险进行重点研究并分析出风险的原因,然后评估其可能造成的损失。当风险的原因分析出结论后,就可以对症下药,采取相应的措施了。为了让分析结果具有较高的真实性,没有任何外来主观意见,就要求从事该工作的部门或个人有着高度的独立性。

3.4 财务风险处理机制

当电力企业财务风险分析出结论后,就应马上制定相应的预防、转化措施,尽最大可能减少风险给电力企业带来的损失。企业财务风险预警制度如果想有效运作,就需要有正确、及时并且适合企业所需的各种管理咨询系统,能够提供及时完整的经营结果数据,供经营者来与财务指标数据做比较。当有超出或低于指标数据的情形发生时,就表明企业财务经营状况出现了风险,经营者就要趁早做出防范,来防止财务的恶化。

3.5 事先转移财务风险

电力企业在不违反国家规定的财务制度的前提条件下,可以在记账中尽量少计收入或是资产,而多计负债和费用,这对电力企业日常经营中财务风险可能发生的损失有一定的缓冲作用。这样可以有效地防止电力企业在遇到大的风险时面临关门,也可以实现企业持续发展的目标。

4 电力企业财务经营状况监管预警机制构建的步骤

4.1 确定企业财务风险

通过电力企业经营的主体活动,仔细分析企业所处的环境,然后依据以前的经验和专业知识,对无利企业发展所出现的情况进行详细分析,及时防范企业发展的财务风险,并找出风险产生的原因。最后通过财务报表,来判定电力企业在正常情况下产生风险的大小。通过财务风险的准确描述可以预测这些风险有可能给电力企业带来的损失大小。

4.2 用可靠性高的风险作为预警指标

电力企业在分析财务风险时,要选一些可靠性高的财务风险作为预警指标,这些指标可以参考以往电力企业运营中产生的历史数据、市场和同行业的有效数据。也可以出于电力行业的特殊性,用能反映企业现金状况、债务情况以及赢利状况等方面、可靠性较高的财务风险来当预警指标,将选定的指标汇成系统的指标体系,利用这些指标体系对电力企业财务风险进行准确预测。

4.3 确定预警机制监管人员

由于财务风险预警机制是企业风险系统主要的组成部分,所以电力企业构建监管财务经营状况预警机制必须是由专业性强的人或部门组成,并且要求各部门或是各成员之间能实现有效的沟通,各部分在财务风险预警中都能充分发挥各自的作用,这样可以高效提高财务经营状况监管的效率和质量,还可以让各部门通过共同监管财务经营状况对预警机制提出制定和修改意见,从而为电力企业的长远发展提供保障。

5 結 论

构建一个有效的并能适用电力企业的财务经营状况监管预警机制,无论从哪方面看都是十分必要的。电力企业的经营者能够在财务危机出现的最初阶段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防范,投资者也可以在发现企业财务危机时及时做出判断,以免造成更大的损失。

参考文献:

[1]史立新.中国电力财务监管中的信息报送[J].技术经济与管理,2010(3).

[2]孟杰,周鹤.试论企业建立财务危机预警机制的必要性[J].发展,2012(11):80,94.

[3]宁杰.对构建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机制的相关探讨[J].中国总会计师,2013(5):78-79.

猜你喜欢

电力企业财务
财务重述、董事长更换与审计师变更
浅谈财务舞弊与防范
欲望不控制,财务不自由
基于新形势下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
电力企业物资管理模式探讨
水利财务
关于电力企业生产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应用
对电力企业管理信息化的探讨
关于电力企业档案管理之创新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