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生晓梦迷蝴蝶
2015-05-30宋晴
宋晴
“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庄子梦蝶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蝴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此谓之“庄周梦蝶”。正是这一典故,让我知道了庄子其人。许是思维愚钝,初时我很难理解庄子因为一场梦纠结迷惑不已的行为。后经多番体悟考量,方才为之大为钦佩。庄子的体道人生,实为一种艺术的人生。
【关键词】庄子 无为 梦蝶
于丹曾在采访中说:“庄子对我来说,不是一种学问,而是一种活法,圣贤能让我们活得更通透。”这话我极为赞同。庄子曾做过漆园吏,一生穷困潦倒,却鄙弃荣华富贵、权势名利,力图在乱世保持独立的人格,追求逍遥无恃的精神自由。他看破功名,不屑利禄,甚至对于死亡,他也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可以说,他的所作所为,令人瞠目结舌,却又不得不让人拍案叫绝。如果我们称孔子为“圣人”的话,那么庄子就应该称为“神人”了。
在我看来,庄子是最早的愤青,也是最早的小资。他的愤青在于他的“无为”,他的小资在于他的“梦蝶”。 因为看破,所以无为。与其在那个污浊的世道中,苟延残喘的保持着“洁白的官袍”,不如脱去,转身逍遥。与其在一张张面具后穿梭,不如投身自然,清风明月。因为大自然的真,让你可以看到内心最深处的黑。无论是皇帝还是乞丐,是圣人还是地痞,没有人是真正的超脱的。在一声声的冠冕堂皇的论述中,庄子选择掩耳闭眼,情愿做一场化蝶的美梦。
现实太强,强到凭一己之力根本就是蜉蝣撼树,没有什么意义。所以庄子要选择圈地而活,唯心而活。世人哭泣,他偏笑。很多人不懂他为何“鼓盆而歌,送妻升遐”,在我看来,他不是冷血,比起那些妻子死时悲伤恸哭,尸骨未寒却另结新欢的人不知要真实上多少倍,死者已矣,只要把她放在心里,哭泣或欢笑又有何区别。
庄子认为,真正的仁人志士,不怕生活上的贫困,怕的是精神上的潦倒。一个人可以困窘于贫困,但他的内心是否真正在乎这种贫困,他对于一个利字看得究竟有多重,这就决定了他面对贫困的态度。所以,他只说自己贫穷,却从不承认自己潦倒,他的骨子里有种傲气,不愿被束缚。放到现在,庄子绝对是那种站在楼顶,放盘CD,一边远眺,一边品酒的小资。他有属于自己的世界,在他的世界里,没有什么遮掩,你可以知道鱼的快乐,蝶的飞舞。在他的世界里,没有谁是谁的主宰,只有自顾自的逍遥。放歌也好,遨游也好,没有人可以阻止,也没有什么可以限制。无论是用葫芦游海,还是化蝶飞舞,都无所谓。
曾经觉得庄子很颓废,没有目标,没有激情,却在看到一句话时豁然开朗,“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原来只有庄子才能看到那极致的美,看到那刹那的芳华绝代。我们总是自缚于所谓的目标和理想,总是拼搏与所谓的将来和荣耀。却不料,最蓝的天空就在头顶,只是我们困于自缚,从不抬头;却不料,最亮的光芒就在身后,只是我们忙于拼搏,未曾回首。
文如其人,庄子的文章同样令人竟然。首先,其文章结构很奇特,看起来并不严密,常常突兀而来,行所欲行,止所欲止,汪洋恣肆,变化无端,有时似乎不相关,任意跳荡起落,但思想却能一线贯穿。句式也富于变化,或顺或倒,或长或短,更加之词汇丰富,描写细致,又常常不规则地押韵,显得极富表现力,极有独创性。再者,庄子文字汪洋恣肆,意象雄浑飞越,想象奇特丰富,情致滋润旷达,给人以超凡脱俗与崇高美妙的感受,仿若置身于一个奇特的世界。或许,在一些人看来他的文章皆是一些谬悠之说,荒唐之言,无端涯之词,即 “意出尘外,怪生笔端”,我只能说那只能说明他们只得其表面,却没领会其间蕴含着的超凡的大智慧。
以其代表作《庄子》来说,“寓真于诞,寓实于玄”是其主要特征。《庄子》哲学思想博大精深,深奥玄妙,具有高深莫测、不可捉摸的神秘色彩。同时,庄子以其丰富的寓言和奇崛的想象,构成了瑰伟淑诡的艺术境界,具有散文诗般的艺术效果,它常以寓言代替哲学观点的阐述,用比喻、象征的手法代替逻辑推理的论述。“庄子文看似胡说乱说,骨里却尽有分数。”刘熙载如是说。
与此同时,《庄子》讲求万物合一,逍遥自适,本意是要求人需有自我意识,呼唤人类的本真与纯洁,为人性的本真自由的逍遥,顺自然容万物,坚守自我的原则,既然明白大道又能保持自我高尚之本性人格,即为“得道之人”,逍遥是思想之无极,人的本性的自由舒展,是赤子之心的保留,在恶劣的环境下,对真和美的呼唤,是利万物顺自然的纯本追求。这便显示出庄子其人 “天人合一”和“逍遥无为”的思想主张。
结束语:庄子其人,逍遥洒脱,庄子其文,亦是恣肆奇特。人如其文,文映其人,庄子潇洒逍遥的人生着实令人艳羡不已。庄周化蝶,飞于蓝天,傲视身后。无为,却俯视大地,看破尘埃。此乃庄子可羡可敬之真性情也。
【参考文献】
[1] 陈鼓应. 庄子今注今译[M]. 中华书局, 1983.
[2] 曹础基. 庄子浅注(修订重排本)[M]. 402. 中华书局, 2007-3-1.
[3] 陈继儒. 小窗幽记[M]. 李竹君.1. 华夏出版社, 2006-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