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90后”高校学生干部培养工作研究

2015-05-30王广旭

求知导刊 2015年5期
关键词:高校学生干部同学

王广旭

摘 要:高校学生干部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是高校教学、管理、服务等职能得以充分发挥的基层实施者。加强高校学生干部的培养,对于维护校园安全稳定,培育优良学风、校风,创建和谐育人环境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文章以“90后”学生干部为研究对象,结合其成长的时代特征及表现出的独特个性,在进行详细分析和论证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90后”学生干部培养工作的主要对策。

关键词:高等学校;干部培养;“90后”学生干部

胡锦涛同志早在2006年就已对如何加强高校学生干部培养工作作了如下批示:“重视并加强对高校学生干部的培训和实践训练是一件有深远意义的事情,要注意总结各地行之有效的经验,引导一大批的优秀学生干部健康成才”[1]。高校应该努力打造一支在实践中培养、成长起来的具备坚定政治素养、学习能力强、富有责任感和创新意识的高素质、强组织战斗力的学生干部队伍。

一、培养高校学生干部的重要意义及作用

1.培养高校学生干部的重要意义

第一,加强高等学校学生干部的培养,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新时期的高校学生干部是祖国的未来,是国家的希望,作为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肩负着振兴中华的历史重任。政治立场坚定、适应能力强、富有责任感的高校学生干部,步入社会后必将能够在各自的行业领域,带动更多的人加入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队伍当中[2]。第二,加强高等学校学生干部的培养,有利于促进高校的良性健康发展。学生干部作为高校师生间的桥梁,在和谐校园的构建中起着榜样示范作用。充分发挥学生干部在联系、团结、帮助同学等方面的优势,不仅能带动广大同学共同营造和谐校园及良好的育人环境,更能为高校的健康、快速发展提供一定的人力、智力支持。第三,加强高校学生干部的培养,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就业储备力。实践证实,担任学生干部的层次对毕业生获得就业机会及以后的工作前景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

2.培养高校学生干部的重要作用

第一,学生干部在高等学校的学风和校风建设中具有模范带头作用。高校学生干部是大学生中的优秀分子、排头兵,具有学生和干部的双重身份,是联系师生的纽带和桥梁。通过学生干部把师生在教学中的意见、建议,进行有效的互动、反馈,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教学效果,推进学风建设。同时,学生干部在集体中开展工作时所展现的积极热情、以身作则、力争向上的精神品质,不仅能够向身边同学传递满满的青春正能量,还能够鼓舞、感染、教育身边同学,对优良校风的形成及维持具有重要作用。第二,学生干部是高等学校安全维稳工作的得力助手。学生干部是高校规章制度的践行者和维护者,能够充分认识到校园安全、稳定、团结的重要性,帮助学生工作管理者对广大学生进行校规校纪宣传,加强自我安全防范教育。为维护高校安全稳定,构建和谐校园做出积极贡献。

二、“90后”高校学生干部的现状及问题

“90后”高校学生干部成长于我国的社会转型时期,具有明显的时代个性和特征。他们中的大部分有远大理想和抱负,并不像社会上所声讨的那样是“堕落的一代”。然而,在他们身上同样也存在着符合时代背景的诸多问题,主要体现在政治思想、决策行动和自身性格等方面。

1.思想上不够先进,角色定位不准确

一方面,高校学生干部学习党团理论的氛围不够浓厚,政治觉悟、理论素养和政治敏感性有待提高。对于普通学生的思想动态不能很好地把握并及时反馈给思想政治老师。部分学生干部自律意识淡薄,违反校规校纪的情况时有发生。另一方面,由于家庭经济状况、成长环境、社会风气等因素的影响,部分“90后”的学生干部过分强调以自我为中心,在被选拔为学生干部后,不能准确地对自身进行定位。

2.行动上不够积极,工作方法少创新

学生干部不仅是团学老师、辅导员、班主任的得力助手,更是校园文化活动的策划者、组织者和执行者。工作主动、积极、富有激情、善于创新是其必不可少的品质。然而,部分“90后”学生干部在开展工作时过分依赖组织安排,缺乏工作激情,主动性不高,没有做好“上情下达”或者“下情上达”的工作。与此同时,当下很多高校的部分学生干部工作过于死板,既不主动思考又没有创新意识,只起到了一个“喊话筒”的作用[3]。

3.性格上不够坚强,同学关系难和谐

“90后”学生干部多数来自独生子女家庭,成长环境的优越,造成他们大多缺乏独立行事和自我调节的能力。有些学生干部心理较为脆弱,在工作当中有畏难情绪,遇到困难和挫折时,不能正确地应对和处理,极易产生自卑或者自负心理。由于学生干部要花费大部分精力在学生工作上,导致他们与同学交流的机会相对较少,加之自我调整能力薄弱,再或多或少的存在一些自负、自卑、猜疑等人际交往障碍,势必会影响工作的正常开展,进而导致同学关系紧张。

三、加强“90后”学生干部培养的主要对策

1.以构建学习型组织为契机,从思想上加强学生干部队伍建设

理论是行动的指南,自身的政治思想素质和理论水平,是学生干部开展日常工作的基础[4]。辅导员在学生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应通过开展主题团日活动、党员民主生活会、党校团校培训等活动,强化学生干部对构建学习型组织重要意义的认知,加深学生干部对创建学习型组织内涵的了解,从而通过组织多种形式的主题教育活动,丰富内涵,拓宽视野,从而加强学生干部的爱国主义教育,牢固树立其服务同学、做好老师得力助手的意识,知行统一,打造一支思想过硬、执行力强、富有责任、勇于创新的学生干部队伍。

2.以干部培训为基础,提升学生干部的业务能力及其综合素质

高校学生干部工作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贯彻与落实情况[5]。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对高校学生干部进行培训,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干部的工作能力,更能提升其工作的积极性。辅导员老师应根据学生干部队伍的实际情况,按年级和任职岗位进行差异化培训,培训方式除了常规性的理论学习外,还应注重与考察调研、社会实践、顶岗实习、经验交流等形式相结合。培训的内容应着重放在服务意识、奉献精神、社交礼仪、文书写作、团队协作、组织协调、多媒体运用及抗压抗挫能力等方面。

参考文献:

[1]周强同志在全国加强高校学生干部培养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EB/OL].http://www.gqt.org.cn/documents/ccylspeech/200612/t20061205_ 3976.htm.

[2]韩 亮.浅谈高校学生干部培养的重要性[J].科技信息,2014(07): 84.

[3]白雅芬.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干部培养现状及对策[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13(06):101—102.

[4]邹 俊.“90后”高校学生干部激励管理探索与实践——基于三种需求理论的视角[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5):159.

[5]朱志伟.浅析新时期高校学生干部培养工作[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10):191—192.

(作者单位:广东海洋大学)

猜你喜欢

高校学生干部同学
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及作用发挥探索
高校学生意外伤害事件应对与处理
帮助同学
奇怪的新同学
同学会上的残酷真相
小议高校学生违纪处分制度
关于高校学生工作的思考
干部任免
干部任免
应接不暇 骑虎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