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人参为什么不行

2015-05-30

新传奇 2015年48期
关键词:保健食品保健品人参

不同于韩国,中国人将人参当作一种奢侈品,而非日常消费品,“买回来就是当作高档礼品送人,而不是自己吃。”这种情景曾被业内人士拿来调侃,“其他行业都是企业宣传产品多么高档,而人参行业正好相反,拼命要降低产品的档次来吸引消费者。”

为什么中国是人参产量大国,却不是产业大国?

这是冯家被人问及频率最高的问题。作为全国人参大省——吉林省的参业协会副会长,这个问题由他回答再合适不过。

然而,冯家却感到为难。

转型

在中国,素有“百草之王”称号的人参,可记载应用历史已超过4000年。这种药用价值极高的草本植物,在历朝历代都被当作贡品敬献皇室,民间甚至将其奉为神物。

新中国成立后的前34年(1949-1983)间,中国的人参种植业得到稳步发展。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在市场需求的刺激下,全国各人参主产区掀起了种参高潮,人参种植面积和产量翻倍增长。但此后十年间,因产量激增而带来的供需矛盾爆发,人参市场走向低迷。

吉林省参茸办公室主任孙振天称,这次危机确实给吉林内部带来了很大震撼,也迫使吉林下定决心调整人参产业发展思路,“调整的方向就是走出以往盲目扩大种植的怪圈,根据市场需求合理调控人参种植。”

但上世纪90年代那场近乎疯狂的人参种植潮带来的影响依然深远,全国各人参主产区仍然面临着艰难的处境,人参产业发展几乎停滞。

2005年,吉林成立人参资源整合开发工作推进组办公室,谋求产业转型。

和此前的政策调整不同,吉林将此次的转型方向明确为人参产品加工。“就是从最原始的人参种植变成人参加工,实现产业升级。”困扰

得益于一系列政策利好,一批涉足人参市场的企业开始进驻吉林东部的主要人参产区。彼时,因国家政策限制,人参只能作为中药材的一种用于药品制造。

但综合性药物制造所需的人参成分并不多,而单纯的人参药物尚处于开发阶段,人参市场的消费需求并未显著提升。产业发展没有达到最初的设想,产业升级也不如预期。

在冯家看来,这种现象并非市场定位所致,而是政策所困。

中国在上世纪90年代前曾允许部分人参制品当作食品销售,但2002年颁布的《关于进一步规范保健食品原料管理的通知》将人参列入保健食品名单,规定凡是以人参为原料的制品,不能办理食品生产许可证。 “这使得中国人参产业在市场和产品开发上都受到很大限制。”冯家说,这正是韩国人参产业和中国最大的区别。

吉林农业大学教授许永华称,韩国人参产业发展的重点就是人参食品,已开发出400多种产品,该国90%以上的人参是以食品形式消费掉。

“食品需求肯定要大于药品,一旦人参食品产业发展起来了,整个人参行业就不用担心了。”许永华说。

为打破这种困局,2012年9月,卫生部正式批准人参(人工种植)为新资源食品,人参被允许进入食品领域。该政策的出台使得中国人参产业发展进入一个崭新阶段,众多企业开始涌入人参食品领域。

误解

在卫生部正式放开“药食同源”政策的十年前,《关于进一步规范保健食品原料管理的通知》已经将人参列入保健食品原料名单,也就是说人参可以制成保健品。彼时,市场也曾出现过一股“骚动”。

一些药企曾信心满满地涉足人参保健品领域,但市场效果并不好。相比药品,消费者对保健品的购买欲望并不强,且多数情况下取决于产品的知名度。

“由于很多企业的欺骗行为,导致中国消费者对保健品恨之入骨,总觉得都是骗人的。”上述官员说,这给人参保健品产业发展带来了极大负面影响。

也正因此,人参在保健品领域的应用并不普遍,人参保健品市场也始终不温不火。反观韩国,其最为人熟知的人参品牌“正官庄”就是以保健品和药品见长,在全球拥有极大销量。

“消费者的这种误解并不是对某一产品的误解,而是对人参的误解。”孙振天说,人参因强大的功效长期用于药物之中,这导致中国人普遍认为人参太补,不易多吃,“但那些都是生长上百年的野山参,而现在的人参都是人工种植,只有6年的生长期,两者的功效怎么会一样呢?”

冯家直言,这种误解导致中国人将人参当作一种奢侈品,而非日常消费品,“买回来就是当作高档礼品送人,而不是自己吃。”这种情景曾被业内人士拿来调侃,“其他行业都是企业宣传产品多么高档,而人参行业正好相反,拼命要降低产品的档次来吸引消费者。”

正是因此,许多企业都对人参市场存在疑虑。

“如何消除消费者对人参的误解是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如果中国消费者的观念改变不了,人参产业就永远不可能真正做大做强。”孙振天说。

对手

在全球人参市场,韩国和中国常被拿来比较,也一直在明争暗斗。双方的“交战”从人参发源地延伸到人参产业,乃至全球市场的争夺。“但中国在这场交锋中始终处于劣势。”许永华说。

韩国早在一百年前就出台了红参管理法规。崔永锡说,韩国有很多扶持人参产业发展的规定,还把高丽参当作国礼,提高高丽参在国际上的形象。

利用资金、技术和品牌优势,韩国已初步掌握了国际人参产业定价权,在国际市场占据重要地位。

而中国目前却没有能与“正官庄”抗衡的企业。

“一个强大的品牌对于产业发展有很大带动作用,中国的品牌意识确实不如韩国。”孙振天说,这给中国人参“走出去”带来极大影响。

(《瞭望东方周刊》2015年第45期)

猜你喜欢

保健食品保健品人参
保健品知识ABC
水中人参话鳅鱼
口耳相传的“保健品”可不敢乱吃
保健品“网上忽悠术”揭秘
保健食品说荞麦
清爽可口的“水中人参”
减肥类保健食品中25种非法添加化学物质的UPLC-DAD快速筛查
最适合胖人去脂减肥的保健食品
今年过节你买保健品了吗
胡萝卜为什么被称为“小人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