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同义复用现象
2015-05-30俞海燕
俞海燕
同义复用,是指意义相同的两个字或词语连在一起使用,表示同一概念或同一个事物,这在古汉语中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词汇现象。语言学者老早就关注到了这种语言现象,其中唐朝的孙颖达在《左传正义》里将其称为“重言”或“复语”,而清朝的顾炎武、王引之、俞樾和近代的刘师培等人都在各自的著述中,列举分析了不少同义复词的例子,为现代人研究这种语言现象提供了有力的参考保证。
其实,这种同义复用的现象在文言文学习和高考复习中处处可见,如,“攻伐”“诛杀”“庠序”“佯装”“耿介”“崔嵬”“鄙陋”等。在教学中,教师一般很少正式提及,所以学生有陌生感。但是,同义复用现象在文言文中出现的频率比较高,如果不引起注意,对它就不会有透彻的理解,那么阅读时就不可能很好地领会意思,翻译时也就不可能准确了。
一、熟悉基本,选取其一;邻字帮衬,以易译难
(一)两字构成最常见:同义复用词,顾名思义,构成这个词的两个语素是同义或近义的,呈现形式多是双音节的词。例如,李桢《六国论》中的句子“其溺于攻伐,习于虞诈,强食而弱肉者,视秦无异也”中的“攻伐”一词就是同义复用词,“攻”是“攻打”的意思,“伐”是“进攻”的意思,两个语素意思是相近的,翻译如下:“他们沉溺于武力攻打,习惯于尔虞我诈,弱肉强食,这与秦国相比没有什么不同。”
(二)两字都是同一个意思:同义复用,两个语素构成的词,无论哪一个用在句子里,都表示相同的一个意思,在翻译时任取其一进行解释就可以了。当然,比较好的方法就是用简单的那个字对难的那个字进行解释。例如,《寡人之于国也》中的句子“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中的“庠序”二字都是指地方学校,取其中任何一个字的解释就可以了,翻译如下:“恭恭敬敬地办好各级学校,反复地用孝顺父母、敬爱兄长的大道理来开导他们,头发花白的老人就不会在道路上背负着、头顶着东西了。”
二、学会比较,区分古今;通假现象,左右关注
(一)从与现代汉语加以比较来看:同义复用,两个同义语素构成的词里,其中的一个语素,它的意义在现代汉语里虽然还有,但已然不经常使用,或与现代汉语的语义相差甚远,或在现代汉语里已经不用。例如, 《木兰辞》中的句子“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中的“扶将”二字,“扶”的意思一目了然,可“将”的“扶持”之意在现代汉语中已经不用了,翻译如下:“爹娘听说女儿来了,互相搀扶着到城外迎接她。”
(二)从与誊抄听写的失误来看:同义复用,两个语素构成的词里有时可能还有通假字。即使在不知道通假的情况下,也是可以用前一个字或后一个字来对难的那个字进行解释说明的。例如,苏轼的《教战守策》中的句子“秋冬之隙,致民田猎以讲武”中的“田”通“畋”,同时用相对简单的“猎”字来对相对难一点的“田”进行解释就可以了,翻译如下:“秋冬农闲的时候,召集人民打猎借此教练武事。”
三、结构对举,巧中取义;莫忘语境,虚词如是
(一)从句子结构上来看:同义语素的词有时还可插入另两个同义或近义的词语里,构成短语。例如,《过秦论》中的句子“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橹”中的“亡”“北”同义,都是“战败逃跑的士兵”的意思,“追”“逐”也同义,都是“追击”的意思,翻译如下:“追击逃走的败兵,杀得败军横尸百万,流淌的血水竟能使盾牌浮起来。”
(二)从词性的角度来看:连用的同义词可以是实词,也可以是虚词,如,“唯独”“此其”“比及”“已而”“遂乃”等。语言结构相同或相似的词句会构成对文,其对应位置上词语的用法往往相同或相似,由此,可推断出对应位置的疑难虚词的用法。例如,贾谊《过秦论》中的句子“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中的“因利”和“乘便”就是同义复用,“因”和“乘”处于对应的位置,“乘”是介词“趁着”的意思,由此可推断“因”也是这个意思,此句中的“利”和“便”也是同义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