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润物无声,教育无痕

2015-05-30刘恩樵

莫愁·家教与成才 2015年5期
关键词:外派家务整理

刘恩樵

刘恩樵,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江苏省中小学德育先进工作者,苏州市学科带头人,发表文章百余篇,出版个人文集共8部。

儿子刘畅,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项目管理硕士毕业。

有一种教育叫无痕教育,意思是说,将教育的目的与意图隐藏起来,通过间接、暗示或者迂回的策略,对受教育者施加教育的一种方式。它既是一种教育理念,也是一种教育方法,更是一种教育的美学境界。让学习在自觉中发生,就是体现无痕教育的基本精神。作为一位教师父亲,在儿子小的时候,我对他的早期教育就是采取了这样的策略,儿子在生命起始阶段的学习行为,就是在不知不觉中进行的。

玩耍中有学习

喜欢做游戏是孩子的天性。我利用孩子的这个特点,开发身边的游戏素材,融进教育的意图,让儿子在娱乐般的玩耍中学习。

儿子3岁时,我与他在床上玩扑克牌的游戏。我将全副扑克牌散乱地撒落在床上,给他做个示范,挑选出所有红色的牌。然后,就全由我来“指令”他了。我让他挑选出所有黑色的牌,挑选出所有带花人的牌,挑选出所有红桃的牌,挑选出所有是“10”的牌等,也让他将所有方块的牌按照从A到K的顺序排列,还让他根据我给出的条件与我一起出牌,比如,将所有的牌分成两堆,他一堆,我一堆,我出一张花人,也让他出一张花人,我出一张“7”的牌,也让他出一张“7”的牌。如此这般,扑克牌在我与儿子的面前展开了一个丰富多变的世界,而这样的游戏开发了孩子的智力,建立了他最初的规则意识、分类意识与标准意识。

儿子上一年级时,我与他玩“笑不笑由你”的游戏。初夏的傍晚,一家三口围坐在门前小院里的桌子边。我裁了许多纸条,和妻子一起动手在纸条上画着各种各样的简笔画,再辅助一些简单的文字,主要是三个方面的内容,即人名、地名、干什么,然后让儿子从每一个部分抽出一张纸条拼成一句话。游戏就这样开始了。稀奇荒唐的事出现了,怎能不笑?你听:王兵在锅膛里结婚;马阿姨在大海里生孩子;爸爸在马桶里哭;王老师在煤气罐里踢足球;徐大哥在老鼠洞里开飞机……儿子笑得捂着肚子直不起腰来。每三张纸条放在一起,就是一个奇妙的想象,就是一阵疯笑。这样的一个傍晚,这样的一个游戏,让儿子的想象力开始发芽。

在二年级的暑假里,为了让儿子复习课本上的生字词,我与他玩“盲目认字”的游戏。儿子拿出小学第四册语文课本,我闭着眼睛,趴在床上,让他把生字表上的字,自认为最难的、容易错的、不好认的都写在我背上,由我来猜是什么字。有时,为了增强儿子的印象,我故意装着猜不出来,让他再写一遍。我还倒过来,让儿子学我的样子,由我在他背上写字,每猜出一个字,他都很高兴。不知不觉中,儿子把生字词认认真真地复习了一遍。

家务中受教育

我的兄弟姐妹有七个。小时候,父亲常年在海上做渔业捕捞的工作,很少在家,许多家务事,比如挑水、扫庭院、挑菜喂猪、推碾磨面等,都由我们几个大的兄弟来做,有时母亲事情多,煮饭的事情我也帮着做。做家务,为我的童年生活留下了难忘的记忆。

我一直觉得,让孩子学着做家务就是一种无痕的教育,它对培养孩子吃苦耐劳的精神、知晓感恩的品质、懂事明理的性格、善于生活的智慧等都有着很大的综合效应。因此,儿子两岁多时,我们就慢慢引导他做“家务”了。比如,拧开水龙头,往杯子里倒水,擦干净不小心弄脏的物品等。他稍大些后,做家务就成了习以为常的份内事,他也从中得到熏陶,受到教育,得到锻炼。

在让儿子学会做家务中,我们的方法主要有三类:

一是搞承包培养责任感。根据儿子不同的年龄阶段,我们给他承包不同的家庭事务。比如,他3岁时,让他承包了如下家务:每天饭后将自己的碗筷送到厨房水池里;整理自己的床铺与衣服;周末帮助妈妈洗衣服。到他5岁时,承包的家务有:周末饭后收拾碗筷;整理自己的书包与书桌;帮助购物等。每一次承包时,我们都事先商定承包项目,明确承包项目的具体内容与奖惩措施。当然,承包家务也包括我与妻子,各自都有承包的项目。然后,三个人的三张承包书都立字为据,签字为证,张贴于墙。我们以承包的形式引导儿子做家务,主要是以增强仪式感的方式来促进他的责任感。

二是搞竞赛增强趣味性。我们做家务竞赛的点子很多,比如在他二年级时,我做裁判,儿子与妻子比赛。在我播放一首歌的时间里,看他俩谁择的韭菜多。四年级时,我们举行过一次整理房间比赛,我整理书房,儿子整理自己的房间,妻子整理卧室,爷爷奶奶则做裁判,看谁整理的房间又干净又整齐,最后,爷爷奶奶不仅给出等级,还做了点评。记得有一年春节时,为了增加家里的节日气氛,我们买了六盆小盆景,回来后,由爷爷和儿子各自设计摆放,结果,经过奶奶、妻子和我的综合评估,竟然是儿子获得优胜,作为对儿子的奖励,我们全家到饭店吃了一顿。

三是搞“外派”滋养公益心。随着儿子年龄的增长,到了初中,我们有意将他“外派”,让做家务延伸到家外,来滋养他的公益心。比如,小学毕业的那个暑假,我们安排他到外婆家住一个星期,去之前,我们提醒他要勤快些,自己能做的事一定自己做。这也是小小的公益。在初中阶段,我们经常关注社会上志愿者组织的公益活动,找机会尽量让他参加。通过类似这样的“外派”活动,让儿子觉得自己在做家务中形成的能力,也是可以服务他人的,更让他在“外派”活动中,展现已经渗入血液里的良好品质,从而增强他自我发展的信心。

刘畅

赏读中求进步

因为爱读书,又坚持写日记,所以儿子在小学四五年级的时候,作文就明显优于一般孩子,正因为如此,他对作文的兴趣也比较浓。因此,我对他的作文也更为关注。但是,我的关注不是为他购买优秀作文选,也不是让他进作文辅导班,而是经常赏读他的作文。

记得他五年级时,每过三两周,我们就要举行一次儿子的作文赏读会。所谓作文赏读会,就是我们一家三口围坐在桌子边,先由儿子读自己的作文给我们听。每听一篇,我与妻子都会点评。然后我们再朗读他的作文,让他来听。有时我还配乐朗诵他的作文呢。记得有几次,我一边朗读,一边修改,儿子马上就发现了我修改的合理之处。

在六年级时,为了强化儿子写作文的生活感,我会创造情景,引导他认真地去写生活。有一次在澡堂里洗澡,我给他搓背,他也给我搓背。在搓背中,我有意无意地与他聊着搓背的方式、动作、感受等,再让他看看澡堂里各种不同的搓背的人,看看哪些人给哪些人搓背等。洗澡回来后,我让他抽时间写写。没几天,他就完成了一篇题目叫《搓背》的作文,后来,发表在了报纸上。儿子还用这篇文章的稿费为语文老师买了一条围巾。

提起让儿子发表文章,这也是我教他作文的方法之一。其实,指导作文的“大法”是激发孩子的兴趣。每当遇到儿子与我都觉得比较满意的作文时,我都会让他先修改再认真誊写,然后试着投给一些小学生作文报刊。就在六年级那年,儿子一共发表了7篇作文。到了初三上学期,我整理出他初中时的30篇优秀作文,到打印社里去将其变为铅字,并取名为《那一抹绿色:刘畅作文选》。

编辑 朱璐 zhulu83@126.com

猜你喜欢

外派家务整理
以“5×3”立体模式打造外派管理人员队伍
巧解企业外派人员个税难题
爱她就让她学做家务
外派财务人员绩效考核与绩效激励
高一零碎知识整理
整理归纳中渐次坚实
中小企业外派营销人员的培训研究
整理房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