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远程教育文字教材碎片化设计探析

2015-05-30郑倩孟宪宇安薇

出版广角 2015年5期
关键词:成人远程学习者

郑倩 孟宪宇 安薇

文字教材是基本的课程学习资料,如何围绕远程学生的特点进行教材编写设计,成为影响远程教学质量的重要课题。

与其他教育形式相比,远程教育是一种“教与学可以分离(教师与学生处于分离或准分离状态)、教师和学生也不必直接谋面的教学形式”。远程教育中教学分离的本质决定了远程教育必须针对教学对象的特点精心设计课程资料,通过各种教学路径实施有效教学。文字教材是基本的课程学习资料,如何围绕远程学生的特点进行教材编写设计,成为影响远程教学质量的重要课题。

一、远程教育成人学习者的特点

远程教育学生中的成人学习者,有工作,一部分已有家庭,在学习中体现出的特征一般表现为:

1.强调实用,功利心强

成人学习者担当一定的社会责任,肩负着社会期望,因此一般都希望通过学习来改变目前的生活状态或者更好地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这就使得其学习具有明显的针对性,学习动机较强。这主要表现为倾向于学习对自己有用的知识,即希望学习内容对自己的生活和工作有帮助,如果觉得所学无用那么很容易便放弃。

2.自我做主

成人学习者在学习的主动性上与青少年有显著差异,后者较多表现为依附学校和教师,即以教师的辅导为主;而成人学习者更多表现为自主学习,即学习的时间、地点、内容、进度等由自己决定,具有较强的个人意识和责任感。

3.带着经验和问题学习

成人学习者在学习中更多借助个体的工作、生活经验理解和掌握知识,不一定完全听从教师的讲授。一方面,成人学习者希望通过学习来解决生活和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另一方面,他们大多具有生活经验和工作经验,希望能够利用自身经验进行新知识的学习。而实际上,成人学习者的这种经验往往既利己也利他,当然,某些时候也可能会成为学习新知识的障碍。

4.负担重、自卑,同时很注重提升感

因为年龄、生活和工作等方面的压力,学习时间和学习环境往往不尽如人意,使得成人学习者常力不从心。远程学员会担心自己学不好,但是又特别希望通过学习提升自己各方面的能力。

针对上述特征,我们在进行远程教育成人学习者教材编写时可尝试碎片化处理。表1体现了教材碎片化设计与远程学习者的特征之间的对应关系。

二、教材碎片化设计的意义

1.对碎片化的理解

进行教材碎片化设计的目的是增强教材的灵活性。英国学者艾伦·克拉克认为,对于远程教材的灵活性应从教材的结构和学习路径两个方面进行评价,具体看教材是否可以让学习者按自己的需要来选择学习内容,按自己喜欢的顺序来学习,按自己的时间和能力来安排每次的学习量和学习时长,按自己的愿望组合学习内容。教材碎片化的形式有以下几种:一是,设计编写内容时,可进行模块化处理或按照任务中心进行设计。二是,在外观上,“按章造册”。三是,考核可以分段、分次穿插于学习过程中。

2.碎片化设计教材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观点

第一,符合人认知事物的规律。分步骤、小步调学习符合认知事物的学习规律。尤其是成人学习者在学习时间、学习环境得不到保证的情况下,碎片化的内容吻合其学习需求。

第二,便于知识阐述的深入和细化,兼顾多元化、多层次的学习需求。分离设计会使得每一部分内容相对细化。成人学习者年龄跨度大,其从业范围大,接受教育程度各异,社会经济地位和价值观念存在差异,这些都决定了他们的学习要求表现出多元化、多层次的特点。碎片化设计可以按照不同需求更加细化和深入阐述某些知识点,兼顾各方学习课程的需求。

第三,更加突出知识的实用性,迎合成人学习的社会性、变动性特点。成人学习者因其社会职责,所以学习具有社会性特征,而社会性特征又会导致学习的变动性特征。碎片化教材更加突出知识的实用性,各知识点贴近实务的方面会被强化,这样更符合成人学习者的需要。

第四,利于学习者选择,培养学习者的自信心。一是,方便学生选择感兴趣的内容或者掌握不好的内容进行学习。例如,学生对个人所得税有兴趣,选择对应分册进行阅读、练习;或者学生对增值税改革的相关知识理解得不是很清晰,可选择增值税分册进行学习并进行相应的测试,这样可以帮助其熟悉、掌握知识点。二是,分册方便携带,在有限的学习时间内可以对应完成某部分内容的学习和测试,利于学生自主安排学习的重点及先后顺序。三是,选择某分册内容学习时同步可以完成相应的考核,这利于逐步培养学习者的自信心。对于存在自卑心理的成人学员,这是比较好的安排。

第五,方便编著者紧随经济形势发展更新教材,使教材与实务紧密联系。经济类教材的内容需要随着经济政策、生活、法规等的变化而更新,分册编写方便就某分册中某一部分内容进行改动或重新编写。这样做的好处是更新后的教材更贴近实际工作和生活,更具有实用价值,更契合学生需求。

三、教材碎片化设计的具体做法

1.内容“碎片化”——模块化处理或按照任务中心进行设计

以“纳税基础与实务”课程系列教材为例,内容上的碎片化主要表现在按税种(大类)设计内容、各知识点的具体编写及学习时间等的安排上。在设计教材内容时,我们按某一税种安排编写内容,如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等。在编写每一税种相关知识时,以知识点的形式串写,如“第一部分 什么是增值税?”“第二部分 如何计算增值税?”等。每个知识点安排的学习时间约为20分钟。对于自学者来说,用20分钟来完成某个知识点的学习是比较合适的,特别是在成人学习者用于学习的时间原本就比较“细碎”的情况下,更需要碎片化的学习内容。在上述内容中,穿插一些学习活动和小资料,使学习过程更为有效和生动,学习内容更为丰富和实用。

以“消费税”为例,编写内容拟设计如下:

2.外形“碎片化”——“按章造册”

按照知识点或项目(如税种或者税种大类)分册设计编写内容,单册发行。例如:《消费税》分册、《增值税》分册等,或者《流转税》分册、《财产税》分册等。

3.考核“碎片化”——分段、分次穿插于学习过程

学生在阅读教材的过程中,完成相应的学习活动和自测,即可完成课程考核。考核可以通过不同形式的学习活动进行设计。

四、教材碎片化设计应注意的问题

1.碎片化的程度

碎片化的程度,即碎片的划分。碎片化是为了更利于学习,但是不能使知识点过于细碎,也就是说,应该考虑知识体系的完整。这要求设计者:第一步,明确教材对应课程的教学目标;第二步,在教学目标的指导下,准确把握教材的整体知识结构;第三步,在整体知识结构框架下,进行碎片化设计。

2. 市场的接受程度

碎片化设计的教材是否有同质化的产品?其市场销售情况是否乐观?针对第一个问题,我们查看了网站显示的市场上税法类书籍,尚未找到设计完全相同的教材。排除传统意义上按章节结构编写的教材,大多数涉税类教材在内容设计上开始考虑碎片化设计。特别是高等职业教育类教材,在“项目—任务式”的编写体例下,其内容自然会被划分为各个模块,对应碎片化的知识点。但以“按章造册”形式编写成书、单册发行的教材尚未查到。因此,市场的接受程度及销售情况即成为我们关注的一个问题。但鉴于其“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设计理念,相信学习者接受这种教材应在情理之中。

在远程教育机构的实践中,为了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应该把“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教学理念落实在远程教育工作的各个方面。在教材设计过程中,如何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应以是否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判断依据,学生的全面发展包括学生的能力、动机的激发和维持,知识的构建以及情感、态度等多方面的发展。

[1] 陈丽. 远程教育[M].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1.

[2] 王跃. 远程教材编写方法——基于英国开放大学的实践经验[M].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作者单位:郑倩,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孟宪宇,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安薇,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猜你喜欢

成人远程学习者
让人胆寒的“远程杀手”:弹道导弹
远程工作狂综合征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成人不自在
远程诈骗
汉语学习自主学习者特征初探
Un rite de passage
成人正畸治疗新进展
成人:道德教育的使命
论远程学习者的归属感及其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