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黑户”群体调查

2015-05-30万海远

蓝盾 2015年5期
关键词:黑户抚养费户口

万海远

根据2010年国务院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全国至少有1300余万人没有户口,约占中国所有人口的1%。1300多万“黑户”浮出水面,成为数十年来中国人口政策和社会治理中不容忽视的问题人群。他们没有户籍资料,没有户口卡(常住人口登记卡),也通常没有身份证,所以被社会俗称为“黑户”。他们中大多数是超生人员,也有部分是属于弃婴、收养或领养子女,还有部分则是因为户籍办理程序的繁琐或基层部门的不作为而被迫成为无户籍人员。因为没有户口,他们大多数人没有社会保障,没有正常的工作、生活和受教育机会,甚至连出行也困难重重。

2014年,我们专门就“黑户”群体的生存状态进行了田野调查。

由于调查对象的特殊性,一旦真正满足“黑户”的条件,就很难通过正式的渠道去获取这部分样本,因此我们采用社会学的田野调查方式来对黑户家庭进行追踪式调查。此次调查,我们获得了分布在全国15个省(自治区)的1928个有效黑户个体,并通过分层线性随机抽样的方法以保证样本代表性,利用设计好的访谈提纲,我们对黑户个体进行了调查,同时让我们对不同类型的黑户总量可以进行合理推论。

总的来看,通过调查,我们发现“黑户”群体普遍缺乏权利保障,心理环境较差,生存状态堪忧。由于长期被排斥在主流社会之外,他们普遍收入较低,就业稳定性差,没有归属感,容易产生报复社会心理,继而成为社会不稳定的潜在来源。

“黑户”群体知多少

总的来看,黑户现象不仅存在,而且非常普遍。在城市,黑户在大中专毕业生和流浪人员中比较普遍,如广东和河南都有接近15%的大学生毕业后找不到户口档案;而在农村,甚至几乎每个村都有黑户的存在,如江西名口镇的每个村庄都有1%~2%的人从来没有上过户口。

相比其他为社会所共知的脆弱人群,黑户们通常不为大家所了解。他们隐匿在社会的某个角落,公众也无法直接感知到这部分群体的存在。他们无法上学,不能到正规医院看病,甚至不可能获得一份像样的工作。可以说,由户籍改革滞后和社会管理缺陷造成的黑户问题,是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问题,这已成为困扰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总体来看,形成“黑户”的原因有很多。

不符合政策超生型。新生儿出生后(二胎甚至三胎),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原因,经济状况困难的家庭往往会为躲避罚款,而不会及时到派出所办理落户手续。在我们的调查中,为逃避罚款而没有到派出所办理户口的比例最高,目前占到50%左右。以此类推,全国至少有650万这样的黑户。

这种类型的黑户,一般会等到孩子上学(现在小孩读书需要户口)的时候再去上户口。在办理的时候,派出所一般会要求出具家庭、村/居委和区县的各种证明,手续繁杂,而且要补交较高的罚款或社会抚养费。有些地方有规定提出,社会抚养费数额取决于当地的平均工资或该家庭收入的若干倍。但在实际操作中,具体金额一般取决于个体的讨价还价能力,一般在3000元到5万元左右。

未婚生育型。这里面又分两种情况。其一,一些人未达到结婚年龄就生育,而这按规定不可能获得结婚证和准生证,因此会导致孩子无法上户口。其二,一些人未婚先孕,而父母亲最后没有结婚。而按规定,小孩出生上户口必须随父亲或者母亲,这种情况就会使得新出生的孩子难以办到户口,从而成为黑户。总体来看,未婚生育的黑户公民占到10%左右,全国至少有130万人。

这部分黑户群体去派出所办理户口,一般会被要求出示医学出生证明。而这么多年过去了,出生证明早就不见了;或者孩子本来就是在家里出生的,根本就没有出生证明,所以要办理户口相当麻烦,而且成功办理的可能性也非常低。

没有主动登记型。首先,小孩出生后,父母一直在外打工,留守的儿童没人管,户口也没有主动上,这类黑户儿童一般在5岁左右。其次,孩子出生后由于各种原因没有及时上户口,孩子一直到长大成人也不知道(农村以前上学不用户口),等到工作后才发现自己是黑户。对于符合计生要求,而只是没有主动要求领取户口的居民,占到黑户群体的15%,全国至少有195万人。

这部分没有户口的群体,可以直接申请补录,需要谈话材料、本人申请、村/居委会证明等证明此人确是事实存在。由于未满16周岁的人,还需要另一个医学出生证明,而这个证明材料不容易获得,所以很多人发现自己没有户口的时候,还是会选择等到满16周岁后,再去派出所申请补登户口,而且申请的程序相对简单,成功申请的可能性也较高。

毕业迁移证丢失型。大中专毕业生在考取大学时一般会将户口迁入读书所在地,毕业后由于丢失或户籍接续的原因,而没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办理入户手续。大学毕业生因档案丢失而导致的黑户现象,在近年有稳定增加的趋势。这种情况在2014年占到总黑户的15%左右,全国推算就是195万人左右。

这类群体在发现没有户口的时候,都会主动去派出所申请上户口。成功办理的可能性较高,但一般要花费半年到两年时间,而且寻找户口档案的各种信息成本、交通成本和协调成本很大,要多次不断往返学校、原户籍所在地、公司所在地等,交通差旅费要花费5000元到2万元不等。

这里还有10%的黑户是其他各种原因造成的,比如派出所漏登记,或户口仍在办理过程中,从而出现户口状态的真空。

“黑户”生存区域在哪里

在以前,黑户主要分布在偏远农村和少数民族聚集地区,许多村民信息闭塞,几乎不与外界联系,更没有主动申领户口的意识。在我们调查走访的“黑戶”群体中,相当一部分是属于弃婴、收养或领养子女等。另外,在我们的调查中,也有部分是属于计划外生育子女,由于没有多少文化,不懂得户口还要主动申请登记,所以一个家庭中很容易产生多代都是黑户的现象。

云南省文山自治州31岁的刘二花就是其中的代表。在村民刘辉的带领下,见到了这个多少让我们有点吃惊的妇女。她略带羞涩,不善言辞,不愿意跟陌生人说话,甚至我们3个人的“庞大”调研小组(其中一位是当地户籍科工作人员)显然也让她紧张了。由于语言上的沟通困难,再加上对“公家人”的天生敬畏,她对我们的造访感到不适。据村民刘辉介绍,她小时候是引产活产婴儿,所以没有出生医学证明,至今也没有办理过户口和身份证,所以在13年前嫁给本村的智障人员后,一直没有申领结婚证。

据同行的户籍科工作人员介绍,出发前他们也在户籍系统里搜索了刘二花的名字,发现确实不在里面。而更让他吃惊的是,刘二花的两个儿子也都不在他们的系统里,虽然最大的孩子明明已经12岁了。当被问及成为黑户的过程时,刘二花的反问“户口还需要登记,去哪儿登记?”,这让我们的访谈难以继续。只不过在回来的路上,村长告诉我们说,这个12岁的孩子没有进过校门,6岁就开始跟着妈妈割草放牛,早上6点起来,吃一顿早饭就去山上割草去了,直到晚上才回来。所以,村里人一般也不太能见到这个孩子。在调查中,像这样一出生就是黑户的儿童并不在少数,他们因父母是黑户的历史原因,延续成为“黑二代”,这类群体在户籍问题的解决上更为复杂。

为了完成计划生育任务,很多地方都采用计生与罚款相结合的方法,超生即需要缴纳社会抚养费,所以超生而未缴纳社会抚养费的就不能办理户口。据调查,华东一些省市的社会抚养费征收率略高于70%,也就是说大约还有30%的超生人群未缴纳社会抚养费而不能落户。当然,这只是发达省份的数据,在一些偏远省份,社会抚养费征收率更低,黑户比例更大。

由于不能办理户口,这导致有一些未缴纳罚款的超生儿、非婚生育或早婚早育未办证的孩子被送给他人,或者流入到网络送婴、卖婴的人贩子手里。相当多的“黑户”孩子被拐走后,父母也不报案,因为公安找回孩子的可能性并不大,纵然孩子要回来了,计生委罚款要钱的可能性更大,所以干脆就不报案了。在未来,这些儿童则相当程度地流落到城郊地区,因为这里的管理水平不如城市,而且黑市交易相对活跃,因此成为黑户儿童的常态生存地。

由于多年来“超生罚款”与“新生儿落户”捆绑成为通行的政策,从而有大量的新生儿没有户口。到目前,这部分孩子大都成年,甚至开始有了“黑二代”。在中国经济增长和人口流动管制放松的前提下,这些“黑二代”也在很大程度上流动到了城市地区,成为建筑工地、餐馆或煤矿的工人。虽然工作条件恶劣,但是在这里干活能拿工资而且不需要身份证。

而对于那些缺乏工作能力或者没有工作意愿的黑户,则倾向于滞留在城市并成为“流浪群体”。根据民政部门的一项统计,在城市流浪人员中,有20%是属于没有户籍的黑户群体。在此次调查中,来自河南陕县的刘伟名就流浪在义马市。由于没有身份证,他无法找到一份像样的工作,而没有好工作就挣不到钱,挣不到钱就不能买房,买不到房他就没法落户,因此他被迫在义马市做了一名矿工,后来由于煤矿倒闭,所以他就一直流浪在义马市区长达5年。

“谁动了我的戶口?”

近年来,另一种形式的黑户正以快速增长的趋势在提高,即前述的由于户籍档案交接所导致户口档案丢失的现象。

一般来说,离开老家去外地读书的学生一般会被要求把户口迁到学校的集体户口,而在毕业后,如果找到工作并能解决户口的,一般就迁到单位集体户;而毕业后单位不能解决户口的,一般是挂靠当地人才交流中心;而一直没有找到工作的,一般会被要求迁回原籍。而正是在区域间的接续过程中,不同部门的交叉衔接与不同地区对户籍政策的理解存在差异,再加上管理制度上的各种冲突等,由此造成了大量毕业生成为黑户的现象。

老家来自湖北的刘全是2008年从广州大学毕业的,当时读书把户口迁移至学校集体户口(广州越秀公安局),毕业后去了苏州的一家小公司,户口迁移到苏州虎丘公安局(人才中心的所在地)。在工作3年后,刘全辞职回老家。这时他去虎丘公安局办档案,由此了解到他的户口从越秀公安局迁出后,一直没有迁入虎丘公安局,由此变成了黑户。

在咨询朋友后,他从学校,越秀公安局,虎丘公安局来查询办理。首先是去了学校,人家说先需要老家派出所开个拟接收的证明。去了老家的派出所后,他们说要有新工作地的人事局介绍信才给开。所以,他又跑去人事局那边,人事局领导经常不在办公室,跑了好几回,最后得知需要学校出具的未婚证才给开证明。而学校那边的居委会说他的户口早就迁出去了,所以不可能给开这个证明。

“哎,这回真是两头难了,现在我都急死了,跑来跑去的,花了好多钱,到哪都是要证明,没证明就不给你办。”最后,还是通过找关系让学校的居委会给破例开了个证明。然而,学校这边刚办好,老家派出所那边又说,像刘全这样的即使回老家也只能保留城镇户口。“想要非转农是不可能了,他们根本就不办理,因为我们这儿农业户口有分红,而且地方有城镇化率的考核指标。”“跑了大半年,最终才落下了一个自己不想要的城镇户口,没有房、没有田、没有宅基地、没有工作,也没有收入来源。”

在调查过程中,一个显著的事实是,有十多个部门在一起管理户籍,这一方面使得部门分割严重、互相推诿扯皮现象严重,而且不同部门之间互相牵制;不同的部门有不同的规定,而且还自相矛盾,经常让居民陷入自我证明的死结中去。所以,经常出现“不同部门规定太多,甚至连管户籍的公安也搞不明白”的现象。

(摘自《南风窗》)

猜你喜欢

黑户抚养费户口
离婚协议中约定的抚养费和学费,能中止吗?
成年女儿索要抚养费,诉至法院获支持
给失管无名道路上“户口”
户口
八类无户籍人员可登记户口
奶奶为孙子素讨抚养费
落实权利,让“黑户”重见光明
“黑户”家庭迎来曙光
向1300万黑户致歉
广东“黑户”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