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坡的痛与暖
2015-05-30丁纯蓝
丁纯蓝
2014年12月27日,毛泽东诞辰的第二天,我和作家余艳、李卫星一起来到杨开慧的故居。虽然我来过好几次,但这次却是瞻仰得最详尽、最虔诚的一次。
杨开慧故居在板仓冲的棉花坡下,占地约1400平方米,故居是杨开慧童年和少年时代成长及后来从事革命活动的地方。
杨开慧,1901年11月6日出生于长沙县板仓。因父亲思想进步,她虽女儿身,也能从小有名、有字、有号。杨开慧号霞,字云锦,杨开慧出生的那天,飘峰山上出现了一道红霞,父母给开慧取了个乳名“霞姑”。
我们来到开慧七岁时上学的杨公庙小学,毛岸英也在此学习过,后来杨开慧转学到衡粹学校和隐储女校,县立第一女子高小。在衡粹学校,母女同校读书一时传为佳话,开慧的妈妈读实业班,她读附设小学班。
杨开慧是个秀外慧中的女子,写得一手漂亮娟秀的毛笔字,会女红。杨开慧12岁写给女友的诗:“高谊薄云霞,温和德行嘉;所贻娇丽菊,今尚独开花。”
父亲杨昌济在杨开慧13岁那年留学回国,应聘到湖南第一师范教书,开慧全家迁到长沙城内。毛泽东是她父亲杨怀中(昌济)教授在湖南第一师范的高足。年少的杨开慧当时常听家长称赞润之,但只视他为兄长。
1918年夏,杨昌济应聘为北京大学教授后举家北迁。毛泽东于9月间也到了那里,投靠这位恩师,寓居杨宅,并经恩师介绍,在北京大学图书馆任助理员。毛泽东对老师以及老师的一家人充满着亲人般的感情。在这里,他们认识了李大钊和陈独秀。共同的志趣,亢奋的情感,使这一对年轻人在一起总有说不完的话。翌年,毛泽东因母亲患病返湘,两人相约通信时彼此已用“霞”和“润”这样的爱称来称呼对方了。
据毛泽东在陕北对斯诺所述,正是这时候“我遇见并爱上了杨开慧。她是我伦理学教授杨昌济的女儿”。杨昌济去世前曾致信湖南名流章士钊说:“吾郑重语君,二子(指毛泽东、蔡和森)海内人才,前程远大,君不言救国则已,救国必先重二子。”
1920年1月,杨昌济不幸病逝,时年虚数50岁。杨昌济病逝后,毛泽东还到北京的法源寺和杨开慧、杨开智兄妹一起为杨昌济守灵。并发起募捐,抚恤遗属,料理后事。杨昌济病逝在教育界引起了强烈震动,他逝世的第二天,湖南《大公报》刊载了《杨昌济先生于北京逝世》的消息,同时,发表了李肖聃写的关于杨昌济生平的详细介绍。湖南教育界和北京大学师生称颂先生师德、哀悼一代名师之时,毛泽东家里又噩耗传来,他年仅51岁的父亲毛贻昌,也于1920年1月23日因伤寒突发,病逝于韶山冲。毛贻昌与杨昌济,两人之逝仅差短短的一个星期。开慧一家扶柩南下,回到板仓。他们不做俗人之举,没有披麻戴孝,只是每人在左臂上戴上青纱以示悼念。
杨家是四乡有名的世代书香之家,杨开慧比毛泽东小8岁,外表文静清秀,是位思想新潮,蔑视封建习俗的女性。浏阳的陈昌和毛泽东是同窗挚友,陈昌的夫人也姓毛,1920年冬,杨开慧和毛泽东在望鹿园附近的船山书院内结婚,19岁的杨开慧和27岁的毛泽东举行了俭朴的婚礼,她坚决不作俗人之举,不坐花轿不拜堂,不戴凤冠不披纱,毛泽东拿出六块银元,委托陈昌的夫人办一桌饭菜,招待在长沙的八位挚友。
杨开慧结婚7年,连生了3个儿子。
1925年初,杨开慧和毛泽东一起从上海回到韶山开展农民运动,先后创办20多所农民夜校,她还担任夜校教员。下半年,毛泽东、杨开慧先后离开韶山,前往广州。
1927年夏,杨开慧与毛泽东一起到武昌,住在都府堤41号。她跟随毛泽东去上海、广州、韶山、武汉、长沙,过着朝不保夕、颠沛流离的动荡生活,几乎没有过一天安顿的好日子。
1927年9月,毛泽东去浏阳文家市领导秋收起义。去指挥秋收暴动的前夕,毛泽东送妻子杨开慧及3个孩子回到她的娘家板仓,他们没有真正的家。
1927年夏,杨开慧带着孩子回到长沙郊外的老家。她曾写信给堂弟杨开明,嘱咐他在自己遇到不测时照顾孩子和母亲。因关山远隔,音信不通,3年间杨开慧只能从国民党的报纸上看到屡“剿”“朱毛”却总不成功的消息,既受鼓舞又牵挂。
杨开慧的处境非常艰难。有一次为了躲避追捕还跑到平江她舅舅家去躲过一阵。因为她爱其所爱,爱得其所。从此,两人天各一方,苏区与白区,俨然阴阳两界。开慧只好把她对丈夫的热爱,用笔录下来。
杨开慧对毛泽东的忠诚与爱,更是难以言表。杨开慧知道,与毛泽东再次见面,难于上青天。所以,她把她全部的爱,倾诉在字里行间,藏在墙缝屋角。她既大胆激进,同时又矜持端庄,读过杨开慧手稿的人,都会惊讶那样热情奔放的爱情宣言,会出自一个100年之前的柔弱少女笔下,而那种可以为爱而生、为爱而死的纯粹,即便放在今天,也是可遇而不可求的真情。她可以大胆地说:“即便他死了,我的情丝也将缠绕在他的尸体上,永不放松。”但是令她惆怅的是:“然而他却不知道我这样的情景。”
最后一篇是1990年再度修缮她的卧室时,在室外屋檐下霍然露出,那是1930年1月28日写的,她去世前10个月的手迹,看来字字皆是血:
几天睡不着,我简直要疯了,许多天没有信,天天等。
我不要这样悲痛,孩子也跟着我难过,母亲也跟着难过。
即使他死了,我的眼泪也要缠住他的尸体。
一个月一个月半年一年以至三年。
他丢弃我了,一幕一幕地,他一定是丢弃我了。
他是很幸运的,能得到我的爱,我真是非常爱他的哟。
不至于丢弃我,他不来信一定有他的道理!
父爱是一个谜,他难道不思念他的孩子吗?我搞不懂他。
我要吻他100遍,他的眼睛,他的嘴,他的脸颊,他的额,他的头,他是我的人,他是属于我的,只有母爱是靠得住的。
1930年10月初,在毛岸英8岁生日的前夕,杨开慧潜回板仓看望母亲,不幸被国民党密探发现。24日凌晨,正好是毛岸英8岁的生日,杨开慧在家中从容处理文件后被捕。杨开慧可以不死,只要她公开声明与丈夫脱离关系,她就可以活下来。杨开慧被捕后有很多名人比如蔡元培等向当局施加压力,要求释放她,因为杨开慧的父亲是北大的教授,很有影响力。当局也同意了,但有一个条件就是杨必须登报与毛泽东离婚。
她托付来看望她的亲友把她保存在家的一段布料给她做一套新衣。亲友知道她平时不爱穿新衣,可能是为牺牲做准备了。“我死不足惜,但愿润之革命早日成功!我死后,不要做俗人之举。”
最令杨开慧放心不下的是3个年幼的孩子。
在狱中,她含泪亲吻着小岸英,喃喃地说:“孩子,我没有别的话要说。如果你将来见到爸爸,就说我没有做对不起他的事,说我非常想念他……我不能帮助他了,请他多多保重!”
杨开慧贴身穿了那件新做的蓝色布衣,外面罩着她与毛泽东分手时穿的蓝旗袍,鞋子是黑色带绊的粗布鞋,显得更加朴素庄严。
她从孙嫂怀里接过岸龙,紧紧地抱在胸前,亲了亲他的小脸蛋,轻轻抹去挂在他腮边的泪珠说:“孩子,妈妈今天是要革命去了,你要记住这一天!”
然后,她把岸龙交给孙嫂,抹去眼角的泪珠,昂首挺胸,神态白若地走向刑场。
1930年11月14日下午1时,长沙浏阳门外识字岭的刑场上,行刑的时间到了。一声枪响之后,杨开慧倒下了,流了很多血,但是还没有死。她的双手紧紧抠人泥土,抠成了两个小坑。后来,行刑的人又补了她一枪。杨开慧倒在血泊中,英勇就义,时年29岁。
作家权延赤在《掌上千秋》一书中是这样描写的:在那严酷的斗争中,在冷冰冰的世界里,她给予毛泽东脱去甲胄、获得宁静温馨放松身心的机会。她为他生育了3个孩子,却不曾拖累他一丝一毫。她好像生来就为了奉献,不曾提过哪怕是一丝小小的要求。没有,毛泽东无论如何想不起她生前向自己提过什么要求,就是怀孕反应最激烈的时候,呕吐得满眼是泪,一旦和毛泽东目光相遇,她便会露出一种羞怯甜美的微笑。从不曾叫苦,甚至不曾说过一句想吃什么的话。在家庭中她是贤妻良母,在革命活动中她是忠诚勇敢的战士。直到1930年牺牲,她不曾有一点动摇,一点委屈,就那么安静、坦然地走上了刑场……
杨开慧用鲜血写出了一首远胜于《上邪》的诗章,用生命谱写了一首忠贞不渝的爱情绝唱。
在向树林和杨秀生及板仓亲友的帮助下,杨开慧的遗体被连夜运回板仓,安葬在松树环绕的青松坡上。根据杨开慧的生前交代,大家经研究讨论,决定将她葬在她的出生地板仓青松环绕的棉花坡的北向山坡。1959年7月1日,开慧人民公社在墓的后上方立了一块“光辉长照后人心”的石碑。
板仓老屋旁的棉花坡上是杨氏家族的墓地。墓地四周苍松环绕,以慰英灵。杨开慧祖父书樵与父亲昌济的合葬墓以及杨开慧堂弟杨开明烈士墓亦在陵园的松柏樟梓之间。杨开明于1920年参加革命,在大革命时期,曾担任过香港地区特委书记,和杨开慧一同关在长沙市陆军监狱里并和她同时就义。杨展和他表哥毛岸青同龄,也和姑母一样成为了烈士,也葬在棉花坡上。
杨开慧烈士陵园位于开慧故居右侧的棉花坡,三面环山,东临公路,从山脚至墓区约150米,由三层梯形平台相连,每层有石阶,近百余级。石级的两旁是:“开慧烈士,永垂不朽”。新建陵墓为混凝土墓壁,面贴大理石,墓的两侧,各竖汉白玉碑一块。右侧碑文刻着“杨开慧烈士墓湖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与墓平行,墓后另建大型词碑一方,镌刻毛泽东手书《蝶恋花·答李淑一》词一首:
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问讯吴刚何所有,吴刚捧出桂花酒。
寂寞嫦娥舒广袖,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忽报人间曾伏虎,泪飞顿作倾盆雨。
这是一首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结合的词,一首情与爱结晶的词,“骄杨”“杨花”,是毛泽东对杨开慧的礼赞和怀念。杨开慧忠魂有知,也当含笑九泉了。
杨开慧烈士第一次下葬的地方不是今天的开慧烈士墓,而是离其父板仓先生杨昌济墓仅数米的旁边。
1930年12月,毛泽东在江西吉水县木口村,从报纸上惊悉杨开慧殉难的噩耗,十分哀痛。在给妻兄杨开智的信中写道:“开慧之死,百身莫赎。”
毛泽东寄来信件,并寄去银元30元为爱妻杨开慧修墓,以杨开慧的3个儿子名义立碑,我们看到墓碑上刻着:“毛母杨开慧墓,男岸英、岸青、岸龙刻,民国十九年冬立”。
1959年修建杨开慧纪念亭、纪念塔于墓前,1967年4月重修墓地并建陵园。
1962年11月,杨老太太在长沙病逝后,毛泽东立即给杨开智发去悼念电报:“开智同志:得电惊悉杨老夫人逝世,十分哀痛。望你及你的夫人节哀。寄上500元,以为悼仪。葬仪,可以与杨开慧同志我的亲爱夫人同穴。我们两家是一家,是一家,不分彼此。望你节哀顺变。敬祝大安。毛泽东”
1969年9月9日,遵照毛泽东的意见,将杨母向振熙与杨开慧合穴,改迁到今天开慧烈士墓葬处。余艳姐解释说,开慧的母亲在世时对毛泽东很好,来拜祭开慧的人肯定会很多,毛泽东考虑到她们母女合葬在一起,开慧的母亲也会一起受到祭拜。
陵园最让人感到温暖的是在开慧母女墓的左右下角两边各自安放着岸英和岸青的雕像,母子三人的雕像都是出自同一位雕刻家之手。还原了1924年那张母子生前的照片,岸英和岸青又回到了母亲的怀抱。
1922年10月24日,此时毛泽东虚岁30岁。而立之年的毛泽东迎来了两件大事:一个是得到一个儿子,毛岸英出生湘雅医院。还有一个是他组织长沙泥瓦工罢工斗争取得胜利。
按照韶山毛氏家族的族谱,岸英属“远”字辈,毛泽东为其取名,字“远仁”。作为毛泽东的儿子,毛岸英的人生注定与艰难困苦联系在一起。在生命的最初5年中,他随父母到过上海、武汉、广州。1927年大革命失败时,他又随母亲和两个弟弟回到长沙县清泰乡板仓的外婆家隐蔽。8月,毛泽东组织秋收起义,不得不与妻子握别。从此,父子天各一方。在白色恐怖之下,为了安全,岸英对外改随母姓,叫杨永福。母亲被枪杀那一年,他才8岁,在妈妈被押赴刑场时,抱着妈妈的腿不放,他知道,妈妈这一走就永远不会再回来了!小岸英亲历了生离死别的时刻。10多天后,他才被舅舅杨开智、舅母李崇德从监狱中保释出来。为了避免再遭迫害,岸英和弟弟岸青、岸龙在外婆和舅母的保护下,被送到当时党中央机关所在地上海,由叔父毛泽民安排进了大同幼稚园。大同幼稚园是中共驻上海的党组织为了安置、救济和培养革命烈士后代,由党的外围组织“中国互济会”出面开办的。其间,4岁的小弟弟岸龙因病不幸夭折。岸英先后流浪、留学和在东欧参战,并在国内学农,参加土改,到工厂当干部,在西柏坡担任中共中央宣传部助理。
1949年10月15日,毛岸英和刘思齐在北京中南海丰泽园结婚。
1950年10月,朝鲜战争爆发,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参战。毛泽东的长子毛岸英在赴朝作战前,决定回长沙乡下祭扫母亲的坟墓,并看望住长沙市学宫街的外祖母向振熙。毛岸英按板仓的习俗虔诚祭拜外公和妈妈,他长跪母亲坟前,泪声连连:亲爱的妈妈,儿回来为您扫墓,您在狱中对我的叮咛铭刻于心,“学会坚强,永生永世跟党革命。妈妈永远爱你的爸爸,长大后你要听爸爸的话,要心疼他、孝顺他。你是哥哥要照顾好弟弟们……”对母亲进行了简朴而庄严的祭奠,毛岸英随后踏上了朝鲜战场,一去而未归。5个月后,年仅28岁的毛岸英就在朝鲜英勇牺牲。
杨开慧的第二个儿子毛岸青1923年11月23日在板仓的家中出生,他和他的哥哥一起度过了苦难的童年。在苏联的卫国战争中,毛岸青积极参加挖战壕、运伤员等支前活动。1947年,毛岸青回国,随后遵照父愿参加了黑龙江克山县土地改革试点。后来回到北京在军事科学院从事研究工作。他翻译出版了10多部马列经典著作理论书籍,并发表了十几篇文章。1960年,毛岸青和邵华在大连喜结连理,1970年生下了毛新宇。毛岸青爱好广泛,多才多艺,坚持读书,作词,谱曲。
毛岸青和邵华夫妇相继去世,同样没有归宗毛泽东的祖坟内,岸青的雕像侧是按他的遗像塑造的,显得是一个安静、慈祥的老人。2008年12月21日,夫妇俩的骨灰从八宝山迁葬回了板仓。雕像下合葬着2007年3月以84岁高龄因心脏病去世的毛岸青和他的夫人——2008年12月69岁时去世的邵华。毛岸青选择葬在板仓他母亲和外婆的脚下,这个决定不是一般人能做的,只能是毛岸青自己决定的。这是他对母亲杨开慧最好的纪念。从开慧留给世人仅有的两张照片中可以看到,她怀里总抱着年幼的岸青。
今天,我看到杨开慧墙上怀抱两个娇儿的照片,才懂得杨开慧是值得的,因为她深爱着她的男人。我终于懂得她的“牺牲小我,成全大我!”
杨开慧故居始建于清末年间,土砖木结构。盖小青瓦,院落坐西朝东。前筑以防护矮墙,形成院落。故居也是烈士杨开明、杨展诞生和居住的地方。
1921年至1927年,毛泽东曾三次到板仓调查,召开农民座谈会,并在此小住。
1982年3月10日,整修这个房子的工人在杨开慧故居杨开慧的卧室后墙的泥砖缝中发现了一叠手稿,手稿有12页之多,还有一些手稿是1990年在另一处的挑梁下发现的。
杨开慧的手稿是用两种纸写成的,其中一种尤为普通。当时杨开慧在板仓的生活十分艰苦,连写信的纸都没有了。手稿长达12页,4000多字,满纸是殷殷之情,拳拳之心,豁达大度间又不失儿女亲和之情。滴不尽的相思泪,写不完的心中的痛,她多么希望一边抚摸着丈夫浓密的头发,丈夫一边看着她流着泪写的手稿,板仓的院子里3个孩子围在父亲母亲跟前玩闹。这种希望日渐渺茫,甚至绝望。她希望有朝一日这些信,她日夜思念的爱人能亲眼看见。
其实,很多年前,我就想动手写杨开慧,两次报纸上报道的消息都在心里有过涟漪,写了一些文字放置到现在。我想或许还会发现有信件,作为一个女人,她真的很不容易,很坚强,跟随了毛泽东走南闯北,在大革命失败后紧护着3个儿子东躲西藏,赴刑场前牵挂亲人的那种撕心裂肺的痛是无法想象的。
但作为女人,一生中找到灵魂上的伴侣,生活中的知音又是多么的幸运和温暖。
这一次来,我感觉到不再是那样的凄凉,反而觉得有一丝丝的温暖。早晨6点多出来,还洒了雨点,到现在天空却渐渐明朗起来。杨开慧烈士的全身汉白玉塑像,与北京毛泽东纪念堂中毛泽东的汉白玉石塑像居然同属一个整体,所用的石料是同一块,真的是冥冥之中自有天意。整个陵园,绿草茵茵,太阳照在杨开慧的雕像是那样地稳重和安详。
杨开慧,这位板仓的好女儿,她的一生就像棉花一样如雪如月,无疵无瑕。
她终于可以在棉花丛中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