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牺牲”为何特指为正义献身

2015-05-30马续昭

国学 2015年5期
关键词:纯色祭品禽畜

马续昭

中国汉字文化博大精深,形容死,就有亡、故、卒、薨、崩、殁、去世、仙逝、殒命等很多字眼。对于英烈之死,大多则用“牺牲”二字。那么,为正义事业而献身为什么叫“牺牲”呢?

在中国古代,由于死者的身份、地位不同,其“死”的叫法也各不相同。据《礼记·曲礼下》记载:“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大夫死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不过,后来随着时代发展,这种情况也逐渐有所变化,其限制也不再那么严格。唐代时,二品以上官员死称薨,五品以上称卒,自六品以下以至平民百姓都称死。清代皇室成员中,皇帝、皇后和皇太后等亡故称“崩”,皇贵妃以下到嫔、王、公、侯、伯的世爵之死称“薨”。

用“牺牲”来表示为坚持信仰而死、为正义事业而献身,是从近代开始的。其实,“牺牲”二字在古代是指祭祀或祭拜的用品。色纯为“牺”,体全为“牲”。在中国古代,“国之大事,唯祀与戎”,所以古人对祭祀之事非常重视,不但制定了严格、复杂的礼仪规制,对于祭品也有着严格的规定。用于祭祀的牲畜必须要用纯色,而且必须是完整的,只有纯色、完整的禽畜,才能叫“牺牲”。后来,牺牲的含义逐渐宽泛,也用来泛指用其他动物所做的祭品了。

正是由于牺牲最初是用作祭祀的,这些祭品是在舍弃自己生命而为大家祈福,牺牲一词后来遂渐渐地被人们赋予了高尚的内涵,有了自我奉献的意思。

猜你喜欢

纯色祭品禽畜
给禽畜配制饲料 搭配比例要合理
马来西亚推“防疫祭品礼盒”
趣味针织
趣味针织
病死禽畜“后事”料理不是小事
2010-2012年我国6~17岁儿童鱼禽畜肉摄入频率
独一无二的祭品
纯色更出彩
古罗马祭品搬运队
纯色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