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索经济运行轨迹 把握时代前行脉搏

2015-05-30雒招霞

中国证券期货 2015年5期
关键词:货运量用电量增加值

雒招霞

国家统计局4月15日上午发布数据,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14066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从环比看,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3%。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在发布会上称,总的来看,一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尽管经济增速有所放缓,但就业形势、居民消费价格和市场预期基本稳定,结构调整稳步推进,转型升级势头良好,新生动力加快孕育,积极因素不断累积。

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增速在预料期内

今年一季度增速回落,还是在预料之中。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政府工作报告》都曾提到,今年经济运行的困难比去年要多,经济存在下行压力。下行压力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

一是从国际层面来看,主要是世界经济仍处在危机后的深度调整之中,经济复苏比较缓慢。大家知道,目前的世界经济格局分化态势比较明显。不仅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走势出现分化,发达国家内部,美国、欧洲、日本这些国家的走势也出现了明显分化,而且它们的汇率政策也不一样,汇率变动也比较频繁,再加上世界大宗商品价格大幅波动,一些地缘政治冲突有增无减,这些不确定性加大了世界经济复苏的难度,也增加了经济的不稳定性。世界经济的贸易量复苏动力不足。有一个指标“波罗的海贸易指数”,3月末只有600点,比年初减少了21.6%。这说明世界整体的贸易,外部需求明显不足,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们的出口。

二是下行压力来自于国内。当前正处在“三期”叠加的关键阶段,增速换挡的压力和结构调整的阵痛相互交织,新动力加快孕育,但新动力的体量还比较小,虽然增速比较快,但短期内难以弥补传统动力的消退带来的影响。所以,经济目前处在新旧动力转接的关键阶段,存在下行压力。

对于一季度经济速度的回落应该是在预期之中的。这种回落也很正常,因为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以后,增速开始换挡。增速回落一定程度上讲有利于调结构和转方式。

三个维度表明:国民经济运行平稳

尽管一季度的增长速度略有回落,但是经济运行总体在平稳区间。GDP增长是7%,小幅回落,但从经济增长指标来讲是没有滑出合理区间。就业情况总体比较稳定的。人社部一项数据显示,一季度城镇新增就业320万,失业率约为5.1%,总体比较稳定。另外,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总体上低位平稳运行。3月份的CPI是上涨1.4%,和2月份持平。收入增长相对也比较稳定,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8.1%,和GDP增长基本同步。这些指标说明,尽管一季度的经济增速略有放缓,但主要指标仍在合理区间。

其次,国民经济增长速度虽有所回落,但是结构调整是在稳步推进的,转型升级步伐也是在加快的。从三大产业一季度的增速来看,第一产业增加值7770亿元,同比增长3.2%;第二产业增加值60292亿元,增长6.4%;第三产业增加值72605亿元,增长7.9%。第二产业的企稳和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显示了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取得的成效。

再者,尽管经济增速小幅回落,但是新主体、新产业、新业态、新产品、新动力是在加快孕育的,中国经济向中高端加快迈进。今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加快了改革的步伐,特别是继续简政放权,同时继续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极大地激发了市场活力,推动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并且以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新一代信息技术为代表的信息化正在加快与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城镇化的融合,催生出很多新业态、新的商业模式,新的经济成份在增长。首先是新主体在继续增加,有关部门发布了一个数据,新登记注册企业数,一季度增长38.4%。刚发布的互联网网上的零售额在前几年大幅增加的情况下,一季度增长41%。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1.4%,比工业平均增速高5个百分点。新能源汽车、机器人都是增长50%以上,快递业务量预计增长46.8%。这些数据充分说明中国经济在分化调整中,一批新产业、新业态、新主体在加快孕育,所以中国经济的新动力是在加快成长的。

总之,尽管一季度经济增速略有回落,但缓中有稳、缓中有进、缓中有新,所以中国经济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态势没有改变。中国经济这艘巨轮仍然行驶在正确的航向上,向着既定目标砥砺前行。

工业增加值与用电量、

铁路货运量的结构变化

据国家能源局的数据,1—2月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2.5%。另外,中国铁路总公司的最新数据,今年一季度,中国铁路货物发送量完成8.7亿吨,同比下降约9%,运量重回到5年前的水平。针对这两个数据与一季度工业增速问题,盛来运谈了以下几点看法:

从历史情况来看,工业增加值增长的变动方向与工业用电量和铁路货运量的变动方向应该是一致的。近期来看,包括一季度的情况来看,一季度工业增速比上年四季度回落1.2个百分点,铁路货运量和工业用电量增速也是回落的,所以变动方向是一致的。这说明二者具有较强的相关性。

第二,工业增加值的变动与用电量的变动和铁路货运量的变动不是线性的,不同的经济运行阶段,用电量的弹性是不一样的。在经济上升期,增长速度加快的时候,往往是重工业,尤其是一些高耗能的重工业上升速度更快,用电弹性是不断提升的。反过来讲,当经济下行的时候,重工业下滑速度更快,尤其是高耗能的重工业下滑更快。在工业结构中有一个数据,6大高耗能工业增加值占整个工业增加值比重的30%左右,但6大高耗能工业的用电量占全国工业用电量的60%以上。这样来讲,由于产值占比不一样,也影响用电弹性不一样。所以它们之间的关系不是线性的,经济增速下滑的时候,由于高耗能工业快速回落,造成用电量下滑幅度更大。

第三, 一季度工业用电量的下滑,跟政府多年来加快结构调整、加快转方式、加快节能技术应用、加快技术创新、加大节能减排力度是有关系的。去年单位GDP能耗下降4.8%,今年一季度下降5.6%。节能技术的运用,减少了电力消耗,所以用电量下降幅度更大。

第四, 一季度用电量下滑还有非正常因素的影响,比如天气。今年3月份全国平均气温5.8摄氏度,比去年同期的4.1摄氏度上升1.7摄氏度,是近50年中的第四个高温,气温升高有利于节约用电。

第五,铁路货运量和工业增加值的关系。这几年铁路货运量总趋势是下降的。这和铁路货运所运的产品结构有关系。铁路货运的50%以上是煤,另外还有铁矿石等大宗原材料。但经济下行期对这些原材料需求是下滑的,一定程度上转嫁到铁路货运量上,产生一定的影响。这里还有结构变化的影响,近几年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有一个大调整,以前存在着西煤东运,但现在很多发电厂建在西部,不需要西煤东运。企业进行优化布局以后,工厂就建在原材料所在地,大大减少了原材料的运输。另外,现在交通运输方式的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高速公路、高速铁路通车里程不断增加,航运也增加了运量。多种运输的分散化也是铁路货运量下降的一个原因,铁路货运量目前在整个货运量的占比不到10%,今年一季度铁路货运量占整个货运量的比重只有9.2%,所以铁路货运量对宏观经济的解释力度是在下降的。

中国经济未来的增长,主要靠内需

中国经济未来的增长,主要动力要靠内需。从一定程度上来讲,中国的内需潜力还是比较大的。大的方面来讲,依靠“新四化”: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再加上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制造业4.0,这些新的变化交叉融合会带来巨大潜力,对投资和消费都有巨大的拉动作用。

具体来讲,可分为两个层面。一是投资,尽管现在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在回落,房地产投资增速回落比较大,但中国投资的潜力还是比较大的。今年基础设施的投资,一季度增长是23.1%,比去年同期加快了0.6个百分点。中国的基础设施在过去多年来,在各级政府大力打拼下,基础设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人均的基础设施水平和发达国家相比仍然有巨大的差距。无论是铁路还是公路,尤其是中西部地区差距更大。现在一些环境保护的设施,民生改善相关的设施,这方面的投资空间依然很大。

二是从需求角度来讲潜力更大。中国2000年达到总体小康,解决了温饱问题。2000年以来中国的消费结构升级在加快,由原来的吃穿为主的生存型消费向住、行、教育、旅游这些发展型和享受型消费过渡。过去几年,汽车发展很快,大家有目共睹。即使这样,汽车仍然还有比较大的增长空间。现在美国的汽车拥有量每百户超过200辆,欧洲一些发达国家的汽车拥有量每百户超过150辆。现在中国全国平均水平,每百户的平均拥有量不到35辆。从这个角度来讲,车和行还有空间。之后,还有旅游、教育、养老、卫生、医疗、文化,这些方面消费结构的升级刚刚开始。网上一组数据显示,中国去年出境游1亿多人次。中国的人口结构,老龄化在加速,健康养老业的需求是巨大的。

所以,中国不缺少增长点,不缺少消费热点,关键是怎么样把这些消费潜力激发出来,就要继续提高居民收入、继续改善消费环境、继续缓解或者解决居民消费的后顾之忧。要多种政策、多种途径共同作用,中国的消费潜力会得到进一步的挖掘和激发。

总体来看,中国经济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态势没有改变。我们要充分认识到我国经济发展仍具有巨大潜力、韧性和回旋余地。下一阶段,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各项决策部署,把稳增长、保就业、提效益作为紧要之务,更加充分地激发创新活力,促进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货运量用电量增加值
中国2012年至2021年十年间工业增加值的增长情况
02 国家能源局:1~7月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3.4%
01 国家能源局:3月份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3.5%
一季度国民经济开局总体平稳
今年第一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或仍下降
1~10月全社会用电量累计5655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7%
2017年上半年拉脱维亚港口货运量同比增长7%
2014年全社会用电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