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让“朋友圈谣言”浪费社会成本
2015-05-30李庶民
李庶民
前不久,在“私家车6年内免上线检测”新政出台不久,有一条信息在微信朋友圈里疯转:“为配合9月1日新车6年一审,提醒各位车友,2014年5月23日之前要把自己车子的违章处理掉,否则商业险保费上浮10%。”
这样的消息属实吗?据天津市保险行业协会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交管平台上的机动车违章信息与保险行业车险信息平台并没有对接,所以,机动车驾驶员违章记录与车险费率之间没有任何关联,车险费率只与机动车出险赔付记录相关。
各地保险监管部门和媒体也纷纷辟谣,人们发现,自己又一次被微信朋友圈忽悠了。近来,类似这种言之凿凿的传言在微信上着实不少。比如,“明日零时起,本市高清探头全部启动,副驾驶不系安全带相同处罚,开车时打电话罚款50元,闯黄闪罚200元……”这个消息被称作谣言中的常青树,尽管交警部门反复澄清,仍不得不再次辟谣。此外,拐卖儿童、食品安全、养生知识等也是“朋友圈谣言”的常见主题。
“朋友圈谣言”有一个特点——大多是善意的谣言,人们的转发都是出于对朋友的关心提醒,哪怕是谣言始作俑者,也很难找到经济目的或政治企图,这与网络上骗取钱财或破坏稳定的谣言有明显不同。但这并不意味着这类谣言没有危害,有的谣言会造成恐慌,有的谣言会影响有关部门的工作秩序,转发、忧虑、求证、辟谣,这一系列过程是对社会成本的一种浪费,并可能造成“狼来了”现象,侵蚀宝贵的社会信任。
朋友圈里很多都是高学历、高素质人士,为什么面对谣言总是上当?这样的判断力,一旦电信诈骗来袭,能否保证不中招?这很值得思考。“朋友圈谣言”有市场,与两方面因素有关,一是内容关系切身利益,食品安全、拐卖孩子、交通罚款的事情都是如此,让人不敢漠视;二是社交网络中的信任关系,由于朋友圈都是熟人,便认为熟人转的东西更加可信。
此外,“朋友圈谣言”的存在还与政府公信力有关。如今,有些传言哪怕被辟谣,仍有人不信,这就很可悲了。尽管大多数情况下政府部门的表态和辟谣是准确的,但个别时候出现的“官谣”也损害了政府公信力,造成说什么都不信的“塔西佗陷阱”。比如,不久前某省会城市自来水污染,人们发现,在污染之前曾有传言说水有异味,但被官方斥为“谣言”。可以想见,当地今后一旦出现涉及饮用水的传言,百姓肯定倾向“宁可信其有”。
“朋友圈谣言”的盛行,反映了当下人们独立思考精神的缺乏。互联网时代,人们貌似很喜欢质疑,但实际上还是存在盲从。要避免“朋友圈谣言”浪费社会成本,需要每个人在转发之前都动动脑筋,从常理常识方面多一些思考。
“大街上孩子被抢被偷”的传言在不同城市的不同地方经常出现,每一次都让人们牵挂、恐慌。天津某商厦就被传发生此类案件,而公安部门证实,不仅这个商厦,就连其所在的区,近十年都没发生过抢孩子案件。从常理分析可知,在闹市公然抢孩子很难逃脱,这无异于自投罗网,即使有这样的犯罪意图,显然也应该选择人迹稀少之处。在关于禽流感的传言版本中,总是提到“央视说不要再吃鸡”,这明显不符合科学常识。至于闯黄灯要罚款的说法,只要查一下《道路交通安全法》和公安部门相关表态就可了解事实。
人们对网络上的各种安全提醒趋之若鹜,但常常是“拣了芝麻丢了西瓜”。比如,人们总是对涉及孩子安全的事情很敏感,各种街头“拍迷药”传言哪怕已经被证伪,仍常常引起转发和恐慌;而另一方面,长期以来却漠视有关交通安全的提醒,每天有多少家长带着孩子跨越护栏、闯红灯?几乎没有人真在街上被拍过迷药,但每年因不遵守交规而造成的死伤则是惊人的数字。人们对杜撰的“警示”格外重视,而对真正有价值的提醒却置若罔闻,这种“不识货”现象也反映了理性精神的缺乏。
面对“朋友圈谣言”和各种网络传言,有必要重提那句老话,“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笔者还想补充,既要“不唯上”,也要“不唯下”。现在人们对官方和专家的表态往往持有怀疑,而对来自草根、网民的爆料则给予极大信任,这仍是一种盲从。尽管确有官员故意隐瞒事实,但草根谣言也实在不少,网络上的相关辟谣几乎是海量。因此,面对朋友圈传言,在转发之前应经过自己的思考和调查,让虚假消息及时止步,让社会成本不要再被浪费。
(何俊闲荐自《金融时报》)
责编:天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