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护校创新型计算机实训教学模式研究

2015-05-30张学文

东方教育 2015年5期

张学文

【摘要】为了适应现代化医疗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需求,中职护校护理学生有必要加强对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学习,而计算机实训教学由此诞生。在本文中,探讨中职护校创新型计算机实训教学模式研究。

【关键词】中职护校;创新型计算机;实训教学模式

前言

随着新时代的来临,科学信息技术已经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与生产中得到普遍的应用,也在疾病防治、医疗服务以及医学教育等众多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其对医疗服务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为了提供更高质量的医疗服务,我国对于医疗卫生系统信息数字化的建设予以高度重视,并且已经取得一定的成绩。现在,大中城市的综合医院里,信息数字化系统逐渐建立起来。从单方面重视费用信息管理发展成为全面覆盖的综合性医疗信息管理,包括医学影像系统、电子病历系统等交互式网络数字化综合信息服务功能的开发和应用。在本文中,探讨了中职护校创新型计算机实训教学模式研究。

正文

一、中职护校计算机实训教学现状

与普通的中等教育有所区别,中等职业教育这种教育模式具有特殊性,主要表现在现在中等教育的毕业生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实用型人才,对于我国的服务、生产以及管理而言,中职院校的毕业生起着第一生产线中重要作用。而中职护理院校的护理专业学生而言,其毕业以后的就业方向是各个医疗机构的护理工作岗位。随着现在各大医疗机构都逐渐利用现今的计算机技术实现医院更高效的管理,中职护理学生在学校中就应当注重学习好计算机技术,而中职护理院校针对计算机教育而实施实训教学,这具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实训教学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的教学形式。目前,中职护校计算机实训教学现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学生对于计算机技术的掌握水平比较低。

现在多数中职护理院校的学生对于计算机认识过于简单化,只懂得上网的基本技术;其二,没有深入的掌握计算机的基础知识,除了打字纸外甚至连基本的办公软件也不能操作;第三,学生对于计算机的掌握水平不一致,影响了教学的整体化;最后,学生在学习计算机技术的时候缺乏明确的学习目标,学习的内容不符合临床岗位的工作实际需要。

2、目前中职护校计算机实训教学模式缺乏实践性。在我国国内,存在许多关于中等职业教育教学的深入研究,并且从中获取一系列教学改革模式,例如自学辅导模式、尝试教学模式、异步教学模式等。但是,这些研究成果从总体上缺乏全面性,理论研究不够深入,具体的实践效果不理想,难以满足“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岗位需求为标准”的培养目标和现代中职学校教学改革的需要。

二、如何对中职护校计算机实训教学进行改革创新

明确进行中职教育的教学任务与目标,对计算机课程教学进行改革与优化。在教学的改革当中,课程改革占有绝对重要的位置,这是改革任务当中的难点之一,也是对高素质人才进行培养的核心所在。从国内外护理人才市场的需求出发,对中职护理院校的计算机课程结构模式进行创新与改革。紧紧围绕着服务第一的宗旨,始终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为符合护理岗位的需求而进行培养与教育。进行计算机课程创新与改革的具体措施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丰富教学方式,增加多个选择。目前我国多数的护理院校在计算机课程教学方式方面都比较单一,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可以对课程的结构进行调整,重视对专业课程的学习之余,对选修课程进行开发与优化,专业课程以计算机的基本知识与实践操作技能为主要内容,突出对主要内容的学习,对理论的学时进行合理的缩短,在进行实践操作学习的时候,有针对性的进行学习,可以通过各种特色的计算及活动的开展来对学生们的实践操作能力进行锻炼。

其次,对课程的体系进行综合整理,发挥计算机课程的整体综合性。根据我国护理院校现在的学生岗位需求,可以把计算机课程从单独教学进行综合性调整,变成为综合性的学科来进行教学,从而增加教学内容之间的连接,减少学生学习内容发生脱节。通过对课程体系的不完整性进行及时的调整,从而体现出计算机课程体系的综合完整性,全面拓展学生实践的空间。

第三,保持教学内容的平衡型。根据教育的实际需求来对计算机的教学内容进行规划与设计,以让教学内容更加符合岗位的实际需求,从而体现了计算机教学的理论性与实践性统一的特征。

最后,以岗位需要作为教学体系建立的基础。对计算机理论进行探索,加强对计算机基本理论知识的认识。可以通过开展理论研究以及专题讲座等形式来贯彻中职学校进行教学创新与改革的精神,同时在结束每章节的教学之后,可以组织教师们对教学的过程以及教学的效果进行总结性歸纳,从总结归纳中深入思考并解决其中的问题,从而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与技能。此外,还应当从教学的实际出发,根据教学的实践经验以及学生的学习情况等多个角度来进行研究,以此为中职护理院校的创新型计算机实训教学模式提供丰富的实践素材。并结合全新的教学思想理念以及教学方法等各个方面的内容,从实际出发,把全新的计算机教学模式应用到具体的实践中。

结语

中职护理专业学生计算机教学改革中实训教学的创新型模式具有实用性、创新性以及新颖性,使护理专业学生在计算机学习中,是带着浓厚的学习兴趣,自主探究式地学习计算机教学目标要求知识,在轻松愉悦的心情下进行计算机实训教学。为了适应现代化医疗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需求,中职护校护理学生有必要加强对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学习,而计算机实训教学由此诞生。为中职学校计算机实训教学改革提供有益的成功经验,对于提高计算机课程教学质量,推动职业教育教学更快、更好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参考文献:

[1]徐鹏辉,陶淑霞.以能力为本位的高职院校创新型教学模式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3(08)

[2]刘勤,李竹梅.问卷调查数据质量策略在院校研究中的应用[J].复旦教育论坛.2013(02)

[3]陶淑霞,杜海然,郭淳.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策略研究[J].河北旅游职业学院学报.2012(04)

[4]李清华.高职教学模式改革的几点建议[J].成功(教育).2011(20)

[5]叶小兵.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改革十年回顾[J].基础教育课程.2011(Z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