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厝常入乡愁梦
2015-05-30
若无古村落,何处觅乡愁?闽地山清水绿,古村散落其间。一条老巷,一棵古树,一座祠堂,一处小溪……它们无一不是人们心灵深处对乡愁的寄托。
古韵在延续,古村在新生。过去的物事聚集在古村落的深处,让我们回顾的视线可以无限延伸,老房子、石板街仿佛是时间的容器,先辈的气味在其中留有痕迹,或许只有面对这些过去的时候,我们才能更好地看到前方。
放逐尘嚣享受恬静,细数美丽古村落又何尝不是一件乐事?
别让鸣笛吵醒梦想
3年前,龙岩女孩莫莫辞去了北京的工作,来到南靖县塔下村,开了一家旅店,名叫“沐浴阳光国际青年旅舍”。和旅舍的名字一样,莫掌柜当初来到这里,满怀着憧憬和梦想,“我第一次来塔下时,看到古朴的老房子前,两个老人端着碗吃饭,孩子们在石桥边嬉戏,远处炊烟袅袅,眼前溪水潺潺,那一幕场景我永远都忘不了。”她说,她有归隐山林的愿望,所以就在这里定居创业。
可是这3年的变化,把她从梦想中唤醒了。塔下村位于南靖县书洋镇西部,为福建省第二批历史文化名村、首届中国景观村落。自2007年后,就进行大规模旅游开发。你一来到塔下村,就会看到古村落的道路上已经停满了车,偶尔一两声喇叭格外刺耳。一下车,就遇到许多人上前来揽客,询问是否要住宿,路边的墙上贴了许多广告。
“现在和我当初来的时候很不一样了,游客很多,旅店之间竞争很激烈,不是当初那种味道了。”莫莫说。
离塔下村不远处的云水谣,正招待着来自各地的游客。不过,路边各种小摊,以及新加的许多商业设施,让人感觉与《云水谣》中美丽的村落不太一样了。“河边色彩鲜艳的充气游乐设施,和村子真的格格不入。”当地的“80后”女孩小郭抱怨,她记忆中的云水谣不是这样的,河流、老房子、农田,没有被改造,也没有这么多的小摊贩。
“福建的历史文化村镇文化遗产保护现状差异比较大,从地理看,沿海县市风貌较差,内陆县市风貌较好;从经济水平看,发达县市风貌较差,欠发达县市风貌较好;从类型看,集镇、城堡类风貌较差,聚落、纪念类风貌较好;名镇风貌较差,名村风貌较好。这种规律性差异与福建省区域地理差异大,区域社会历史和经济水平呈现出的山海不平衡密切相关。”福建博物院考古研究所副所长楼建龙说。近日,他完成了《福建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人文引导与城镇生态复兴》的课题,对全省名镇名村进行了深入的调研。
“对于名镇名村的古迹,我们要进行保护性利用,并尊重适度开发的原则。”楼建龙说。
历史文化村镇应当充分体现各自特色,诸如大拆大建、白纸画图的“大手笔”是行不通的,开发利用的手段需要严格控制、谨慎推广。
除此之外,应促进传统产业的回归,传统文化的有序传承。“蕴含在历史文化村镇中的传统文化,可以归纳为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两大部分。可以让每一个走进村镇的人得到身临其境的体验与感受。传统文化只有在村镇之中鲜活起来,才能得到真正的延续并且发扬光大。”楼建龙说。
人都到哪儿去了
2008年福建土楼进入“世遗”名录后,众多的土楼走向了不同的命运。
熙熙攘攘,人声鼎沸,商业气息盖过了人文气息,这是大多数“世遗”土楼内的情景。而大多数没有进入“世遗”名录的土楼,则和它们所在的村子一样,处于无人喝彩的窘境。
位于南靖县书洋镇西北的石桥村的土楼群,就是这样一种境况。省级历史文化名村石桥村曾经拥有23座土楼,它们距河坑土楼群仅2公里,却游人罕至。由于村中人口外迁,土楼无人管理,目前村里现存土楼17座,其余6座均已倒塌,仅存遗址。数据显示,石桥村兴旺时有1500多人,由于人口外迁,户籍人口仅剩千余人,常住350人,且大部分已迁出楼外,另建楼房。
城市与农村在社会、经济等各方面的两极化特征日益明显,大量农村人口向城市集聚,直接导致了农村人口特别是青壮年人口减少。村镇之间常年只见留守的老人与儿童,缺少经济活动,只能变成一个大尺度的静态展示空间,丧失了活力。
位于宁德福安市的坦洋村,是一个传统产茶村落,历史最盛时期曾有36家茶行,雇工3000多人。现在种茶、采茶、择茶、制茶、卖茶依旧是村民的日常生活内容。村民们延续传统以茶为中心的生活方式和礼仪文化,甚至保持在住宅里制茶的传统家庭作坊生产方式。
传统产业曾经在特定的历史时期支撑着名镇名村的经济繁荣与发展,作为特色名片,理应成为支持名镇名村再发展的重点内容。楼建龙呼吁,各名镇名村要从挖掘本地传统产业出发,找到发展的路子。
人鱼同乐鲤鱼溪
鲤鱼溪,位于宁德市周宁县浦源村。在这里,“人鱼同乐”成为独特的人文景观。据当地人介绍,当地明、清两代政府均有明文保护溪中的鲤鱼,村民也非常爱护门前溪中的鲤鱼。
如今,鲤鱼溪知名度虽高,但当地并未迁走溪边的住家,还因势利导,把古代的“人鱼同乐”景观保留下来。走进浦源村,村子沿着S形溪流布局,通过在村口蓄潭、村尾挖池而形成八卦图式。溪边的居民则与鲤鱼相伴生活,溪中鲤鱼也从不怕人,形成鲤鱼“闻人声而来,见人景而聚”的景观。
除此之外,浦源村还把与鱼相关的景点串联起来,凸显传统“护鱼文化”。游人来到鲤鱼溪,能看到溪畔的郑氏宗祠。村里宗祠里供奉的郑氏祖先,制定了保护鲤鱼的乡规民约,一直保留至今。而埋葬鲤鱼的鱼塚则更体现了当地村民对鲤鱼的尊崇。几处景点,无不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
浦源村鲤鱼溪的样本,体现了名镇名村保护中较为高级的方式——历史村镇的文化再塑造。
“单纯地把古村落理解成一种具有象征含义的模型,是博物馆式的静态保护。注重古村落作为一种文化载体的延续与生长,就有可能在继承和保护的前提下,为古村落找到一条继续生存和发展的道路。名镇名村作为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优秀聚居地,仍然成为许多现代人的首选。”楼建龙说,在生产力相对低下的农耕社会里,人们因无为而有限获得。在现代社会,人们因有为而肆意索取。“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名镇名村的经验得失,将告诉我们纳山理水、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共赢”思想。
“农耕文化曾经培育并灿烂了中华文明两千年,而短短一百多年的工业进程,即在创造出大量的物质财富后,让我们如此无奈却又直接面临着资源约束、环境污染、生态退化的严峻形势。维护并学习古人尊重自然、和谐山水的村落营造模式,将促使现代中国成就更多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人居环境。”他说。
石头厝守望海峡
蔚蓝的台湾海峡一望无际,海浪拍向怪石嶙峋的峭壁,溅起水晶般的浪花。峭壁之上,绿色植物顽强地扩张着生命的版图,一片古朴而沧桑的“石头城堡”就坐落在这样一片绿地毯之上,缕缕炊烟升起……每一个初到福建平潭的游客,都会被这样一幅充满乡愁的画面所打动。
“厝”在福建方言中是房子的意思,碉堡般的石头厝,不仅是地方风情浓郁的独特民居,也是这座大陆距离台湾最近的海岛祖先巧妙利用当地得天独厚自然资源建造的,更是我国东南沿海海洋文明发展的“活化石”。
在“老平潭人”的眼中,石头厝与平潭自古以来就有“不解之缘”,更是祖先留下的一朵建筑奇葩。据《平潭县志》记载,平潭先民在汉代以前住在乱毛石砌筑的简易草竂和渔竂中,唐宋时期,本地传统建筑演进为平房排屋,墙体留小孔,以利采光通风。到了清代中叶,平潭农村开始出现“单进四扇房”,就地取用当地丰富的石资源,采用硬山屋顶,光厅暗房。这样的“一房一厅”的宅式,沿袭至民国时期。
“过去,平潭岛上生态环境不如现在这么好,一般材料的房屋经不住海风和海水的侵蚀。特别是到了冬天,台湾海峡大风肆虐,为了建造可以抗击更恶劣自然环境的房子,石头自然成了‘不二之选。”平潭综合实验区旅游发展局一位负责人说。
没想到,“无心插柳柳成荫”,这种极具地方特色的建筑如今成为平潭的烫金名片。一位北方游客表示,石头厝有一种南方民居独特的美感:“屋顶瓦片压石块,窗户一律开小窗,辅上石条窗栏,远远望去,就像童话里神秘庄严的城堡一般古朴而充满质感。”压瓦片的石头风吹雨淋后渐渐变成黑灰色,配上红瓦顶,耕作农家,燕雀呢喃,好一幅原生态的“渔村图”。
要富要美 更要留住乡愁
我们的乡愁,是越来越浅了。不是因为我们不爱自己的家乡,而是过去的几十年中,变化太大,节奏太快,回过头来,我们已经找不到故乡原有的样子。
台湾文化名人龙应台曾写过这样一段话:“我也希望能牵着幼儿的手,走下一条青青石板路,告诉他第三株庙柱的雕龙嘴里有一颗陈皮梅。我也渴望能站在斑驳的坟头看鲜红的玫瑰花怒长,痴迷地回想当年的母亲如何牵着我的手走下一条青青石板路。”对于她,古迹是切身的、不可置疑的需要。没有过去,现在就没有意义,未来就没有方向。
回到故乡,你还找得到那条“青青石板路”吗?在我们的家乡,那些古老的遗迹,他们的处境如何呢?
想到这里,我们或许该深深地内疚。过去,我们太注意自己的钱包满不满,却忘了自己的祖屋也要花钱修一修;我们在意自己的着装,却没想到小时候玩耍的老街已经垂垂老矣、破烂不堪;我们太想自己的房子能大一点再大一点,而忘了隔壁的老城墙也需要自己的一分地。
正当我们回过神来反思的时候,“城镇化”建设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百姓要变富;与此同时,文化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也被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和提倡,家乡要变美。“富”与“美”,在过去的几十年内似乎对立,如今如何能一笑泯恩仇呢?
其实鲤鱼溪的“人鱼同乐”告诉我们,在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中,不一定要砍树、填湖、拆房,生态和人文也是促进地方发展的重要资源。过去的数千年,农耕文化培育了灿烂的中华文明。但到了近几十年,工业化发展让我们面临着资源约束、环境污染、生态退化等严峻形势。我们迫切需要维护并学习尊重自然、与山水和谐共处生活态度,这样才能与自然和谐共处。因此,城镇建设,需要保护和弘扬传统优秀文化,延续历史文脉。在城镇化的同时,我们更应提高历史文物保护水平,要传承文化,发展有历史记忆、地域特色、民族特点的美丽城镇。
值得一提的是,那些希望留住乡愁的民间力量已经越来越强了。在石狮,就有两个20多岁的年轻人,他们从外地回乡时,发现家乡的文物古迹无人问津,也没有系统的名录。于是他们带上相机和工具,访遍石狮各个角落,拍下数千张古建筑的照片。当他们把老房子的照片放到网上时,激起了其他人的乡愁。许多在国外的华侨给他们留言,说这是他们的祖宅。这样的年轻人,在福州的上下杭、龙岩的土楼都纷纷涌现。这些努力让我们相信,未来在我们的故乡,一定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