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西藏班语文教学之课堂教学体系探究

2015-05-30王鹏

职业·中旬 2015年5期

王鹏

摘 要:本文通过介绍作者学校五年来开办的中职西藏班教育模式取得的成果,对中职西藏班语文教学之课堂教学体系进行了探究。西藏学生在内地首先要过“语言关”,语文教育就此显得尤为重要。对西藏班语文教育实施一定的策略能帮助学生快速提高汉语运用的能力,还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探寻一条适合中职学校西藏班语文的课堂教学体系是有很大的指导意义的。

关键词:课堂教学体系 整体课堂 局部课堂 生活课堂

2010年9月9日,笔者所在学校的“西藏班”正式开班。这是宁波市首个受国家教育部委托而开办的“西藏班”。如今五年过去了,我们西藏班语文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究其原因,是我们一线教师以学生自身发展为宗旨,探索出了一条适合学生学情的教学模式,构建了一个立体的、全方位的课堂体系。

根据我们的调查研究,西藏同学的汉语能力大致上可以分为三个档次,上可达到初中毕业程度,中可达到小学毕业程度,下则徘徊在小学二、三年级程度上,这就明显体现了西藏班学生汉语能力的不均衡性。对于这种现象,我们制定出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教学策略。“一个中心”是指以整体班级课堂为中心,“两个基本点”是指 “小老师”辅导学习的局部课堂和以“师生结对”学习的生活课堂。

一、整体的班级课堂教学模式

1.传统教学,听说读写

面对汉语基础普遍较差的西藏同学,学校订购的教材为《普通话学习和训练》,侧重于汉语能力的“听说读”,忽视了“写”。因此,我们在实际的教学中,形成一个思路:依托教材但不囿于教材,从口语学习入手,循序渐进,由浅入深,以“朗读、说话”作为汉语教学的突破口,后期逐渐涉及写作的教学内容。

其中朗读是重点的学习方法,如果读得好,可以省去三分之二讲解。对于不同程度的学生,要求他们读出层次来,汉语基础好的同学就要用感情去读,次之就要求他读准字音,再次之就要求他读通顺。另外教师在范读时应该做出良好的榜样,一能调动学生的情绪,二能帮助学生理解句子中包含的情感。

在每节课前,我们有一个环节就是汉语自由对话5分钟,目的就是锻炼“说”的能力,运用汉语交流的能力。读和说的基础有了,就引导学生写的欲望,鼓励他们把每天有趣的事情记下来,两天一小记,五天一大记,日积月累,心中的词汇就多起来了,能熟练运用词语来造句了,这时“写”的目的就达到了。

2.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现在学校给西藏班设置的语文课为每周三节,课时量偏少,如何充分发挥课堂的作用,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呢?这是我们研究的基本问题。我们觉得,首要的任务就是要激发西藏同学学习汉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课堂是引领学生走向智慧的主阵地,如果让学生的思维在课堂上“沉睡”下去,后果是不堪设想的。情境教学就是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从教学需要出发,制造或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场景,以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迅速而正确地理解教材内容,促使他们的心理机能全面和谐发展,只有美好和谐的语文课堂心境,才能让课堂充满创造,充满生命的活力。

我们在教学中,尝试多种创设情境的方法,如:联系生活,体验情境;运用实物,演示情境;借助图画,再现情境;播放音乐,渲染情境;运用课件,融入情境;扮演角色,体验情境等等。

3.重视个性,情感激励

美丽的青藏高原赋予这些学生淳朴善良的性情,养育出一个个生动活泼,极具个性的生命。面对这些学生,我们不忍心做出任何压抑他们个性发展的事情,在学习汉语的同时,我们更要树立他们健全的人格和培养他们多彩的个性,让每位学生都能从中获取对生命宇宙的某些认知,获取对人生社会的某些思考。这样,汉语教学就成功了一半。

每位学生都应该从事一件他自己感兴趣的事:有的学生喜欢阅读,有的学生喜欢写字,有的学生热衷于感情的抒发。总之,要让每位学生找到自己个性潜能发展的独特领域和生长点,教师再去因材施教。

课堂上,老师重视对每位学生的情感教育,学生都喜欢鼓励和赞美。老师一声鼓励的话语,一个满意的微笑或者赞许的眼神,都能使学生们感受到器重、关切和敬佩,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使他们在学习上快乐奋进,从而主动探求问题,既拉近了师生的关系,又快速地掌握了所学的知识。

4.特色教学,灵活多样

除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我们尽量克服填鸭式教学,尝试进行各种特色教学,表面上是课堂形式丰富了,实质上则是快速有效地学习了知识。这样的学习变得不再枯燥乏味,而是有趣生动了。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种样式:

(1)游戏形式,如词语成语接龙,猜字谜,击鼓传花讲故事,听歌写歌词等。

(2)比赛形式,如诗歌(散文)朗诵会,小型辩论赛、演讲赛,硬笔书法赛等。

(3)表演形式,如表演情景剧,学说绕口令,上台模仿秀,快乐男声等。

(4)主题形式,如学会观察事物的特点,自我介绍,我钟爱的一本书等等。

二、“小老师”辅导学习的局部课堂模式

针对西藏班学生汉语掌握程度不均衡的特点,课题组挑选出责任心强的汉族学生15名,和部分藏族同学结对,称之为“小老师”。利用每天晚自修时间,组建局部课堂进行学习。因为不是所有的藏族同学参加,因此称为“局部课堂”,这样做的目的是让那些汉语薄弱的同学有更多的汉语学习时间,为他们营造更好的语言学习环境,制订单独的教学计划来适应这部分同学学习汉语的特点。在这样的课堂中,“大老师”发挥整堂课的主导作用,“小老师”发挥的是引导、辅导、督导的作用,同时也是口语交流,提问思考的教学参与者,其特点如下。

1.夯实基础,由浅入深

参加局部课堂的成员是汉语水平相对较低的藏族同学,课题组专门购买了适合他们学习的一套小学教材,由易到难,从看图识字,拼音识字开始学起,突破最基本的拼音、汉字、释义、组词、造句的障碍,巩固“大课堂”所学知识,弥补“大课堂”所没有的基础知识。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教学进度,做到上完一节课,增加一点基础知识,提高一截汉语水平。

2.点对点传授,面对面交流

每位藏族学生都有一名“小老师”与其结对,组成学习小组,遇到不会的拼音、不识的字词或者不懂的意义,就可以马上询问“小老师”,而“小老师”就用通俗易懂的方法进行答疑解惑,因为是点对点的传授,面对面的交流,所以学习起来非常轻松,效率非常高。而这种灵活自由的课堂教学方式也深受学生喜爱,不仅是藏族同学获益匪浅,“小老师”也在这个过程中获得了教授他人的一些启示,掌握了教学的一些方法。可喜的是,“小老师”自创的很多方法值得肯定,如看图说话,谐音认字,藏汉互译等等。

3.有效监督,查漏补缺

在教授新课,完成作业,温故知新的环节中,“小老师”起到了很好的监督作用。有部分学生在学习汉语上有蒙混过关的想法,在这里得到了及时的制止。“小老师”会认真地检查结对学生当天掌握的知识点,课堂上生字生词,造句释义的学习,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都能得到有效监督。在同龄人的监督和鼓励下,部分藏族学生的偷懒粗心的习惯得到了显著改善,他们自身也感受到了比平时更多的压力,进而转化成学习的动力。除了“学生”在互相较劲学习,“老师”们也在努力探求新方法使自己的“门徒”快速提高。

三、“师生结对”学习的生活课堂模式

在西藏班中有5~6名同学汉语底子非常薄弱,课题组的5名老师与他们结对,进行“师生”互动学习,立足生活,课外进行学习交流,以快速提高这些同学的语文能力。课题组成员针对这几名“特殊学生”的个性特点,兴趣爱好,单独布置一些任务或者作业,或者引领他们一起深入日常生活,深入了解汉族文化,此时的老师就充当了良师益友的角色。我们初步思考,可以有如下具体的做法。

1.寻找兴趣点,走进学生内心世界

针对该学生的特点,树立一个兴趣点,如打篮球、唱歌、学书法、上网等,在生活中和他一起接近所热爱的事物。这样做的目的就是借兴趣而走进学生的生活,和他们产生更多交流的机会,师生之间始终有一个共同的话题,学生在这个话题上可以敞开心扉去倾诉、探讨,从而不自觉就提高了和人交流的能力,也能提高他们的自信心。

2.师生共同参加实践活动,深入了解汉族文化

利用课余实践,师生共同参加各种实践活动,比如去参观名胜古迹,去市区购物,在班级劳动,去老师家做客等活动。在具体的活动中,增长学生见闻,扩展学生视野,在特定的环境中学习语言是最快的。师生的距离再一次拉近了,成为无话不谈的朋友,这样的学习是刻骨铭心的。

四、小结

以上是笔者在中职学校西藏班的语文教学中思考出的一个教学模式,在研究过程中形成的一些思路和方法,大部分的内容已经付诸行动,开展了一个学年,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有的想法则尚在酝酿之中,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实践开来,但是在后期的研究中笔者会努力实践和总结,不断完善教学方法,寻求更科学、更有效的教学规律。最后我们相信,一定能够探寻出具有针对性的中职西藏生语文教学策略,以供大家评鉴。

参考文献:

[1]孙力.西藏内地中职班普通话教学的现状及对策[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12(10).

[2]周坤.西藏班语文教学初探[J].课程教育研究,2013.

[3]路慢远.内地西藏中职班汉语文教学浅探[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3(5).

[4]方芳.西藏内高班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及改进策略的个案研究[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2014.

(作者单位:宁波市鄞州职业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