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陸首例涉代駕交通事故案 代駕出車禍 車主擔何責

2015-05-30余曉文

台商 2015年5期
关键词:責任服務

余曉文

案例重現

不久前,上海爺叔陶老伯晚上騎著電瓶車,由西向東經過浦東周浦鎮旗杆村葡萄路時,被一輛由北向南經過這裡的小轎車撞翻在地。交警認定,小轎車沒有讓右側車輛先行,應當承擔事故的全部責任。

陶老伯要求索賠,卻不料肇事者、車輛所有人、代駕軟件運營商相互「踢皮球」。為此,陶老伯將各方當事人告上法庭,請求判令賠償醫藥費等11.79萬元(人民幣,下同)。近日,上海市浦東新區人民法院開庭審理此案,軟件運營商被判擔責。這也是全大陸首例判決的涉代駕軟件交通事故的責任糾紛。

這起看似簡單的道路交通事故背後法律關係卻比較複雜。原來,事發當晚,魯能集團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員工潘先生在周浦鎮旗杆村一飯店吃飯後,通過億心宜行公司運營的APP軟件「e代駕」聯繫代駕服務,億心宜行公司接單後將資訊發給代駕司機趙先生。隨後,趙先生趕到這家飯店,與潘先生簽署代駕服務確認單後,駕駛車主為魯能上海分公司的轎車離開飯店,沒多久就發生了交通事故。

受害人索賠遭「踢皮球」

手機軟件喚來代駕,發生事故到底該誰付「代價」?

肇事司機趙先生認為,代駕屬於職務行為,賠償責任應由億心宜行公司承擔。而億心宜行公司則稱,公司僅通過「e代駕」軟件提供資訊,由被代駕人自由選擇代駕人,服務完成後,由被代駕人與代駕人直接結算費用,公司僅收取每單5元至20元的資訊費用,因此趙先生不是公司員工,事發時並非職務行為,事故責任應由他自行承擔。事故發生後,考慮到趙先生無力承擔醫療費用,公司從人道主義出發,墊付了3.59萬元。

由於索賠遭遇「踢皮球」,2014年10月,陶老伯將代駕人趙先生、車主魯能上海分公司、平安財險上海分公司告到了浦東法院,請求判令賠償醫藥費等11.79萬餘元,先由平安財險上海分公司依次在交強險及商業三者險的責任限額範圍內賠償,不足部分由趙先生及魯能上海分公司承擔連帶賠償責任。

審理中,法庭依法追加億心宜行公司作為被告。

車輛所有人是否擔責

法官稱,本案中並無證據表明車輛所有人魯能上海分公司對損害的發生存在過錯,因此法院對陶老伯要求其承擔連帶責任的請求不予支持。

另外,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四十九條明確規定,因租賃、借用等情形機動車所有人與使用人不是同一人時,發生交通事故後屬於該機動車一方責任的,由保險公司在機動車強制保險責任限額範圍內予以賠償。不足部分,由機動車使用人承擔賠償責任;機動車所有人對損害的發生有過錯的,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

軟件運營商是否擔責

保險公司在限額範圍理賠,這沒有異議。那麼,趙先生與億心宜行公司之間如何擔責?

主審法官談衛峰認為,首先要弄清楚雙方之間的法律關係。「我們認為,趙先生與億心宜行公司之間應為雇傭關係:第一,委託代駕服務協議在潘先生與億心宜行公司之間簽訂,趙先生並非協議當事人,他是接受億心宜行公司的指令實行代駕;第二,趙先生系經億心宜行公司考核並認可的代駕人,服務過程中,須遵守公司的規章制度及行為規範,穿著統一制服,佩戴胸卡,也就是說,他在工作時間內接受公司的管理;第三,趙先生根據公司制定的標準收取費用,對代駕費沒有議價權,僅以付出的勞動獲取相應報酬。

法院認為,這些都符合雇傭關係的一般特徵,因此趙先生事發時是在執行職務行為,因此,陶老伯超出保險理賠範圍的損失部分,應由億心宜行公司承擔。

最終,法院支持陶老伯請求賠償醫藥費等12.66萬元,由於這筆損失可在交強險及商業三者險限額內足額賠付,因而億心宜行公司無需再支付賠償費用。對於不屬保險責任範圍的律師代理費及停車費3716元,法院判決由億心宜行公司全額賠償。由於該公司之前已墊付醫療費3.59萬元,扣除這部分損失後,其餘部分陶老伯應予以返還。

車主是否擔責看代駕是否收費

日前,浦東法院召開「代駕法律關係中交通事故責任承擔」研討會。與會專家學者討論後認為,在有償代駕的前提下,不論代駕人是以個人名義還是以公司形式推出代駕服務,均在被代駕人與代駕人或代駕公司之間形成服務合同關係。同時,根據機動車運行支配者和運行利益享有者承擔事故損害賠償責任的原則,代駕人或代駕公司應當對代駕中發生的交通事故損害承擔民事賠償責任。

「根據被代駕人是否給付報酬,可分為有償代駕和無償代駕。」浦東周浦法庭庭長傅胤胤表示,酒後代駕一般是指代駕司機代替飲酒者駕駛其機動車輛的行為。「有償代駕主要有代駕公司提供的代駕、酒店等餐飲服務機構提供的代駕及私人有償代駕等形式。本案系通過手機軟件e代駕委託代駕人的新型案件,法律關係較為複雜。」傅胤胤說。

無償代駕,是指不單獨收取費用的代駕行為,代駕人與被代駕人之間通常是親戚、朋友、同事等關係。根據法律規定,目前無償代駕中代駕人與車主之間應為幫工關係。專家認為,在無償代駕的情況下,車主是運行利益的受益人,一旦發生交通事故,原則上賠償責任應由被幫工人、也就是車主承擔。

此外,華東政法大學教授傅鼎生認為,如果機動車車主或被代駕人等對損害發生有過錯的,可以減輕代駕人或代駕公司的民事賠償責任。「比如車輛脫保,即未繳納交強險,車主須在交強險範圍內承擔連帶賠償責任;而如果代駕人沒有審核車輛有無脫保等情形,代駕公司可按照內部約定,根據過錯大小,對代駕人進行追償。不過,也要考慮代駕人過失的大小以及收入高低等因素。」傅鼎生稱。

缺少行業規範代駕糾紛難解

隨著「酒駕入刑」,代駕業獲得迅猛發展,據報導, 大陸汽車擁有量已超1.3億,但代駕司機僅10萬左右。艾瑞諮詢的研究數據顯示,未來5年大陸代駕市場產值高達500億元。如今上海的代駕公司現在已有大概120家,代駕司機僅「正規軍」就超過了2萬人。然而,這個新興行業仍基本處於「三無」狀態,代駕者、找代駕的車主、代駕公司之間容易發生糾紛,值得相關監管部門關注。

據一名代駕者日前介紹,他所在的上海市,目前代駕市場競爭非常激烈,且不同規模、品牌的代駕企業,在收費、服務、保險等方面都各不相同,「現在代駕市場很大的一個問題是保險各自為政,行業標準空白。各保險公司紛紛推出了代駕險,代駕企業去自己選擇。開車上路難免剮擦,那麼一旦發生事故,車主面臨的賠償標準就會有分歧,很難和車主解釋,也容易起糾紛。」

上海市道路運輸行業協會駕駛服務專業委員會成立於2014年4月,該委員會主任馮園明曾對媒體表示,代駕行業相關法規制度的制定還在摸索推進中,主要由行業協會牽頭,暫時還沒有職能部門的干預。該委員會目前的工作主要分為幾塊,包括和一些領頭的代駕企業協商推進服務規範化、幫代駕司機購買人身保險等。

猜你喜欢

責任服務
ABSTRACTS
志愿服务的打开方式
TheProcedureControloftheDisclosureofSewageInformationinAnEnterprise
ABSTRACTS
ABSTRACTS
本刊读者服务部实用产品推荐
物业服务
2018上海服务业企业100强
谁的责任
本月来信之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