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流程改善 整合資源 六標準差推動管理實務分享

2015-05-30蕭義泰

台商 2015年5期
关键词:品質過程目標

蕭義泰

6sigma是1980年代Motorola發展出的管理手法,6sigma不只是一套工具,更是企業轉型的方法,是一項經由溝通、培訓、領導、團隊合作以顧客為中心所共同驅動的方法。

6sigma助力企業成功

6sigma曾經協助許多世界級企業展現驚人的成績,尤其它帶領奇異(GE)公司邁向營運的高峰,並被奇異執行長傑克·威爾許(Jack Welch)稱許為奇異所採行過的最重要的管理措施。在1995年奇異執行長傑克·威爾許採行6sigma作為企業的指導策略,經由此種管理哲學與衡量標準,讓奇異全體員工對於6sigma有全面性的了解,亦包括徹底分析主要的關鍵流程如何影響到流程的產出,進而利用6sigma追趕過日本的品質,同時也造就6sigma今日的流行。

sigma(σ)是一個測量品質的標竿工具,代表一種績效目標,是一種品質改善的觀念,幾乎等於零缺點。

6sigma是一種對於短期目標的改善,進而達到長期目標的品質哲學,所提供的是整體應用於設計、生產與服務的工具手法。6sigma強調高績效,以資料分析企業的真正問題點並加以解決,是跟市場的需求直接產生連接。

6sigma的目標是對市場需求的敏銳感知,進而驅動第一線進行改善。在操作層次上則以外在顧客的需求減少流程變異性。為了要達到此目標,要全員參與,且各部門都必須要加以遵守。要完成6sigma目標的企業改造,是以DMAIC 5個步驟的改善順序,提供進行流程改善、設計或再設計的基本步驟。以流程觀點確認(Define)核心問題點,以評量(Measure)看出問題的所在,以分析(Analyze)了解造成問題的關鍵因素,以改善(Improve)排除關鍵因素的不穩定性,控制(Control)則從統計製程管制(SPC)技術上確保所有的指標在管理範圍以內。6sigma的管理內涵主要為:當我們應用6sigma管理系統,減少企業經營風險時,可以增加對於所從事流程事務整體績效的信心,品質、產能、存貨水準以及其他相關因素都可以獲得績效,這些因素獲得改善,則企業與顧客都可以獲得更大的滿足,是企業最基本的價值。

CTQ滿足顧客要求或製程(過程)要求

CTQ(CriticalTo-Quality)是任何產品或服務的特質,此特質會滿足一項主要的顧客要求或製程(過程)要求。

(一)CTQ品質關鍵點:

企業提供的產品和服務必須滿足客戶要求的品質特徵。在Six Sigma 中,通常用Y來表示,很多公司都是把其作為一個輸出的衡量性指標。

(二) CTQ 通過分析確定顧客的關鍵特性:

Y是由CTQ導出的組織內部某個具體流程的關鍵輸出變量或關鍵輸入變量。

(三)CTQ是從顧客角度出發:

影響顧客滿意度的質量特性,而6 sigma中的Y是項目改善對象。

(四)在產品製造上,可以把CTQ粗略地分為兩大類別:

產品特性和過程參數。確定CTQ是最重要的同時也是最困難的工作之一。

(五)CTQ的關鍵步驟:

顧客的要求通常是最直觀的表象,將這些表象轉換為具體的適合於公司的質量技術過程。

六標準差更是一種文化與態度,它強調從顧客觀點來看待流程、產品與服務的重要性。要做好六標準差,必須真正了解顧客的觀點,知道顧客想要什麼,而不是「以為」顧客想要什麼。六標準差的目標是要降低流程變異的標準差,以便契合我們的規格限制,並達到六標準差的極致點。

要成功導入6 sigma活動,必須與企業的活動方針、經營策略以及績效衡量進行結合。奇異公司以6sigma提升財務相關流程的改善,整合各項資源以改善企業現有的問題點並提升其生產力,印證6 sigma無法與現有的操作流程分離。

6sigma系統的推動,必須符合本身的企業文化,欲建構6 sigma管理系統,領導者要發揮領導的功能,對於經營發展策略、企業核心流程加以承諾,勾勒出企業共同的願景。

猜你喜欢

品質過程目標
2023 年3 月七年级参考答案
2023年6月七年级参考答案
漫画
Cultural adaptation and content validity of a Chinese translation of the ‘Person- Centered Primary Care Measure’: findings from cognitive debriefing
“常州三杰”的品质风范与时代启示
不等式求解过程中端点的确定
细说“否命题”与“命题的否定”
关于如何更好的普及少年儿童刊物问题的研究
注重过程教学 促进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