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没钱的日子

2015-05-30于丹

润·文摘 2015年5期
关键词:藤椅扇面柜子

于丹

我曾经和一个朋友聊过一个选题,叫《没钱的日子》——采访一些名人和富翁,让他们谈论自己没钱的日子。事实上,很多人会怀念没钱的日子,因为没钱不一定没快乐,没有钱才会想方设法用最小的投入得到最大的产出,那种满足感无与伦比。

那么,贫和穷有什么区别呢?从字的本义来看,贫是上分下贝,贝壳是货币单位,指代财富。分贝,就是一分钱掰成两半花,可谓没钱到极点了。穷,上面的穴字头指山洞,下面的力是一个人弯着腰的样子。人在洞里弓着身子,腰都挺不起来了,可谓穷途末路、无路可走。这是在我读本科的时候,王国维先生的孙女王令之教授在黑板上写的。三十年来我一直记得。

我刚结婚的时候,房子很小,不到四十平方米。卧室九平方米,放下一张双人床、一张书桌、一张梳妆台、一个衣柜和一个茶几后,屋里几乎没地方下脚。我的衣服实在没地方放,就请人做了一排三米长的吊柜,挂在房间里,用来放衣服。但是,柜子做好了,我们却发愁了,柜子吊在哪儿?那时候没有机械设备,房顶上只有一根暖气管子。我爱人出主意:“我看就把柜子吊在暖气管子上吧。不穿的衣服放在吊柜里,穿的衣服放在地上的衣柜里。”

柜子吊好了以后,我觉得不太好看,就用粉底碎花布做了一面布帘,剩下的布铺在小床头柜上,用一盏小台灯压着。经过一番布置,房子虽小,却也温馨。直到现在,我都觉得那段时间是一种挺美的日子。

我很庆幸在很小的时候就见过许多没钱的欢喜和典雅。我十二三岁的时候,父亲去安徽省委工作。夏天放暑假,我和母亲去合肥看望父亲。

我们住的宿舍外面有一个四四方方的水泥阳台,上面沒有任何装饰,中间放着一张小方桌,四周摆着几把大藤椅。父亲和他的朋友们,穿着老头衫,摇着大蒲扇,靠在藤椅里。表面上看起来寻常极了,但他们毕竟是文人,自有属于他们的雅致。他们几个人经常拿一幅白扇面,第一个人吟一首诗,第二个人提笔把诗题在扇面上,第三个人在扇子的背面挥毫作画,而另外一个人则在一边静静地刻章。等到书画作好,再盖上闲章。他们合作做了一把又一把扇子。等到他们各奔东西时,每个人手里都拿着几个人合作的扇子。

直到现在,我还记得林叔叔告诉我:“小丹,要记住什么是入声字。不会入声字,你就唱不了昆曲;不会入声字,你就不会作古体诗。我学问没你爸爸好,但是我吟诵比他强,因为他是北方人。所以,吟诵要跟叔叔学。”

直到现在,我都特别怀念那个阳台。那个地方的情趣,中国文人的气息,一直都让我怀念。我很富有,从小就有很多特别奢侈的爱陪伴着我长大。我有过没钱的时候,但没有觉得穷过。所以,没钱不可怕,可怕的是精神上的贫穷。只要心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梦想的追求,日子依然可以饶有情趣。

(孤山夜雨摘自《中老年时报》)

猜你喜欢

藤椅扇面柜子
明 董其昌 草书临十七帖扇面
清 程邃 行书双进酒词扇面
柜子也疯狂
柜子
数藤椅
一把爱的藤椅
舒强扇面作品选登
柜子不再孤单
扇面等式
旧柜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