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岁儿童自我意识的培养
2015-05-30钱文
钱文
近年来,幼儿园教师对于“自我意识”这一概念虽说已不陌生,但对它的理解并不全面,许多关于培养幼儿自我意识的教育活动往往偏重于自我意识的自我认知成分,例如“认识自己的身体”“我长高了”“我的小手真能干”等活动,而对于自我意识的另外两个成分——自我体验和自我调节,则比较容易忽略。
对幼儿自我意识的培养是渗透在幼儿园一日活动中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对于幼儿自我意识的培养给出了一些具体的建议,例如关注幼儿的感受,鼓励幼儿自主决定、独立做事等。教师在日常工作中可以掌握一些基本的指导策略,然后活学活用,应用到具体情境中。下面,笔者给出一些具体的建议,希望对教师有所启发。
一、尊重儿童,建立对儿童正确的期望
每个儿童都是不同的,各有各的特质。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个体先天就具有不同的气质类型,有的安静,有的敏感,这是个体形成个性倾向的基础,且这些特质很难因环境和后天教育而发生改变。如果成人逼迫儿童改变某些先天的气质,就会对儿童心理的健康发展造成困扰。其实,人的个性特质无所谓好坏,只是适合于不同的环境而已。以内向与外向这两种特质为例,许多教师认为外向的孩子更好,因此会对那些内向的孩子循循善诱,期望他们变得外向起来。然而,这样做的后果是内向的孩子会因为自己无法达到教师的期望而产生挫败感,从而形成较低的自我评价,变得自信心不足。其实,许多伟大的思想家、科学家和艺术家在其童年期大多表现出内向的特质。从社会学的角度来说,正是人们不同的个性造就了丰富多彩的社会环境,形成了现在的社会分工。不同个性的人都能在社会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定位,并没有哪一种个性特质是凌驾于别的个性特质之上,具有独特的优势的。因此,尊重儿童就应尊重他们的个性特质。
教师要从儿童发展出发,建立对儿童正确的期望。所谓正确的期望就是必须要满足儿童个别化的要求。儿童的发展有其规律性,也有其个别性,因此,教师要在了解自己班里每一个儿童的基础上,形成对每一个儿童适宜的期望。许多教师心目中都有一个理想化的儿童的形象,并且努力往这个方向塑造与培养自己班里的孩子。其实,这种理想化的儿童形象不可能符合班里每一个孩子的情况。况且,现代社会对人的要求也是多元化的。因此,用整齐划一的标准来塑造孩子是违背儿童天性的,也是不尊重儿童的表现。在儿童自我意识形成的时期,教师作为孩子心目中的权威,如果意识中有这么一幅所谓“好孩子”的蓝图,是非常危险的,而且越是工作态度认真、负责的教师,可能造成的危害越大。因为教师树立的好孩子的标准,会极大地影响孩子的自我认知,孩子会以此作为自我建构的目标,努力向此目标靠拢。而这一过程可能会磨灭孩子原本的灵性,扭曲孩子本来应该有的个性。教育不是流水线,不生产标准化的人才。在培养自我意识的过程中,教师要观察每个孩子的特点,发现这些特质所适应的环境,让这些特质真正变为长处,从而培养孩子的自信心,提高他们的自尊水平,使他们形成积极的自我评价,让每个孩子都成为“独一无二”的好孩子。
二、以积极的态度面对儿童身上发生的一切
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的生理状况、个性特点和价值观等身心特征的全面认知、体验和调节。3~6岁儿童处于道德他律阶段,即外界权威的看法、评价和期望会极大地影响儿童对自己的看法,因此,培养儿童积极的自我意识就要让儿童体会到教师对他们积极的态度与期望。对此,教师可以从如下几方面入手。
首先,教师要努力形成积极的态度倾向。所谓态度,指的是对特定事物的看法及其伴随的情绪。态度能够影响人的行为倾向。正如在看到半杯水时,有的人第一反应是水杯没有满,一半是空的,而有的人的反应则是水杯已半满了。显然后者的态度倾向比前者要积极。积极的态度倾向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首先需要教师对孩子抱有积极的期待,坚信孩子的潜力,且不吝于表达对孩子的欣赏。曾经有位教育家对教师提问道:“你能够确定地说,50年后国家的领导者现在不在你的班级中吗?”如果教师能对孩子抱有如此积极的期待,那么他不经意间的一言一行都会流露出对孩子的欣赏与期待。形成积极的态度倾向还需要教师经常提醒自己要全面地看待事物,尤其要发现事物好的方面。例如,看起来调皮捣蛋的孩子常常会闪现出创造的灵感,善于投机取巧的孩子一般智商比较高,木讷的孩子往往踏实肯干,胆小的孩子一般擅长自我保护,等等。
其次,教师要善于发现孩子积极的行为。教师在日常教育教学中往往对那些“破坏性行为”比较敏感,因为这些行为容易给其他孩子带来不良的影响,纠正这些不当行为占了教师日常工作的很大一部分。有统计表明,在幼儿园一日活动中,孩子被教师叫到姓名的时候大部分是教师在提醒他“你正在做不被允许的事情”。这对于孩子构建积极的自我意识是非常不利的,因为一再强调那些负面的行为,就没有精力去发现正面的行为了。因此,教师应更多地关注好的行为,并及时给予反馈。当好的行为越来越多地受到关注、称赞和鼓励时,其发生的概率会大大提升,儿童的自尊、自信、自我评价能力以及自我控制水平等都会有所提高。
三、以适宜的方法表达对儿童的欣赏与期望
在自我意识形成的过程中,儿童对自己的看法几乎就是家长或教师对他们所作评价的翻版。现在绝大多数教师都知道要使用表扬、鼓励等正面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对孩子的期望,但在实际操作时仍存在不少问题。对此,教师要注意把握好以下几点。
首先,教师要注意表扬的有效性。有效的表扬必须符合三个标准:有选择的、特定的、积极的。所谓“有选择的”,就是只有在真正值得表扬时才表扬。例如,孩子在建构游戏中虽然屡次失败,但最终完成了搭建任务,那么这个时候孩子表现出的坚持性就值得表扬。所谓“特定的”,有两层含义,一是指特定的场合和对象。在幼儿园中,有效表扬往往发生在教师针对一小群甚至是单独一个孩子进行的评价活动中,而面向全班进行的表扬往往是无效的。二是指表扬的对象应是明确的行为,而非个体本身。例如,一个孩子懂得去关心弟弟妹妹了,教师应当表扬的是关心行为本身,而不是称赞那个孩子懂事了或长大了,因为每个孩子都在朝着懂事的方向发展,但并不是每个孩子都懂得如何用行为来表达的,教师要示范的是如何让孩子知道用适当的行为来表达自我的成长。又如,孩子完成了一幅图画时,教师可以一边欣赏他的作品,一边说:“哇,你在图画里用了7种颜色。”而不是笼统地评价“你画得太好了”。有效表扬的第三条标准是积极的,即这种表扬不能存在消极的对比,不能抬高一个孩子,打压另一个甚至是另一群孩子。例如,教师在集体活动中提问后,听到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便提高嗓音说:“××小朋友坐得真好,她还举手了!”这听起来是在表扬某个孩子,其实是在批评另一群孩子,那些孩子就会很沮丧,一下子从积极思考的状态堕入自责中。合适的做法是,教师允许孩子先行讨论,然后规定2分钟后以举手的方式来要求表达自己的观点。2分钟后教师可以第一个邀请那个前面就举手的孩子,这样既肯定了那个孩子,也不会让其他孩子产生负面情绪。
其次,教师要更多地使用鼓励的方式,让儿童不断提升自我意识。有的教师认为表扬就是鼓励,其实,鼓励和表扬是不一样的。表扬是教师对儿童的某个行为的结果给出积极的肯定性评价,鼓励则更多的是针对行为的过程;表扬往往是表达教师的观点,而鼓励则更注重于激发儿童的感受;表扬往往是在成功完成任务后给予的评价,而鼓励则可以发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的任何阶段,无论成功与否。例如,在儿童完成某项任务后,教师的表扬可以是:“你又快又好地完成了任务,太棒了!”而如果使用鼓励的方式则可以是:“完成了任务,你是不是很高兴?”斯坦福大学的一项历时10年的研究表明,与表扬相比,鼓励更能激发儿童的自尊和自信。在该研究中,一直受到表扬的孩子在面对更难的任务时容易表现出畏惧退缩行为,而一直受到鼓励的孩子则更能经受失败的考验,并付出更多努力去完成任务。教师可以在以下几个环节中尝试运用鼓励的方法:一是在任务开始阶段,对于那些比较困难的任务,可以鼓励孩子努力尝试,如“你可以自己完成任务的”,以提高其自信心;二是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可以鼓励孩子坚持、独立地尝试各种方法;最后,在任务完成后,在表扬的同时,还可以这样鼓励孩子:“是你自己解决了问题!”让孩子既感受到教师的肯定,又能从内心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四、在理解与尊重的基础上与家长沟通、合作
家庭环境对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有重要影响。如何就培养儿童积极的自我意识与家长进行沟通、合作呢?教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第一,换位思考,理解并尊重家长的价值观。当代社会不再是价值取向一元化的时代,儿童的父母由于生长环境、成长经历等的差异,会形成不同的价值观。例如,有的父母觉得儿童期最重要的事情是让孩子有个快乐的童年,而有的父母则觉得要从小抓起,童年是为成年作准备的。这两类家长对孩子的期望是不一样的,孩子的自我认知也会不同。有些教师经常会抱怨某些家长的教育观念有问题,让孩子学太多东西,以至于孩子负担过重,没有快乐的童年,自我意识也产生偏差。幼儿园也会相应地举办一些家长讲座来传播科学的育儿观,但是许多家长对此并不理解。有的家长会说:“孩子不学拼音、不学写字,怎么能适应小学呢?”明智的教师应该首先换位思考,理解家长的教育价值观存在的合理性,并给予充分的尊重。在尊重与理解的基础上,再与家长交流正确的儿童观与教育观,这样家长才容易接受。
第二,在理解和尊重的基础上,帮助家长了解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特征。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有其规律性,了解这些规律,能帮助家长更好地理解儿童。例如,3~6岁是儿童性别意识发展的重要时期,在儿童天真无邪的心里,性别是由什么决定的也是一件非常值得探究的事情。正因为如此,在幼儿园中班、大班的盥洗室或午睡室常常会出现男孩让女孩看自己的“小鸡鸡”的事情,女孩也会回家问家长“为什么我不能站着小便”等问题。教师应该和家长积极沟通,让家长明白孩子出现这些行为是正常的,帮助家长因势利导地促进孩子形成良好的自我意识。
第三,指导家长创设有利于孩子自我意识发展的家庭心理环境。教育家吕型伟曾经说过,中国家长对待自己的孩子太过严格,一点小事便会上升到人格问题甚至是生存问题的高度。与此同时,家长不太会表达对自己孩子的欣赏。教师要帮助家长意识到,自己不经意的行为和言语都会影响孩子的自我意识。例如,看到孩子穿衣服动作慢,家长不能说:“穿个衣服都这么慢,将来读小学怎么办?”有人统计了对儿童自尊、自信的形成不利的言行,包括:长篇大论地教育孩子,要孩子重复说明自己做得不对的地方,将孩子无意的不适当行为上升到有意的层面,将一些偶发的事件告知教师并要教师一起教育,将自己的孩子和他人进行比较,等等。这些言行往往是很多家长在不经意间产生的,但是对于孩子的自尊是个严重的打击,会让孩子形成自卑感,从而对其终身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正如世界上没有两朵一样的花,每个孩子也都是独一无二的。在培养儿童自我意识的过程中,如果让孩子从小意识到“我是这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那么繁花似锦的未来就在每个教师触手可及的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