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流传下来的菜谱是谁撰写的

2015-05-30徐蓓

畅谈 2015年5期
关键词:美食家菜谱城堡

徐蓓

历史上,到底谁在撰写美食菜谱?是珍馐的制作者,还是品尝者?

刚刚过去的新春佳节,你是否正和家人团聚品赏“舌尖上的中国”?美食的传承倚赖菜谱。历史上,到底谁在撰写美食菜谱?是珍馐的制作者,还是品尝者?实际上,答案并不太重要。一道又一道精美的佳肴,都散落在考古的发现中,散落在泛黄的历史书里……

文人掌握美食话语权

曹丕在《典论》中云:“一世长者知居处,三世长者知服食。”便是说,三辈子做官,方懂得穿衣吃饭。

中国美食史上,掌握话语权的并非厨师,而是文人。他们中的多数人并不会做菜,但对美食却有着天然的热爱和追求。凭着手中的一支笔,他们为后世留下了一篇篇或臆想或具操作性的菜谱。

袁枚的《随园食单》,以其条理清晰的讲解成为离我们最近的古代食谱,精致浪漫的江南菜式让如今的不少女性对这位隔世“大厨”充满了迷恋和想象。

同样是清代的美食家,李渔的《闲情偶寄》“饮馔篇”则提倡清淡、自然的饮食观,与现代很多健康养生理念十分相近。

而元代倪瓒的《云林堂饮食制度集》则记录了很多精致而朴实的太湖菜,比如烧鹅、蜜酿蝤蛑、煮麸干、雪菜、青虾卷等,现代的“苏锡帮”菜肴多出自这本菜谱。

文人菜系中最为人熟知的当属“红楼菜”。《红楼梦》中的食谱菜单受到考据学家和美食家们的重视和青睐,有关这一菜系的研究专著洋洋洒洒不下几十本。

另一位在自己的小说中大费笔墨描写美食的作家是金庸,在其作品《射雕英雄传》中,黄蓉为师父洪七公费心制作了多道美食。

2011年5月,800年前一本记录金华主流菜系的古菜谱《吴氏中馈录》现身民间。金华商校老师楼洪亮试着恢复了其中几样金华菜和点心。《吴氏中馈录》的现身,让金华人开始追忆往昔辉煌的金华饮食文化,重现金庸笔下那道火腿嵌豆腐“二十四桥明月夜”似乎已非难事。

人类历史上最古老的菜谱

作为欧洲乃至全球最有名的美食国度,法国菜历史悠久。在它的美食历史中,昂布瓦西城堡的女主人卡特琳·德·梅迪契是最著名的人物之一。这位女主人1533年嫁给法王弗朗索瓦一世的儿子亨利二世后,便开始大刀阔斧地按照自己的品位打造她的城堡生活。

昂布瓦西城堡是梅迪契抚养了10个子女的地方。家族里的每个人都配有随从、侍者和家庭教师,他们构成了城堡庞大的就餐人群。

据《文艺复兴时期卢瓦尔河谷的城堡》一书记载,昂布瓦西城堡每天要提供的食品包括:468个面包;47瓶塞第尔白葡萄酒和红葡萄酒;17头半牛提供了熬汤用的牛肉;羊肉类包含7头绵羊和12只羊脚,7头半山羊羔和其内脏;家禽类是80只母鸡和肉鸽,31只阉鸡和8只鹅;另外还有一只野兔,78公斤肥肉,50枚鸡蛋,12公斤照明用的蜡烛。

每次延续两天的盛大宴会,需要4个月的精心准备。

这个地方的美食,历经数百年之后,被编撰成《卢瓦河谷城堡菜谱》。

但是,这并不能算是古老的菜谱。考古学家在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之间的美索不达米亚地区,发掘出公元前1700年的一些石制铭牌,牌上镌刻着用水牛、羚羊和鸽子肉制作菜食的烹调法。

这些食材都需放在用牛肉或者羊肉配制的清肉汤或者菜汤里炖。上菜时,撒上一点面包屑。考古学家认为,这是人类历史上最古老的菜谱。

而在中国,学界一般认为现存最古老的菜谱出现在约1000年前的北宋。事实上,后魏的《齐民要术》一书中已记载菜谱近百种。

美食家和他们钟情的美食

中华饮食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历史上有很多著名的美食家发明、留下过菜谱,下面我们就来细数几位知名的美食家以及他们所钟情的美食。

伊尹是商初大臣,他原是商汤王妻子有莘氏陪嫁的奴隶,曾为庖人,善烹饪,以“鹄羹”等美味献于商汤王,并且以烹饪之术阐述治国之理,受到商汤的器重,后为宰相。

相传,伊尹初见商汤时的谈话,后被整理成《吕氏春秋》中的《本味篇》,强调烹饪选料要熟悉原料来源与性能,调味不能太过,要掌握好火候与水质,还强调“九沸九变”,即加工精细。所有这些,都反映出几千年前的中国烹饪理论水平已足以令人自豪。

孔子是中国最早提出“食不厌精,脍不厌细”为饮食原则的美食家。孔子对食品的要求很高,变质的食物不吃;肉类分割不到位的不吃;蘸料与食材不相配的也不吃。此外,孔子还反对暴饮暴食,主张用餐时不讲话,细细品味,享受过程。

毫无疑问,苏轼是中国历史上最负盛名的美食家。因为他发明过一味至今广受欢迎的佳肴:东坡肉。除了猪肉,苏轼喜欢过的菜肴材料还有各种鱼(包括黄鱼、镏鱼、鲈鱼等),其中最有名的是河豚。他在《惠崇春江晚景二首》诗中曾云:“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萎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从中可见美食家苏轼的勇气。

苏轼晚年兴趣转向素食,主要食用蔬菜、水果。在广东海南期间,他遍尝南国各种水果,杨梅、芦柑、荔枝、龙眼、橄榄、槟榔,他没有一样不喜欢。这当中,尤其喜欢荔枝,“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的名句长留天地间。此外,蘇轼晚年还曾着意于汤菜(羹)的研制。他先后发明过几款羹,其中一款的材料是春笋、齑粉(姜、蒜、韭菜的碎末儿)、荠菜。有诗为证:“新春阶下笋芽生,厨里霜齑倒旧罂。时绕麦田求野荠,强为僧舍煮山羹(《次韵子由种菜久旱不雨》)。”

少有人知的是,丹青圣手张大干也是赫赫有名的美食大家,而且是厨界高手。张大干走南闯北,一张嘴吃遍天下。他游历世界得到了一个做菜的心得——广征博采、自作主张。在张家的餐桌上出现最多的菜莫过于粉蒸牛肉。粉蒸牛肉原本是四川小吃,叫小笼蒸牛肉。这道菜香浓味鲜,而且麻辣可口,里面要放大量豆瓣、花椒,有些人还要放干辣椒面,以增其香辣。张大干不仅用辣椒面,而且一定要自家自炕、自舂再加香菜。即使是在敦煌石窟描绘壁画的2年多时间里,他也发明了许多运用当地食材烹饪的菜。他在敦煌有一个食单,写着这样几道菜:白煮大块羊肉、蜜汁火腿、榆钱炒蛋、嫩苜蓿炒鸡片、鲜蘑菇炖羊杂、鲍鱼炖鸡、沙丁鱼、鸡丝枣泥山药子。在敦煌这种贫瘠的地方还能烧出这些美食,让人实在难以想象。

孙中山也懂吃,且是个中高手,他配制出的“中山四物汤”,可谓营养丰富、价格便宜、味道鲜美。中医上的“四物汤”,用由当归、川芎、芍药、生地四味药组成,是补血、养血的经典方药。孙中山配制的“四物汤”,则集四种素食即黄花菜、木耳、豆腐、豆芽而成。此外,孙中山还喜欢吃豆芽炖猪血和鱼头煲豆腐。他对豆腐大加赞赏,说它“实植物中之肉料也,有肉料之功,而无肉料之毒”,是绝好的食材。

猜你喜欢

美食家菜谱城堡
我的私人美味菜谱
A taste of Jiangnan
宇宙菜谱失窃案
美食家忽必烈
魔逗城堡
看不见的美食家
菜谱中的黑米粒儿
大美食家
空中飘来一座大城堡
菜谱 经典菜翻花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