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幼儿园开展数学教育活动的方法
2015-05-30甘霞萍
甘霞萍
学前教育学术界经过长期研究发现,在整个幼儿时期,数学概念在幼儿的头脑中还没有成为一个抽象的逻辑体系,根据幼儿数学认知发展规律,它必须借助于具体的事物和形象。也就是说幼儿园的数学教育不是一种简单的教育,而是一种要根据幼儿的数学认知发展规律进行教学的一种教育。幼儿园教师在进行数学教育的时候,有的会感到无所适从。因为教得复杂了,就有“小学化”之嫌;太简单了,幼儿又感到枯燥无味。因此,研究适用幼儿学习的科学的数学教育活动,是摆在幼儿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如何攻克这一难题?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觉得《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这些重要文献为幼教工作者专业地阐述了攻克这一难题的指导思想和科学方法。《纲要》和《指南》都指出:幼儿园的数学教育重要的是“让幼儿感知生活中数学的有用和有趣。”认真品味这句话,我们可以发现,它包括三个层次的内容。一是幼儿园数学教育的原则,这就是“让幼儿在生活中学数学”。因为幼儿年龄小,受生理特点和认识规律的影响,数学教学不能小学化,必须让他们在生活和游戏中学习。二是学习内容,这就是“感受生活中事物的数量关系”。换言之,幼儿园的数学教育内容是与小朋友生活密切相关的事物,引导小朋友感受到身边这些事物的数量关系,是幼儿园数学教育的重点。而不能让小朋友学习与他们无关的纯数字的加减乘除。三是学习目的,这就是“体验到数学的有用和有趣”。苏霍姆林斯基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实践证明,兴趣不仅能够诱发学生的内趋力,而且能够催发其智能的发展。笔者经过多年学前教育实践发现,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不是要求幼儿学多少数学知识,而是要引导他们感受数学的重要性,培养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这样,才能让幼儿的数学认知成为他逻辑能力发展的重要基础,并为其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基于以上认识,笔者总结出幼儿园教学活动的一些方法。
1.在晨间接待中学数学。在幼儿园的一日活动当中,幼儿的日常生活活动占了很大的比重。那么让幼儿在日常生活活动时也渗透数学教学活动,就既可以满足幼儿学习的需要,又可以很好地达到数学教育目标。在组织幼儿数学活动时,笔者着手进行数学认知与日常生活、区域活动、体育游戏相结合的教育方式,让幼儿在一日活动各个环节中学数学。如开学第一周的一个早上,幼儿入园的时候,一个孩子轻声地问笔者:“老师,今天我是第几名到幼儿园的?”他的话在我头脑中一亮,这是幼儿学习数数和认识序数的好时机呀。根据这个想法,在以后的晨间接待时,笔者在每个幼儿来园时就会告诉他是来园的第几名,并让其数一数教室里来了多少名幼儿。在这个过程中,幼儿在学会了数数的同时也学会了简单的序数。
2.在区域活动中渗透数学教育活动。游戏是每个幼儿喜爱的活动。幼儿在游戏时,活动的积极性高,主动性强,动作、思维都处于积极的状态。而区域活动中幼儿的学习方式大多数是根据区域情境以游戏的形式进行的。所以在区域活动时将数学教育渗透其中,使抽象的数学知识与具体的游戏情境结合起来,就可以把数学教育的内容具体化、形象化,使幼儿易于接受。如:在种植区种小树时,笔者在泡沫上写上1~10的数字,然后在牙签上粘上小树。这时孩子们会根据泡沫上的数字插上相对应数的小树。这种游戏化的操作活动不仅有效的让幼儿练习了“按数取物”,还让幼儿复习了认读数字。如在美工区开展手提袋设计活动时,笔者先给幼儿提供做手提袋的纸(手提袋数量根据孩子的发展情况不同,提供数量也要不同),让孩子设计图案,涂上颜色。幼儿制作好手提袋后,教师可以引导幼儿说一说,“你设计了几只手提袋?你设计的手提袋用了几种颜色?”等问题。又如制作手帕时,引导幼儿根据自己喜欢的图形、颜色,设计手帕的图案,确定好图案后,然后上好色,制作成手帕,手帕制作好后,引导幼儿说一说,“你设计了几条手帕?有多少图案?用了几种颜色?”等。各个区域都可以渗透数的教育。如在益智区投放卡片、棋类、骰子时引导孩子数数;在积塑区的拼插的过程也可引导孩子们数数;在喂养区给小动物喂食物时可以规定喂养数量,进行数的教育;在角色表演区开展商店、医院的游戏活动时,都可以渗透数的教育等等。
3.在户外体育游戏中进行教学。儿童天性好动,他们是在摸、爬、滚、打中认识周围世界的。针对儿童的这一特点,笔者常常将数学教育和户外体育活动结合起来,让幼儿在运动中学数学。许多体育游戏注重的是孩子基本动作技能的训练,因其简单有趣,深受幼儿的喜爱。如果将数学教育融入其中,岂不是既练习了动作技能又巩固了数学知识!因此,在开展户外体育活动的过程中,笔者有意识地将体育游戏与数学教育进行融合。如“踢毽子”是孩子们经常玩的一个体育游戏,如果让孩子们自由地去踢,很多孩子踢几下就没什么兴趣了,有的就坐在旁边做观众,有的就手拿毽子东游西晃。于是,笔者在孩子踢毽子的时候,结合“1和许多”、“数数”、“看数踢毽子”等教学,在原来单纯的踢毽子游戏中增加了“踢一下”、“踢许多下”以及看老师的数字卡片踢等环节。通过这样的环节,幼儿踢毽子的兴趣不仅增加了,在踢毽子的时候,也学到了简单的数学知识。在学习“青蛙跳”中,笔者让幼儿边跳边回答:“跳一下”、“跳许多下”。又如在开展“揪尾巴”的游戏时,笔者就在“尾巴”上做“文章”,给幼儿制作了长短不同的“尾巴”,在游戏过程中,幼儿揪到了别人的“尾巴”后,还要和自己的“尾巴”比一比,谁的“尾巴”长,谁的“尾巴”短。幼儿在揪尾巴活动中,既锻炼了闪躲技能,又学会了比较长短,并增进了口语表达能力。由此可见,在户外体育游戏中渗透数学内容,既锻炼了身体、提高技能,也提高了幼儿对数学知识的认识和学数学的兴趣。
4.在餐点环节进行数学。餐点吃小西瓜。为了在分餐点的环节中渗透数学教育,在分餐点时笔者这样的是设计的:“今天我们吃西瓜,六个人一组,每组四个小西瓜,又不够一人一个,怎么分呢?请小朋友动动脑筋想想办法。”幼儿通过讨论,得出如下几种办法:三个人分一个小西瓜;三个人分两个小西瓜;两个人分一个小西瓜。教师试用三个人分两个的方法,把两个西瓜分成分量相同的六块,正好三个人每人分到两块。第二天,餐点还是给吃西瓜,数量与昨天相同。教师采用两人分一个的方法,有了前一天分餐点的经验,每个小组没得到任何提示就把餐点分好了。这样,幼儿在分西瓜的过程中,知道了一共有多少,需要几个人分,要分成几份,每份是多少,逐步理解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等分不同数量的实物的方法,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运用。教师运用餐点数量与以往不同的契机,把它作为一个教育契机,从发挥幼儿自主性的角度出发,引导幼儿积极地动脑筋,自己想办法解决生活中遇到的现实问题,并为幼儿创设实践的条件,使幼儿轻松愉快的学数学。
在幼儿园的数学教育活动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坚持“在生活和游戏中学数学”的原则,利用幼儿园的一切资源不断提高幼儿对数的应用意识,发展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建构相关的数学经验。这样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才会越来越高,才能真正地感受到数学的无穷魅力,为幼儿的全面发展打好扎实的基础。?笸(作者单位:江西省芦溪县芦溪第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