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负荷体育锻炼对高校教师相关体检指标的影响研究

2015-05-30廉宝仲王岸新

2015年6期
关键词:运动负荷高校教师

廉宝仲 王岸新

摘 要: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测量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对不同负荷体育锻炼对高校教师相关体检指标的影响进行研究,从而对高校教师的锻炼提供科学性建议,这对于改善教师群体乃至全社会人群的健康状况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高校教师;运动负荷;体检指标

高校教师作为国家高层次人才的培养者,不仅应该拥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坚强的心理素质,还应该有健康的身体。所以,本文研究高校教师的体育运动状况与高校教师的体检指标情况,进而分析不同负荷体育锻炼对高校教师相关体检指标的影响程度,可以为提高高校教师的健康状况乃至全民健身提供一点经验。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沈阳市各高等院校参加体育锻炼的在职教师108人。年龄段集中在35-50岁之间。男教师60人,女教师48人。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查阅与本文有关的文献50余篇,著作10余本,对其进行分析和总结。

1.2.2访谈法

对高校教师,体育老师,运动医学及医学专家进行访问,更多的了解高校教师体育锻炼情况及相关体检指标,为论文研究提供更科学的依据。

1.2.3问卷调查法

根据研究内容和目标设计了问卷,于2014年10月12月之间,向各校发放问卷160份,收回152份,回收率95%,其中有效问卷108,有效率71%。问卷严格按照问卷设计原则,进行效度和信度检验。

1.2.4测量法

到各个高校的体育场馆对高校教师的心率进行现场测量,测量各位教师运动前的安静心率和运动中的心率。运动中的心率每十分钟测量一次,分别测量运动中的第十,二十,三十分钟的心率。每周监测三到四次,并记录下来。并结合高校教师运动中主观感觉,如精神状态、睡眠、食欲、排汗量、与问卷中的客观指标,如安静脉搏、呼吸频率来确定每个锻炼者运动负荷的大小。

1.2.5数理统计法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5.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所有数据均为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 表示,数据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样本数要一致),P<0.05 P<0.01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高校教师体育锻炼年龄段、性别、负荷程度

通过问卷调查显示,高校教师参加体育锻炼的年龄段集中在35-50岁之间。在性别方面,男教师有60人,女教师有48人。高校教师从事体育锻炼的年限大多数在10年以上,5-10年和5年以内的很少,每次运动的时间大多在30-60分钟,小于30min和30~60min的很少,参加体育锻炼的次数多数在每周3~5次,每周1~2次和每周5~7次的高校教师数量较少。负荷程度主要是以小负荷和中等负荷为主。

2.2高校教师大小负荷锻炼组相关体检指标对比分析

2.2.1安静心率、体重指数、血脂、血糖情况

通过对高校教师体检数据可知,参加中等负荷运动的24名女教师安静心率小于参加小负荷运动的24名女教师,P<0.01,差异有显著性。参加中等负荷运动的30名男教师心率小于参加小负荷运动的30名男教师,P<0.01,差异有显著性。具体情况如下表1。

参加中等负荷运动的24名女教师体重指数与参加小负荷运动的24名女教师,差异无显著性。参加中等负荷运动的30名男教师体重指数小于参加小负荷运动的30名男教师,P<0.01,差异有显著性。具体情况如下表2。

参加中等负荷运动的24名女教师血脂与参加小负荷运动的24名女教师,差异无显著性。参加中等负荷运动的30名男教师血脂小于参加小负荷运动的名男教师,P<0.01,差异有显著性。具体情况如下表3。

参加中等负荷运动的24名女教师血糖小于参加小负荷运动的24名女教师,P<0.01,差异有显著性。参加中等负荷运动的30名男教师血糖小于参加小负荷运动的30名男教师,P<0.01,差异有显著性。具体情况如下表4。

3. 讨论与分析

运动强度、运动时间和运动频率是影响运动负荷的主要因素。通常,采用测量心率来衡量运动强度的生理指标,运动强度越大,心率越快;但是,同样的运动强度,还因年龄的不同与个体的差异,反映出的心率快慢也是不同的。由于高校老师的的工作性质所决定,大多数高校教师每次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在30~60min,每周参加体育锻炼3~5次。因此,在运动时间和频度相同的条件下,强度决定运动负荷的大小。“由于心率与摄氧量之间有着明显的线性关系,因此常用心率来确定运动强度。”[1]并结合主观感觉,如精神状态、睡眠、食欲、排汗量和客观指标,如安静脉搏、呼吸频率得出高校教师参加体育锻炼的负荷程度主要是以小负荷和中等负荷为主。

选取与体育锻炼相关性较高的体检指标,安静心率、体重指数、血脂、血糖进行对比分析。

通过表1可知,参加中等负荷运动的女教师安静心率比参加小负荷运动的女教师心率低,同样,参加中等负荷运动的男教师心率也比参加小负荷运动的男教师心率低,两组都呈现出显著性差异。研究表明,参加中等负荷运动的高校教师比参加小负荷运动的高校教师的安静心率值低。说明中等负荷的运动比小负荷的运动对心率的影响更明显,有更好的效果。

通过表2可知,参加中等负荷运动的女教师体重指数小于参加小负荷运动的女教师,差异无显著性。参加中等负荷运动的男教师体重指数小于参加小负荷运动的男教师,差异有显著性。研究表明,参加小负荷运动的男教师体重指数明显超标,这些都是一些不良的饮食习惯和体育锻炼负荷不足造成的,尤其是步入中年的高校教师,更容易体重指数超标。从运动强度对高校教师体重指标的影响上来看,经常参加中等负荷体育锻炼更有助于高校教师控制体重。

通过表3可知,参加中等负荷运动的女教师血脂小于参加小负荷运动的女教师,差异无显著性。参加中等负荷运动的男教师血脂小于参加小负荷运动的男教师,差异有显著性。有研究表明“60%-80%的HRR与60%-80%VO2max的无显著差异,但此水平更接近所有体适能锻炼者的VO2R%。”[2]因此,当强度控制在60%VO2max-80%VO2max的中等强度时锻炼效果更有效。

通过表4可知,参加中等负荷运动的女教师血糖小于参加小负荷运动的女教师,参加中等负荷运动的男教师血糖小于参加小负荷运动的男教师,两组都呈现出显著性差异。研究表明,参加中等负荷运动的高校教师比参加小负荷运动的高校教师的血糖值低。这也说明了经常参加中等负荷的体育锻炼对使高校教师的血糖代谢的调节更有效果。

4. 结论

1.高校教师从事体育锻炼的年限大多数在10年以上,每次运动的时间大多在30-60分钟,加体育锻炼的次数多数集中在每周3~5次。

2.高校教师参加体育锻炼的负荷程度主要是以小负荷和中等负荷为主。

3.参加中等负荷运动的男、女教师安静心率优于参加小负荷运动的男、女教师安静心率。参加中等负荷运动的男、女教师体重指数、血糖、血脂指标均明显优于小负荷男、女教师组。(作者单位:沈阳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

参考文献:

[1] 王安利.运动医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8.

[2] 张成云.运动干预对改善高职院校肥胖学生BMI指数的实验与效果分析[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9,(29).

[3] 蔡建辉.高校教师健身状况调查及改善对策[J].体育学刊,2003,10(2):61-62.

[4] 李桂芝,崔凤华,姜桂芬.论高校教师健康状况与参加体育锻炼的现状[J].河北医学,2002,12(08).

[5] 唐桂莲,景周芳.某高校教师健康体检及健康教育结果分析[J].中国校医,2007,3(21).

[6] 张本俊.关于安徽省高校教师健康与体育运动的调查[J].安徽体育科技,2002,4(23).

注解:

① 王安利.运动医学.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8:435-436.

② 王安利.运动医学.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8:223.

猜你喜欢

运动负荷高校教师
中俄高校教师油画教学方法异同
浅析在体育教学中提升学生身体素质的方法
体育活动中的运动负荷与密度研究
体育选项课实施健身运动计划模式教学的实验研究
浅议青少年业余训练科学地安排
高校教师平等权利的法律保护
提高体育课运动负荷的建议
论高校教师的基本职业道德修养
论运动负荷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的设计策略
对提高高校教师绩效考核效果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