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乡情浓
2015-05-30王立群葛琪
王立群 葛琪
记忆中的年景里,年少的我们盼着放炮吃肉穿新衣,盼着迈过村子外的大山看新鲜的月亮。那时的除夕夜,闭上眼睛许下走出家门畅游天地的心愿。那时候,我们的心底没有乡愁,我们安生在家乡最温暖的怀抱里,乡情是脚下的土地、吐纳的空气,它存在于我们生活的每个角落,唯独还未沉淀在心底。
就在那个时候,我们听到了那首悠扬的天籁:
山上有路
路难行嘞
弯弯曲曲
一层又一层嘞
小哥要去看小妹嘞
不怕山高路不平嘞
……
那是1980年,那个叫邓丽君的女子,唱出了这首《原乡情浓》,电影里:钟平妹与一起打工的姐妹们挑着沉重的担子走山路,扁担颤跃,女子们青春的脸上布满汗水和笑容,未来充满阳光……祖籍河北邯郸,却生长在台湾的邓丽君,是实实在在客居异乡的原乡人,在她写给老师庄奴的信上说,“我敬爱的老师,我何时才能遍游家乡,如今只能在电视上,沙发里卧游家乡,或者在梦里,梦游家乡……”那时候,我们只是喜欢邓丽君天籁般的声音,却无从体会歌声所传达的异乡人最深沉的思乡之情。直到有一天,我们在除夕夜许下的愿望变成了现实。我们走出了大山,离开了父母的视线,尽管鞋底粘黏的家乡的黄土还未褪尽,我们已经义无反顾投入到崭新的世界里。
三十多年过去了,名叫邓丽君的女子已经魂归天堂,但她的歌声却依然不时在耳边响起。那弯曲难行的山间小路,从何时开始让我们如此悲伤?我们的心离开家乡已经很久,想家了。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家万户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回乡!回乡!是那根深蒂固的传统敦促我们回乡?我更愿意相信,是心底那随岁月日渐浓厚的乡情敦促我们回乡。而年,就是那最烈的引线。
余光中说,乡愁是那枚小小的邮票,那张窄窄的船票。所以,就把那日渐浓郁的乡愁,换成一张小小的票吧。
那个踌躇满志的少年,已经不再盼着放炮吃肉穿新衣,他已经快忘记乡里的年景是什么模样。他只想回乡,回乡方能解愁,回乡是找回记忆的最好方式,也只有在山那边的乡里,一切还是原来的样子。
记忆中的年景,在全家团圆的喜乐气氛中,在晚辈孝敬长辈的酒杯中,在屋外烟花闪耀的光芒里,在流传百年的民俗表演队伍里,在震天的锣鼓声响里,在红璨璨的春春联上,在昏黄而温暖的灯光里,在雪花飞舞漫天银白的天地间……更在奔忙的回乡路途中。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那是古人的矫情,今天,我们只会给亲爱的父母一个大大的拥抱,给熟悉的土地一句嘶吼出的问候。我们这些背井离乡,终日忙碌为生活奋斗奔波的人,也只有在这时才不再像那无根的浮萍,脚下的土地,就是我们的根。
根在脚下,乡愁也就变成了乡情,变成了父母手中包出的饺子,变成七大姑八大姨善意的唠叨,变成爷爷奶奶轻声的关切,变成给小辈们包上的红包。当然还可以再赶一次热闹的年集,再写一次火红的春联,再跳一次淳朴的秧歌……
就像歌里唱的:回家吧,回到最初的美好。远离城市的喧嚣,回归原乡的净土,看看黄土地上的年景,感受家乡浓浓的亲情。
细细体味乡愁吧,趁青山尚在,趁绿水尚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