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陶瓷人物画和文人画
2015-05-30钟云
钟云
人物与文人画在陶瓷绘画艺术的发展中,如今已占据主导地位了。从咸丰、同治时名噪大江南北的程门、金品卿,到民国时期的珠山八友,他们创造提升了陶瓷绘画艺术风格。珠山八友文人的构成,是时代的符号,是基础哲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机结合,是追求“道”与“意”结合的思想境界。
一、人物画概念
人物绘画是陶瓷绘画艺术的一种。所谓人物画是以人物形象为主体的绘画之通称。它源于中国画中的一大画科,人物画的出现较早于其它画科;大体分为道释画、风俗画、肖像画、仕女画、历史故事画等。人物画在气韵生动、形神兼备上,力求把人物个性刻画得逼真传神。其传神之法,常把对人物性格的表现,寓于环境、气氛、身段和动态的渲染之中。
人类一切文化艺术都是在劳动中产生的,特别是人与它类动物不一样而聪慧的脑神经,能感觉社会自然现象并加以审美,因此人类出现了再现美的概念,绘画也就因其而产生。陶瓷人物绘画就是美化人物自身的一种表现形式,其形式目的只在表现人物姿态的特点,却不讲人物各部的尺寸与比例。故传统画中的男子,相貌奇古,身首不称。女子则蛾眉樱唇,削肩细腰。如果一昧地画人的实体,不加以艺术装饰其形可怕。人物画欲求印象的强烈,故扩张人物的特点,使男子增雄伟,女子增纤丽,神态各其色,使之充分表现其性格。故不用写实法而用象征法。不求形似,而求神似。
为了创作出充分表达人物内心世界的特色作品,作为画者他要脱离画匠之功,就必须不断地增添各方面的知识修养,使画匠者转为创作者。人物绘画的创作,它实际就是注重人物细节的合理性,所谓细节是从生活中得来,生活底子的厚薄直接影响着陶瓷人物绘画创作的成功与否。因此说细节不能违背生活的真实性,王大凡的作品,他注重从细节入手,他笔下的仙释人物,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神,而是充满着人性、人情味、有血有肉的人;他笔下的历史人物,或疾恶如仇,或正气凛然,或幽默诙谐,或聪明睿智。充分注重人物细节的变化。如《竹林七贤》画境雅致,形态传神,人物风格各异,内在精神气质和艺术内涵各具特点,强调了“画”的审美意趣,并把这种“意趣”扩大到画外,尤其是该画的细节部分,突出了七贤神态各异,竹林之下,肆意酣畅,作者把各个人物刻画得惟妙惟肖,很有个性、很生动、很形象,令欣赏者耳目一新。
二、构思
作者在孕育和创作作品的过程中它必有一种思维活动。这种思维活动是在经过了一定的文化、艺术修养后,在想象中形成了一种“图式”,这种“图式”是贯穿了创作者的主观思想以及作品的内容和形式的整体化观念。因此人们又把它称之为“构设、布局”。例如你想创作一幅人物绘画,创作前就必须把人物的真、善、美以及构想的人物神态想象出来,故而形成绘画的整体结构。让这个整体结构呈现出有系统、有中心、有思想、有层次的、有涵养的物化整体性思维活动。人们把这种思维活动称之为“构思”。构思就是神思,是创作前的一种特殊思绪,是全过程的核心环节。由作者触发冲动开始进而从事整理材料,随后以绘画艺术的形式表现出来,最后得到欣赏者的认可。没有构思,创作就把握不住中心,画作就失去灵魂。等而下之的就是重复的模仿。为什么说构思是创造性的,因为构思是创作者的灵魂所在,是作品中最能显现的特性。构思之所以成为构思,是因为它必须拥有灵感的核心。正因为有了灵感,才有了构思的模糊性以至神秘性。有了构思的个体生命特性。灵感是构思的精华。这就必须解析最不容易理性认知的灵感。
三、文人画解读
所谓文人画是画中带有人文的情趣,而画中流露着浓烈的文人思想的绘画。是一种集文学、书法、绘画及篆刻为一体的综合型艺术。是画家多方面文化素养的集中体现,画中的书法,其点、线和笔画间组合不但是构成艺术形象的基本元素,而且是重要的、具有独立审美价值的欣赏对象。它不与中国画的“三门”并列也不与“山水人物花鸟”相区别。运笔的疾徐轻重,点线的疏密粗细所形成的特有的节奏和韵律,体现出画家创作过程中特有的心态、气质和个性,并将这些与所表现的事物的形神有机地结合起来,做到心手相应,气力相合,迹虽断而气连,笔不周而意周。它显示着“高雅”又流露出“传统”,因此与宫廷画工匠画拉开界线。在艺术提倡“平谈天真”理论上讲究“逸笔草草”,不求形似,写胸逸气,是诗、书、画融为一体的艺术画作。画中的诗成了无形的画,画中的型又成了无形的诗,有着“书画同源,笔墨趣味”的艺术品。
文人画也称“士大夫甲意画”、“士夫画”,早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文人画的某些创作思想和艺术实践就出现了,但是文人画作为正式的名称,是由元代画家赵孟頫提出的。文人画是个宽泛的概念。在长期的历史演变过程中,文人画自然形成了一个大致的体系,确立了根植于中国文化、哲学和书法的相对的品评标准。品评标准大多是针对具有较为深厚、全面的文化学养的文人士大夫。因此“士大夫甲意画”、“士夫画”名称就这样出现了,二十世纪后,“士夫画”逐渐影响着陶瓷艺术领域,文人绘画才出现在陶瓷上,这正是中国陶瓷文化在发展中而出现的一种新的艺术潮流。是陶艺家们接受了新鲜事物后,以陶瓷为创作媒介吸纳吐新,进行自我模式的探索,这种现象的出现吸引着有为的创作群体不断地扩展,因此众多的追慕者频频出现,尤其是这种新思维改变了陶瓷绘画艺术以往的创作模式,成了陶瓷发展史的文化景观,绘画艺术的精髓。如历代著名陶瓷人物画有光绪金品卿的《九老四少》瓷缸,咸丰程门的《山居岚影》,民国王大凡的《竹林七贤》,以及现代王锡良的《樵夫》等。文人画风浓厚,赏人物有着诗一般的意境,阅诗书又有着无限的画意。因此说文人画是陶瓷传统绘画的精髓,毋庸置疑他的高度同我们现在推崇的京剧、古建筑、四书一样,有着无限的品味。
从我们欣赏一代陶瓷名作中,可感觉陶瓷文人画家们各方面的知识修养,尤其是文学修养和道德修养。他们以高尚的情操为豪,画面追求典雅沉静、平淡天真的境界。例如珠山八友之一的王琦,瓷画作品生活气息和文化品味就很浓郁。他的诗文人物执壶,该壶山、水、人为一体。勾线用笔老辣,顿挫有力,衣纹虬结生姿,刚中有柔,疏而不乱,遒劲有力尽显精神,有以草书入画的旷达和力度,做到运笔疏松却又结构紧凑,线条捭阖却又抑扬顿挫。用彩吸取前人浅绛技法,不求浓重艳丽,具微茫之感,尤其中锋用笔,更为概括,更有力度和厚度,草书题字也为瓷绘作品增添雅色。所勾勒的老者形象,神态自然,一副优哉游哉的体态,在河塘边钓鱼,其情乐融融;所画孩童与老者聚精会神地注视着鱼竿,好像鱼儿就要上钩,给人以振奋与希望之感。画中人物光彩传神、栩栩如生。该作采用了传统的没骨绘画方法绘制人物,用写意法画环境,并运用了新粉彩工艺技法,同时还吸收了一些西洋水彩画法。画风洒脱,笔法线条轻柔流畅,设色明快柔和,艳而不丽,有着丰富的明暗层次,表现出画家娴熟的绘画技巧和非凡的艺术功力,其笔法、墨韵、色彩和同时代的海上画派的作品有异曲同工之妙。
从王琦陶瓷人物绘画的鉴赏中我们可以看出,王琦的文人的气度已经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准,他用雅致的色调表现含蓄的感情,渗透出一种内在的中国文人气度和优雅,有着陶瓷文人画独有的一种意境。陶瓷文人画家和民间画师是相互影响的,只是这一阶层画者受儒家正统思想的束缚和影响,自视太高不愿与凡夫俗子为伍,但陶瓷文人绘画艺术却又离不开民间艺术,因此他们在运用民间艺术的同时,把自己的文化修养融入其中。故而陶瓷文人绘画艺术也就随他们的创新思潮而诞生了。从此陶瓷艺术真正迈进了瓷上文人画的艺术之旅,为景德镇陶瓷艺术增添了无限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