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改变中国的演说家

2015-05-30吴越

齐鲁周刊 2015年6期
关键词:乔冠华任志强马云

吴越

自嘲是一种态度,他嘲是一种警醒。自媒体时代,每个人都是一个释放信息的“媒体”,以言语改变世界,无论是马云们的成功学塑造,还是洪晃们对这个世界的警惕,极力改造这个世界的尝试,都是脱口秀式的传播方式的颠覆。

从宋美龄到乔冠华:

“脱口秀”里的文化自信

诸葛亮舌战群儒,为后世敬仰;陈琳一篇讨操檄文,令曹操心情大悦;骆宾王一篇《为徐敬业讨武曌檄》,千古流传。演讲改变世界,马丁·路德·金说,“我有一个梦想”:“我梦想有一天,幽谷上升,高山下降;坎坷曲折之路成坦途,圣光披露,满照人间。”那些萦绕人类的梦想,成为经久不息的力量之源。

1943年2月18日,宋美龄在美国国会发表了二十分钟的演说《战争无法让中国屈膝》,这是美国历史上著名的国会演讲之一,也是第二位女性登上了这个讲坛(第一位赛珍珠,演讲的同样是为了支持中国抗战),美国朝野为之震动。写过《林肯传》的诗人兼记者卡尔·桑德堡,在《华盛顿邮报》上写道,她所要的是什么?是为了整个地球上的人类。

对中国来说,这次演讲彪炳史册。

28年后的1971年,另一个中国人来到美国——乔冠华代表中国第一次在联合国大会上发言,第一次向世界全面阐述了中国的外交政策,引起巨大轰动,用当时随团翻译章含之的话来说,“那一时刻乔冠华成为整个联合国大厅的中心”,会后美国《纽约时报》刊登了乔冠华讲话全文,《路透社》则报道说,这篇讲话使许多外交官感到震动,第三世界的代表们热烈鼓掌,金庸也在《明报》发表社评,《乔冠华演辞有才气》。

乔冠华的“脱口秀”一直都有着巨大影响。抗战期间,毛泽东评价他的某篇国际述评文章可顶战场上的几个坦克师。

上世纪30年代末40年代初,乔冠华写出了一系列脍炙人口并有重要影响的国际述评文章。他的国际政论文章尖锐泼辣,在恢宏的气势中又常夹杂着诙谐幽默,明快而活泼,读后往往使人拍手称快,过目难忘。

成功学时代:马云们的财富发声

满屏幕都是马云,马云,马云,到了各个社交媒体一看,还是在谈马云、马云、马云。

世界上只有一个马云,他高高在上,睥睨天下。马云一开口,即使是胡说八道,也会有一万人争睹其容。

比如最近的1月23日,达沃斯最热门的企业家活动上演,CBS名嘴查理·罗斯对话马云。开始订票几秒钟内,全部入场名额就被一抢而空,听众清一色是来自全球的商界领袖,包括戴尔、诺贝尔奖得主菲尔普斯和华为董事长孙亚芳等,由于坐席爆满,很多高管不得不站着听完全场。

这是经典的对谈,一个是拥趸广泛的商界领袖,一个是世界名嘴。马云面对查理·罗斯,畅谈了商业哲学,个人故事和阿里巴巴的未来。

马云周围还有一长串名字,任志强、潘石屹、俞敏洪、李彦宏……2014年10月,任志强退休,但他并未离开大众的视野。任志强的声音,依然有着很强的关注度和影响力——他还是那尊“任大炮”。

这是一个成功学遍地横行的时代,马云和他的伙伴们是这个时代里通往成功的“唯一正确”法门。无数的追逐塑造了我们心中的马云,这个马云和真实的马云已相去甚远。世界上只有一个马云,所谓追逐,不过是大众触摸自己的假象的一个过程;所谓脱口秀,其内核唯有对财富的向往——财富才是最大的脱口秀。

一个时代的标签:洪晃们的价值观判断

半辈子上天入地般“折腾”,洪晃独一无二。

作為中国媒体界的绝对大腕,洪晃的2014年十足精彩。她的迷人贵妇造型在姜文电影《一步之遥》里摆着,入主视频栏目《晃眼》两年多来,把洪晃眼里美妙的、内涵的、犀利的世界呈现出来;她以自己拳拳之心支持着中国设计师群体的发展,为中国时尚行业做着旁观和指引。

几年前,洪晃曾主持《大人在说话》,后来又主持脱口秀节目《亮话》。洪晃说,每期她和一位处于行业先锋位置的嘉宾聊天,“我的特点是打开天窗说亮话,逼他们说出精明独到的看法,说出不得不说的想法。”

个人的丰富经历,家世的引人瞩目,洪晃成为一个时代的标签。当然,类似的人还有很多,和马云们的财富影响不同,文人向世界传递的是一种价值观。从2013年8月12日开始,黄健翔携手乐视体育,开创中国第一档体育自媒体脱口秀节目。这个体育界的大嘴,持续向世界呈现自己的态度。

这是一种清晰的判断,不流俗,用自己的思想改造世界,比如陈丹青,嘴巴当然了得,头脑更清晰,骂教育体制,的确猛、准、狠,气势澎湃,轻袖一甩,连清华教授的博冠也弃之如粪土,恍然如隔世的高士再现。

猜你喜欢

乔冠华任志强马云
小小冠华,抱负不凡
急智
马云:提前退休做一个让自己喜欢的人
马云,你听我说
工 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