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生活情境开展小学数学教学
2015-05-30黄学英冯守健
黄学英?冯守健
摘 要:新课程改革中要求利用生活情况开展小学数学教学工作,让小学生能够直观地知道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最终用于生活,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一定要创设适合小学生的生活情境,使之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征。
关键词:生活情境;小学数学教学;解决问题
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被普遍用于小学阶段的教学中,因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具有自制力弱、好奇心强、好动、注意力不集中等特点,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使其脱离枯燥、乏味的数学知识,根据已有生活经验来进行学习,这样势必可以调动小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可以丰富教师的课堂教学手段,大大提高课堂效率。
一、利用生活情境解决问题
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应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这样不仅可以克服学生的紧张情绪,提高课堂的活跃度,也可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讲授排列问题时,在开始就引入“喜羊羊和灰太狼”的情境,“美羊羊被灰太狼抓到狼堡去了,喜羊羊现在要去救她,可是它遇到了难题,同学们可以帮下它吗?” “狼堡上有一把密码锁,需要用1、2、3排列的不重复的三位数来解锁,同学们知道是什么吗?”等情境。
讲授比多少问题时,可以用“我有10支铅笔,你有6支铅笔,他有3支铅笔,我比你多多少支铅笔?你比他多多少支铅笔?”
这样既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可以消除单纯讲授知识的枯燥感,使得学生更容易接受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和效果。
二、利用生活语言拉近关系
数学课堂本来就是比较枯燥的、乏味的、陌生的,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要消除这些感觉,除了要利用生活情境外,还需要使用一些生活语言去表达那些专业术语和名词,将枯燥的知识转化成为学生们熟悉的语言。
例如,讲授专业术语,如长度单位、元角分、比大小等时,可以通过一些顺口溜进行讲解,认识“ <”“>”,教师可引导学生学习顺口溜:大于号、小于号,两个兄弟一起到,尖角在前是小于,开口在前是大于,两个数字中间站,谁大对谁开口笑。
利用学生口语化的语言,顺口溜等进行教学,使学生更加了解生活中的数学知识,同时也加深了记忆。
三、练习生活化,学以致用
数学毕竟是多算多练的学科,简单地写写算算也不能满足现状,而是要创设一个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环境。这样不仅使学生能够巩固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还能够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将数学知识学以致用,运用到生活中去。
例如,讲授加减法时,可以让学生在班级中调查下班级中男生有多少,女生有多少,男生比女生多(少)几个?这样讲课堂中所讲知识运用实际生活的例子体现出来,增加学生学习的趣味性,也使学生能够充分地体验数学的快乐。
在讲授两位数加两位数时,可以让学生找规律进行求解,如7+8、17+8、17+18等算式,对于7+8这种简单的算式可以进行口算练习,17+8、17+18等进行探究,可以通过摆小棒的方法进行计算,然后讨论计算方法,最后逐步推导出“满十进一”的算理。
这样学生在学习的同时,既锻炼了基本的数学计算能力,也增强了动手操作能力,还经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了创新思维。
四、营造学习氛围
要想利用生活情境开展小学数学教学工作,同样也离不开教师对学习氛围的营造。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比较特殊,因此要营造不同年龄段学生特点的学习氛围,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保持学习的积极性,也能够更好地进行学习交流。同时要以教育学生、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为目标,设置贴合学生的情境,要对学生进行德育情感渗透,多用一些善意、美好的词语,让这些词语能够净化学生的心灵、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达到营造一个健康的学习氛围的目的,最终使学生能够通过数学学习受益,教师也能够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
五、结束语
小学数学相对简单易懂,但其中蕴含的却是与实际生活息息相关的知识,而脱离了生活实际的数学是不完整的,只有将其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才能够使数学发挥真正的作用。教师应该将课堂教学生活化,用常态进行教学,让学生在熟悉的环境中接受数学知识,接受数学思想。
参考文献:
[1]张玉喜.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巧妙合理创设生活情境[J].新课程(中旬刊),2011(06).
[2]包红霞.数学教学中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的探索[J].小学教学参考(综合版),2011(02).
(作者单位:河北省昌黎县靖安镇吴各庄完全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