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焦裕禄好家风
2015-05-30刘丹
刘丹
古城开封的三月,柳絮飘香,油菜花黄。河南省开封市青少年活动中心的校外少先队组织了三十多名少先队员来到焦裕禄纪念园,举行了“核心价值观记心中,学习焦裕禄好家风”主题活动。焦裕禄的长子焦国庆应邀参加本次活动。
活动聚焦一:陵园前“讲家风”
焦裕禄烈士陵园,苍松翠柏郁郁葱葱,火红的队旗迎风飘扬。队员代表向焦裕禄烈士墓敬献花篮,队员们在校外少先队大队长的带领下,重温了入队宣誓词。焦裕禄的长子焦国庆向队员们讲述了父亲当年教育子女的真实情景。他说:“父亲当年对我们要求很严,要我们从小爱劳动、好好学习、不和别人比吃穿,作为焦裕禄的子女不能搞特殊。有一次,我看了一场‘白戏,就是不买票进剧场看戏,父亲知道后狠狠地批评了我一顿,第二天还带我到剧场补了票。在我印象中,这是父亲最严厉的一次批评,父亲的严格要求教会了我做人的道理,对我一生的成长都有重要的作用……”一个个感人的故事,一句句生动的话语,给队员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活动聚焦二:纪念馆里“学精神”
队员们接着参观了焦裕禄纪念馆。在庄严肃穆的焦裕禄纪念馆里,队员们参观了馆内陈列的文物,一幅幅生动形象的图画、一件件简朴陈旧的衣物、一句句催人泪下的话语、一个个感人至深的事迹,串联起焦裕禄的生平事迹。队员们认真倾听着讲解员声情并茂的解说——他为了人民的幸福,战风沙、治内涝、改造盐碱地,鞠躬尽瘁,积劳成疾,最终献出宝贵生命。焦裕禄同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伟大形象鲜活地矗立在队员们心中。
活动聚焦三:焦桐树下“谈成长”
兰考县人民始终忘不了他们的焦书记。他们把焦裕禄在上世纪60年代亲手栽种的一棵普通的泡桐树称作“焦桐”。“焦桐”就在兰考县城关乡朱庄村村口,这棵“焦桐”种在兰考人民心上,历经半个世纪,已长成参天大树,需几个人合抱,通直圆满的主干,横逸斜出的枝丫,显现出旺盛的生命力,成为焦裕禄精神的象征。焦国庆在“焦桐”树下给队员们讲了“焦桐”的故事。他说:“这棵泡桐树已有52年的树龄, 是当年父亲亲手种下的。”队员们围着“焦桐”,手拉手亲身感受“焦桐”的宏伟。 焦国庆还鼓励队员们要热爱劳动、勤奋学习、健康成长,长大后成为建设祖国的有用人才。
活动聚焦四:名师现场“评活动”
参加本次活动的全国十佳少先队志愿辅导员皇甫鸿昌老师说:“全国人民特别是干部都在学习焦裕禄,焦裕禄精神影响了几代人。少先队员怎样学习焦裕禄?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结合这次活动, 皇甫老师建议校外少先队开展“学习焦裕禄,五比我进步”活动,即:一比学习好榜样,心中有志气;二比爱心献社会,从自己做起;三比读书好习惯,勤奋爱学习;四比双手勤又巧,劳动要积极;五比每天一小时,锻炼好身体。“五比”内容具体形象、好记易懂、要求明确,把“学习焦裕禄”内容引向新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