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苏坟

2015-05-30喻莉娟

散文选刊·下半月 2015年6期
关键词:三苏汝州莲花山

喻莉娟

三苏坟为什么在河南郏县,“苏坟夜雨”是怎么回事?

2014年夏季的一天,我们迎着小雨,拜祭了三苏坟。

苏洵、苏轼、苏辙三父子,在“唐宋八大家”中占三席,可见苏氏父子三人在中国文坛的地位。父子三人中,苏轼艺术成就最高。苏轼一生官场多舛,辗转南北,仙逝后既没葬在故乡四川眉山,也没葬在客死之地常州,而葬于河南平顶山郏县,这与中国传统的习惯不符。其中的原因学术界一直有争论,在众多的说法中,以这里的嵩山周围地区“土厚水深”,为北宋士人所崇尚,这一观点,多数专家学者们认可。“苏轼葬郏”,这是和当时的思想文化、意识形态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

这里有道家名山莲花山。自古名山埋忠骨,三苏坟就位于郏县的莲花山下。莲花山,在郏县城西北,距县城23公里的茨芭镇,又叫“小峨眉山”。郏县的莲花山有九座山峰,状如九朵莲花,与位于太行山(辉县)第一峰的二朵莲花山老爷顶,湖北的四朵莲花山武当山金顶,并称道教的三大圣地。郏县的这座莲花山,在太行山莲花山老爷顶和四朵莲花山武当金顶之间,又称中顶莲花山。“三顶”在道教史的位置和道众心目中,中顶的地位和辈分都高于其他“两顶”。

在这里有黄帝钧天台。那是华夏人文初祖轩辕黄帝问道的地方。《庄子·在宥》说:黄帝当上天子的第十九年,到崆峒山拜见道教的始祖广成子,求治国修身之道,驻跸平顶山市的郏县钧天台,奏钧天广乐。这样,这里便是中华民族音乐的发祥地。2008年,钧天广乐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钧天广乐作为伏牛山文化圈中华民族传统音乐的“活化石”受到国家的保护,标志着位于伏牛山文化圈内的郏县钧天台在中国的历史文化地位。

苏辙于绍圣元年(1094年)出知汝州。期间,苏轼由定州南迁英州,来汝州,与弟相会。苏辙领兄游观汝州名胜。郏城县属汝州,自古就有龙凤宝地之美称。苏轼兄弟二人登临钧天台,北望莲花山,见莲花山余脉下延,“状若列眉”,酷似家乡峨眉山,就议定以此作为归宿之地。

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苏轼卒于常州,留下遗嘱葬汝州郏城县钧台乡上瑞里。次年,其子苏过遵嘱,将父亲灵柩运至郏城县安葬。政和二年(1112年),苏辙卒于颍昌,其子将之与苏轼葬于一处,称“二苏坟”。苏洵本葬于眉州眉山故里。元至正十年(1350年)冬,郏城县尹杨允到苏坟拜谒,谓“两公之学实出其父老泉先生教也,虽眉汝之墓相望数千里,而其精灵之往来,必陟降左右”。遂置苏洵衣冠冢于两公冢右。这样,原来的“二苏坟”就成了“三苏坟”。

如今的三苏坟,与之为邻的还有三苏祠、广庆寺。现如今以这三处为主要部分,共建三苏园。在三苏祠里,保存着建于元代的“三苏”泥塑坐像。保存如此完好的元代泥塑像,在全国都是极为罕见的,具有很高的文物价值。

三苏坟前宽阔的金蛙迎宾道,甬道两边有石柱、石像、古柏;三苏坟门前的对联,上联:一代文章三父子,下联:千秋俎豆两峨眉,上牌匾“三苏坟”,这三个字是启功先生的真迹。

三苏坟,中间的是苏洵的衣冠冢,左边的是苏辙墓,右边的是苏轼墓。三苏坟西南边上是苏轼六个儿子的墓。三苏坟外是苏辙的次子苏仲南夫妇墓。

三苏坟周边古柏林立,柏树都向西南方向倾斜,对这一现象千百年来人们的解释是,“三苏”的品德感动草木,草木皆随其心意所向,遥望家乡四川眉山县。当然这是人们美好的愿望。据了解,这块地形是一个风道,风向就是西南,天长日久树就都向一边斜。

这里还有一个现象就是“苏坟夜雨”,是说在晴好天的晚上也能听到雨声。这是由一个典故而来:清代郏县令张笃行拜谒三苏坟,夜深人静之时,忽听门外雨声大作,开门观看雨景,惊呆了,屋外不但没有下雨,反而是晴空皓月。遂写词留念:“风声瑟瑟雨声哗哗,风大不鼓衣,雨大而不湿襟。”后人屡试屡验,称其为“苏坟夜雨”。其实,苏坟的雨声不只是晚上能听到,白天也能听到的,只是白天声音嘈杂,不易听到而已。

“苏坟夜雨”的现象,应该是三苏坟内的古柏林立,高大茂密,加上这里的特殊地形,就会发出阵阵类似下雨的声音,后来把它改为“苏园听雨”,如是说也!

三苏坟前,天还阴阴的,我独自默默地站着。

责任编辑:黄艳秋

猜你喜欢

三苏汝州莲花山
莲花山公园真美
关于“三苏”家风家训的几点探究
“三苏”文化融入高校质量文化的思考——以四川工商学院为例
“三苏”基因根植工商 传统文化润泽校园——四川工商学院打造“五位一体”“三苏”特色校园文化
汝州老城区O-13-03地块详细规划对景观设计的控制与引导分析
承载厚重记忆的莲花山老厂区
汝州:五年历程谱华章
河南汝州曲剧进校园的思考与实践
登莲花山
桃花也“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