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研究性学习教学问题之我见
2015-05-30黎可可
黎可可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有效推进,高中英语研究性学习的实施也取得了可喜的成效,但是我们也要看到,研究性学习在高中英语教学的实施过程中,其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还存在一些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分析了研究性学习的提出与其特点、应用原则及应用途径。希望通过本文对相关问题的探讨,促进高中英语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
【关键词】高中英语 研究性学习 原则 应用
引言
在2 1世纪这样一个人才竞争的时代,有关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培养的问题引起了教育界和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并成为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一个热点。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把“研究性学习”作为课程结构改革的一个重点,要求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具有主动发展和终身学习能力、能适应未来知识经济时代要求的新人。
一、研究性学习的提出与其特点
在《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英语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发展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升他们的综合英语能力.杜绝“哑巴英语”等怪现象的出现。研究性学习指的是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学习为基础,大胆地突破传统的教师占据课堂主体地位的应试教育模式教师由主导变为引导,使学生真正实现他们的课堂主体地位教师加强指导作用,学生围绕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积极主动地思考,找出解决问题的答案。这种学习方式要求学生能够有效地收集、处理与提取对自己有用的信息:并能将其妥善利用去解决问题。它充分体现出素质教育模式关注培养学生能力,使学生能够发挥学习的主体性,尊重学生生理及心理的发展规律因此研究性学习可以说是学习方式与育人方式两方面的重大进步。
二、研究性学习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应遵循的原则
1.研究性学习实施中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实施研究性学习教学方式时,教师要注意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在研究性学习实施过程中,要真正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体现课堂教学的主体地位,同学们在彼此之间的相互合作,相互交流,自主探究中,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逐渐的提升,逐渐的对英语学习会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教师不再是英语课堂教学的权威,而是课堂教学中学习活动的参与者,还是英语课堂教学中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指导者,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参与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活动,与学生彼此合作,共同完成教学任务,促进教学效率的有效提升。
2.研究性学习实施中要注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研究性学习是以实践为主要的学习特征的学习方式,在高中英语研究性学习的应用中,理论的学习与实践的应用要紧密的结合起来,让英语学习通过理论的掌握再到实践的验证的进一步应用,提升学习的效率,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促进研究性学习的有效实施。
三、高中英语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的运用
笔者认为高中英语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的第一步是提出问题、确定主题和任务。即在课程开始之前,明确课程要达到的目标之后,要求学生根据目标制定课程计划,然后学生根据自己制定的计划,有条理地进行实施。例如,在学习高一英语新教材Unit 3 Celebration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去收集中国传统节日的相关信息,这样不仅让学生掌握了课本要求的知识,还增强了学生自学的能力,课中教师再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点评,对表现好的学生予以表扬,对表现不好的学生给予鼓励。这不仅能让学生熟练地掌握课本上的知识,而且能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其次,高中英语教师应与时俱进,不断更新教学观念,不能再守着以教学为主,学生被动学习的传统教学模式。教师应确立为“学”而教的指导思想,认识到教育过程的最终目标是学生学到知识,并能运用所学知识。“以人为本”是“新课标”的核心理念,学生的发展是英语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高中英语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实践性非常强的教学方法。现以高一英语Unit 7 The Sea为例,来谈谈英语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本单元的主题与时下的环保热有关,学习该单元运用研究性学习会起到意想不到的好效果。首先,提出问题,在学习之前教师可制定相关的学习目标,然后让学生根据学习目标制定相关的课程计划,如可根据课文内容制定相关的调查课题:如周边环境的污染情况,周边土地污染或噪音污染等;待子课题确定后,学生可根据自己选定的课题进行相关材料的收集和整理,并提出自己的观点;之后,学生便可在课堂上将自己的调查分析成果用英语表达出来,还可制成幻灯片等多种形式在同学面前展示。如此一来,学生不仅对所学知识有了正确的理解,而且其学习的积极性也有了很大的提高,英语学习有了更大的兴趣。这样不仅可以达到本课程的教学目标,也可以让学生学会学习,在以后的学习中更加得心应手。
再次,培养学生研究学习的能力,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新《课标》指出,要“激发和培养学习英语的兴趣,帮助学生树立学习英语的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研究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这说明高中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他们终身学习的能力。新教材高中英语课文内容、题材广泛,有天文、历史、地理、人物、科普、小说、传记等。教师应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角度出发,为学生创设求知探究的空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课堂不再是特定知识的载体,而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讨新知的地方,不仅给老师和学生提供了创新的空间和余地,也为渗透研究性学习的英语教学提供了新的平台,教学成了师生共同研究问题、共同探索知识规律的过程。
总之,学生的发展是英語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以人为本”是“课标”的核心理念,英语学习的最终目的是掌握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教师不只是知识的载体、知识的来源,也不只是知识的传授者、讲解者,教学不能以教师为中心,而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要相信学生自己能构建知识,成为学生构建知识的引路者、指导者和帮助者;利用英语自身的魅力着力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宽敞的研究学习空间,尽可能多地给学生提供参与活动的机会,帮助学生在自主学习活动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知识和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最终达到综合素质的提高。这是教育改革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