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沧桑的老北京火车站
2015-05-30杨玉昆
杨玉昆
北京站是全国人民都十分熟悉的火车站,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但不少人对北京站的了解还只是一知半解,其中就包括弄不清哪个是老北京站,哪个是新北京站。有的把如今地处城东建国门内北京站口(旧称方巾巷)南侧的北京站,说成是老北京站,原因是它于1959年国庆节前建成开通的,至今已有半个世纪了。而把位于城西,于上世纪90年代建成,至今不到20年历史的北京西站,称为新北京站。这样的划分显然是不妥的,因为北京站和北京西站从来就是两个互不相干的火车站,没有传承关系,不存在新老之分。那么老北京站在哪里呢?它就在前门(正阳门是其正称)的东侧,俗称前门火车站。自新北京站建成后,即被废弃改作它用,先是作为北京内燃机务段段址,后又变成北京铁路分局隶属的北京铁路工人俱乐部,今则成为北京铁路博物馆所在地。
老北京站历史悠久,其建设可追溯至上世纪初。这要从京奉铁路建设的百年历史变迁说起。
京奉铁路源自1880年修建的唐(山)胥(各庄)铁路,全长仅9.67公里。1887年,在京津方向上延至阎庄,称唐阎铁路。同年延至芦台,称唐芦铁路。1888年延至天津,称唐津铁路,长130公里。1897年,又延至右安门外马家堡。而此前已于1894年,在另一方向上延至山海关。这时,因筹议接修关外铁路,遂改称关内外铁路,并将关内外铁路局设于天津。
1900年,八国联军攻占北京,慈禧太后挟光绪帝西逃。次年3月,英军为适应战时军运需要和加强平时的对北京控制,乘机将关内外铁路自京郊马家堡展筑至永定门,又强行将永定门东侧城墙扒开,把铁路经崇文门修至前门。是年11月,始建正阳门东站,为关内外铁路北京方向终点。在前门建站是因为这里靠近东交民巷使馆区。站东凿城成门,俗称水关,为通东交民巷使馆区之道。是年12月10日,正阳门东站开通运营,距今已有113年的历史。北京市档案馆馆藏《那桐日记》记载:“光绪二十八年,岁次壬寅,余年四十六岁。九月初一日(农历),赴天津银钱总厂开工。卯初起,辰初至前门车站,即刻开行。铁宝臣侍郎赴日本看操,同乘火车。瑞玉如、泽村繁太郎偕来。巳正到津,袁制军率司道来迎龙亭跪圣安。”此段话大意是:1902年,46岁的那桐,于10月2日(公历)5时(卯初)许起床,7时(辰初)至前门车站乘车,10时(巳正)至天津。由此可见,此时前门东站已经开通,从乘车时间3个多小时看,乘坐的是北京直达天津的快车,平均车速每小时40余公里。
老北京站同今日大多数车站相比,有以下特点:
一是先开通运营,再建站舍。当年,正阳门东站从开通运营到站舍完全竣工历时数年。建站之初未建正式站舍。1903年1月,在正阳门瓮城东侧开始修建站舍。1904年5月,修建栅栏,以防无票旅客及闲杂人员进站。1906年4月,在栅栏内始建客票房。1906年,站舍正式竣工启用。这和当今绝大多数车站都是站舍建成后再开通运营是不同的。例如,新北京站是1959年1月开工,9月竣工后开通运营的;北京西站是1993年开工,1996年竣工后运营的。
二是由外国人设计,呈欧式风格。由于当时关内外铁路管理和工程技术设计为英国人把持,车站被设计成欧式建筑风格,但造型中也体现出某些中国传统元素。站舍大楼外立面由灰、红两色砖块砌成,其间夹白色石条,正中巨大拱顶高悬,拱脚处镶嵌大块云龙砖刻雕饰,南侧穹顶钟楼耸立,四面大钟遥遥可望,充满着异国情调。整座车站与周边古老的中式建筑、城墙等形成了中西建筑风格的鲜明对照。站址位置与“使馆界”虽然隔有一道城墙,但有正阳门、崇文门和新辟“水门”与之相通,交通尚属便利。
前门东站站舍建筑面积3500平方米。有站台3座,长度约377米,其中两座有风雨棚。7条尽头式到发线,北侧沿城墙、南侧沿护城河向东延伸出站,有效长度为340米至430米。候车室在车站西端。普通候车室在大楼内。一、二等候车室则另有客厅。候车室面积1500平方米。问事房、客票房、行李房分设于车站西端及水关两处,到达行李房则设于西端。老北京站在当时是中国最大的一座火车站,由于国内数条铁路干线在此交汇,也成为中国最大的铁路交通枢纽。
三是数度易名,打上历史烙印。1907年5月31日(光绪三十三年),历时20余年、耗资5088.4万元建成的关内外铁路全线通车,成为联结北京与东北的交通大动脉。其干线全长849.39公里,加上各支线总长1400公里,称京奉铁路,京即北京,奉即奉天,今称沈阳。全线设站87座,为东北及华北各路通海之枢纽。新落成的站舍,全称“京奉铁路正阳门东车站”,为京奉铁路之首站。至1909年(宣统元年),此站已是“层楼轩敞,设备极周”,可满足旅客休憩等各种需求,并以其造型独特,风格迥然,成为京城的标志性建筑。
其实“京奉铁路正阳门东车站”只是开站时的称呼,随着历史沿革,车站站名曾六度变更,打下不同历史时期的烙印,从一个侧面反映了20世纪中国社会和北京铁路的发展变化。1901年12月至1937年8月,称正阳门东站;1937年8月4日至1938年6月9日,称前门站;1938年6月10日至1945年10月11日,称北京站;1945年10月12日至1946年3月8日,称北平站;1946年3月9日,根据交通部平津区特派员办公处公报(路字第906号)处令,改北平站为北平东站。1949年9月30日,北平东站改称北京站。直至1959年9月,新北京站建成后,人们开始称此站为老北京站。
四是尽头车站,今已罕见。如今多数车站是贯通型车站,车站两头列车均可进出。而老北京站则不然,它是个尽头车站,列车到站后,不仅火车头被堵在里面,难得进出,就是到达终点旅客下完后的空车,也常常因进出站列车的交叉干扰,难以及时入库整备,严重影响了运输效率的提高。老北京站的这个致命缺点又遗传给了新北京站,新北京站依然是个尽头车站。由于首都城市建设的诸多原因,至今北京站和北京西站间的直接联络线仍无法建设,这给在北京中转的旅客和行李包裹都带来了极大不便。
说起北京站和北京西站的联通,就不禁让人回想起当年的前门西站。老北京人俗称前门东站为东车站,是因为该站的对面还有个西车站,即正阳门西车站,或曰前门西站。当年,前门西站曾是京汉铁路的始发站,和前门东站一样,也是尽头站。然而,前门西站的名声始终未能超过前门东站。1933年5月22日起,华北交通当局为便利军事交通及商旅运输,北宁路与平汉路在北平正阳门东西两站铺设联络线,次日接轨,24日试车运行。但此举却给市内交通带来了诸多不便。而今,前门西车站踪迹全无,前门东车站也已成为展示北京铁道旧貌的博物馆。
五是风雨沧桑,人杰地灵,留下许多历史佳话。老北京站迎来送往,方便多少人员出行。当年修建铁路虽然备受清廷保守势力的诟病,但京奉铁路一旦破城墙而入京,前门东站便很快门庭若市,成为陆路要冲。曾任清朝总理衙门大臣、军机大臣、内阁协理大臣等要职的那桐便在其日记中多次记述到前门站乘车及接送外宾的情景。
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九月二十四日,该站发生一起清朝辅国公载泽等大臣出洋考察遇刺案。反清志士吴越化装混入停靠站台的专列,引爆炸弹,当场身亡,众大臣及随行人员受伤,事件轰动全国,加速了清王朝的灭亡。
京师警察厅档案记述:1916年5月18日,因反袁称帝而被软禁的章太炎,化装出逃,在前门车站登车时,被跟踪的警察抓获,重新软禁在东四钱粮胡同,直到袁世凯去世后,方被释放。
1924年12月31日下午4时30分,孙中山乘坐的列车由天津抵达北京,10万民众到站欢迎。北京临时执政府全体阁员吴光新、林建章、王九龄、叶恭绰、龚心湛、李思浩、章士钊、杨庶堪及各部院长官,警察局局长,警卫总司令,各省军民两长驻京代表,国民一、二、三军驻京办事室全体官兵,各大学校长,各团体代表均到车站迎候。孙中山在群众的热烈欢迎下乘汽车前往北京饭店。这是孙中山第三次来京,两个月后,积劳成疾的孙先生病逝于铁狮子胡同行辕。
1929年5月26日,停放在碧云寺的孙中山遗体,经前门站由专列运回南京安葬。此次奉安南京,仅前门站的规模声势,即属空前绝后。据《顺天时报》报道:
“灵榇于下午2时30分抵前门站,站外搭有灵棚,备有特制的移灵安全车,该车构造极精,左右箱板及上盖均可卸下。棺罩揭去后,灵榇移至车上。即由三迎榇专员,及马湘、孙科等数人挽入车站,直入灵车。
专列编组14辆:第一辆冷藏车,第二辆行李车,第三辆发电车,第四辆头等卧车,第五辆大厨房车,第六辆杠夫坐车,第七辆拱卫宪兵连车,第八辆头等客厅车,第九辆为灵榇车,第十辆泰山号包车,孙夫人及孙科夫妇姊妹乘此车,第十一辆头等餐车,第十二辆特等客厅车,迎榇专员办公用,第十三、十四辆均为头等卧车,重要随员乘车。
38师送榇步队一营整队在站候送。车按原定钟点于5时开行。轮机甫动,军乐大作,送车群众,脱帽静立,呈肃穆悲凉之色。与此手造民国惟一伟人之遗蜕作最后之诀别。大典所放礼炮,共202响,碧云寺起灵时放101响,前门站灵车开行时鸣101响。
迎榇各车离平前后的卫护规模更为宏大,从上午9时至下午7时,10小时中,前后计有9组列车从前门站开出:一为中央所派之迎榇宣传列车,早9时开。二为前导车由车务处吴金台率领,12时开。三为1号护卫铁甲车,12时45分开。四为护灵车,14时45分开。五为步兵车,由53师223团团长李仲宜,带兵二连,15时30分开。六为2号护卫铁甲车,16时15分开。七为灵车,5时开,孙夫人孙科家属、林吴郑三专员及王征等均附车行。八为唐生智部铁甲车70余人,17时45分开。九为随员来宾车,18时30开。”
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等中共领导人礼贤下士,多次到前门站迎接前来参加政协筹备会的宋庆龄、程潜等爱国民主人士。
1959年1月20日,作为新中国成立十周年的首都十大建筑——新北京站,在老北京站之东约两公里的地方,异地破土动工;9月15日,新北京站开通运营。毛泽东还为新北京站题写站名。至此,老北京站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
说了这么多老北京站的风雨沧桑,其实北京站只是北京铁路局下属的一个基层单位,今日之北京站的全称是“北京铁路局北京站”,公章上刻的就是这8个字。像北京站这样的基层单位在铁路系统数不胜数。但因北京站是个接触旅客的窗口单位,所以名声比货运站大得多,也更为百姓所熟悉。特别是每逢春节,一票难求时,就更希望有个熟人在北京站工作。甚至还有人以为列车段、机务段都归北京站管,故常见到这样的信封“北京站列车段收”、“北京站机务段收”,也就不足为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