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行业特色高校专业建设路径

2015-05-30蒋青王桂林

课程教育研究 2015年6期
关键词:特色化专业

蒋青 王桂林

【摘要】行业特色高校专业建设要体现出行业的特点,其特色化建设的路径是:人才培养定位要服务行业,课程开发取向是行业参与,课程实施需要行业指导,师资队伍建设要深入行业。

【关键词】行业特色高校 专业 特色化

【基金项目】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目(112025);重庆市高等教育学会课题(CQGJ13C439);重庆市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点课题(yjg132001);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142009)。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6-0217-02

专业是高校人才培养的载体,是高校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立足点,其建设水平和绩效决定着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和特色。专业建设内涵丰富,不仅包括专业设置,还包括专业人才培养定位、专业培养目标和规格、课程建设与开发、课程实施、师资队伍建设等多方面的内容。当前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核心价值取向是质量提升,高等教育质量提升离不开专业建设问题。对于行业特色高校专业建设重在体现出行业特色,那么行业特色高校专业如何向特色化方向发展?本文主张要在人才培养定位、课程开发、课程实施和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充分发挥行业的作用。

一、专业人才培养定位:要服务行业

一个专业的人才培养定位实质上是方向性的导引标。究竟要朝什么方向培养人才,这决定了一个专业同其它专业相区别的差异性,也决定了同专业在不同学校、不同地域的不同定位。人才培养定位集中表现在服务对象上,也就是说一个专业所培养的人才到底为谁服务,到底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因此,衡量和评判一个专业特色标准就是看这个专业的服务对象是什么?不同的服务对象恰恰体现出了其特色。

因此,探寻专业建设的特色之路首先是要找准专业的培养定位。对于行业特色高校专业的特色化建设之路,其人才培养定位着重在于服务行业。也就是说所培养的是本行业所需要的人才。“以服务行业为己任,保持特色是行业特色高校的生存之本。”[1]基于服务行业的专业人才培养定位的实现,需要加强相关行业和领域发展趋势和人才需求研究,形成有效机制,吸引行业和用人部门共同研究课程计划,制定与行业生产实践、社会发展需要相结合的培养方案。

以重庆邮电大学为例,多年来始终坚持适应邮电通信行业和信息产业领域发展需求,凝练学科专业特色,加强和推进信息学科和相关学科的融合,调整传统优势学科的专业方向。在加强学校通信、计算机、自动化和软件工程等优势专业建设的同时,调整设立信息管理、信息法学、电子商务等专业领域,形成了一批以信息科学技术为特色的拓展专业。主动适应行业和地方产业结构调整需要,服务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积极申办市场急需,特色鲜明的网络工程、广播电视工程、工程管理、数字媒体技术、电磁场与无线技术、智能科学与技术、物联网工程等新兴专业。相关专业通过深入与其相关的多家企业调研,引入行业标准,进行职业领域分析,凝练行业所需的职业能力、知识和职业素质要求,为其人才培养目标的行业服务定位做出决策,调整优化课程体系,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方案。

二、专业课程开发取向:行业参与

课程是一个专业的载体。一个特色的专业在其课程品质上能够体现出独特性,具体表现在课程内容的选择、课程开发的过程、课程设置门类等方面。行业特色高校专业的特色化建设在专业课程开发上主要以行业参与、渗透和融入为特色。具体而言,专业课程内容的选择上与行业标准对接,将行业内部的知识、经验和文化融入到专业课程内容中。也就是说供学生所学习的专业课程内容应该是其所要从事行业内部的信息和资源。实现专业课程内容与行业内职业标准对接,按照行业发展对人才规格的需求调整专业课程内容。专业课程开发的过程不是仅仅局限与专业人士,而需要有行业人员的介入。行业人士站在行业发展的立场上参与专业课程开发。专业课程设置门类上拥有几门体现行业文化特色的课程。专业课程设置具有弹性化,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能够随着行业产业结构的发展变化,在一些课程门类上随时动态调整。

那么在专业课程开发过程中,行业究竟如何参与?首先,将行业企业对人才需求标准作为课程开发的依据,确定课程目标。根据行业岗位职业标准和广泛的行业市场调查,以行业内的职业领域分析为基础,为课程开发提供方向指引。其次,针对课程目标,确定课程内容,也就是专业课程到底为学生提供什么样的学习内容。课程内容要体现出行业的元素,这就需要行业参与,通过行业参与分析,解构原有的学术化学科课程体系,按照行业工作过程,重新划分各个课程边界,构建基于行业工作任务的课程体系。开设前沿特色课程,对未来行业发展需求具有一定的预测功能,使学生具备超前的战略眼光。第三,打造一批体现行业特点的精品课程。精品课程建设能够提升专业品质,是专业品牌的标志和名片,以行业为切入点的精品课程可以升华专业的特色。

三、专业教学活动实施:行业指导

鼓励行业全面参与专业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要以行业的实际需求为基本依据,按照行业人才成长规律组织专业教学活动。充分发挥行业指导的力量,行业组织最了解本行业领域的技术前沿、内在运作规律、人才需求等情况,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教学过程、实践教学和教学评价等方面体现出行业实践性。

教学过程与行业生产实践过程对接。紧贴岗位实际生产过程,改革教学方式和方法。行业人士到学校开展教学指导。比如广播电视工程专业教学过程应当与广播电视行业的实际工作紧密联系,行业工作过程如何展开,其专业教学一定程度上也应如何开展。可以引入工作过程教学模式,把工作过程作为一个整體,使课堂讲授与工作场所经验指导相整合,强调真实工作情境中的团队精神。可以探索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等有效途径加强行业和专业教学活动的紧密联系。贴近岗位实际生产过程,可以开展现场教学、案例教学等方式实现与行业实际生产过程对接。

加大实践教学的力度。要想得到社会和用人单位的认可,必须要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可以通过案例教学,实验室模拟试验,建立校外实践基地等措施,强化实践性教学环节。依据专业的特点,加强对实习教学的重视,积极开拓与企业的合作项目,促进产学研的有机结合。让学生在真实的行业生产环境中接受开放式强化训练,以实际生产项目为载体,使学生熟练掌握各种专业知识和技能,并参加工厂真实的生产项目,积累实际工作经验,内化行业文化。

以重庆邮电大学为例,形成由校内实验室、综合实践基地、工程技术实训中心、校外实习基地四大实践训练环节,各环节形成开放式训练体系,为单项专业技能训练、综合专业技能训练、实际专业操作训练奠定基础,为行业所需要的人才培养创造良好环境。学校依据行业的发展变化,适当调整教学内容,编写相关教材。积极开辟产学研基地,有重点地加强校企联合实习基地建设,尤其是一些高科技产业与高科技研究部门,更是立足于科学技术的前沿。应积极鼓励专业学生走进企业,主动开展科技服务,承担科研项目,通过为企业提供技术咨询,开发产品,转化科研成果,让他们得到进一步的锻炼和提高。同时建立学校、用人单位和行业部门共同参与的学生考核评价机制。把行业规范和职业标准作为专业教学质量评价的重要依据。

四、专业师资队伍建设:要深入行业

师资队伍是专业特色化建设的根本保障,特色专业建设必须具备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特色专业需要配备有学科特色的师资队伍,其在教学和科研方向专长上必须和专业特色的培育相匹配。行业特色高校的专业师资队伍应体现出行业的特点,其师资应该对该行业领域非常熟知,尤其对行业最新发展的动态、行业技术变革、行业人才需求、行业实践能力等有较高程度的把握。

完善校内专任教师到相关产业和领域一线学习交流的机制。教师赴行业企业实践。一是了解行业企业的组织生产方式、工艺流程、技术发展、产业发展趋势等基本情况;二是熟悉行业企业相关岗位的人才需求、(工种)职责、操作规范、用人标准及管理制度等具体内容;三是学习所教专业在行业生产实践中应用的新知识、新技能、新工艺、新方法;四是结合行业企业的生产实际和用人标准,不断完善教学方案,改进教学方法,积极开发校本教材,切实加强专业实践教学环节,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教师深入行业、企业实践的形式多样。一是挂职锻炼。教师在行业、企业里有确定岗位,进行独立工作,时间一般半年以上。除完成具体工作外,还应参与对行业、企业员工的培训和研究项目,在贡献自己的知识与技术的同时,吸收企业管理、技术经验,提高自身的能力。二是跟班锻炼。教師跟着行业、企业里某岗位上的工作人员一起工作,熟悉工作日程与安排、工作流程及工作过程所需要的知识与技能。三是短期培训。教师可以在行业、企业里呆上几个星期或几个月,在行业企业的具体实践过程中了解工作的内容、需要具备的能力,学习行业、企业的新技术,接受新观念。

同时要注重兼职教师队伍建设,从生产、管理、服务等一线聘任一定数量的兼职教师。在师资的选配上不必拘泥于注重学历和职称,而应根据特色专业建设的需要,不拘一格,大胆选聘人才,聘请一些具有丰富工作经验和高水平技能的行业企业人员作为学校的兼职教师。比如以营销策划为特色的市场营销专业,完全可以聘请部分有实战经验的行业企业营销策划和管理人员担任专职或兼职教师。

总之,行业特色高校专业的特色化建设路径需要从以上几方面努力。另外,专业的特色化建设是一个动态过程,“专业不是某一级学科,而是处在学科体系与社会需求的交叉点上。这就决定了大学中的专业会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人才需求的变化而变动不居”。[2]行业特色高校专业的特色化建设是一个随着行业变革而不断调整的过程。

参考文献:

[1]罗维东.新时期行业特色高校发展的趋势分析及对策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2009(5).

[2]冯向东.学科、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J].高等教育研究,2002(3)

作者简介:

蒋青(1965.01—),女,重庆人,重庆邮电大学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移动通信技术、宽带网络技术。

王桂林(1975.12—),女,重庆巫溪人,重庆邮电大学教务处,副研究员,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课程与教学论。

猜你喜欢

特色化专业
全员参与创建特色化的安全文化体系
基于多种模式的内蒙古农牧业特色化研究
打造特色化外汇风险管理体系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专业修脚店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高校综合性学报专业特色化更名后的现状与思考
如何编写个性与特色化的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