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高年级课堂讨论的实践困境及其超越

2015-05-30孔亚婷

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 2015年6期
关键词:学习动机过程课堂教学

孔亚婷

在小学高年级课堂教学中,课堂讨论具有重要价值,它结合学生心理特点,让学生参与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然而,如果讨论法运用不当,就会流于形式,弄巧成拙。本研究将具体研究如何让讨论在小学高年级课堂教学中发挥积极作用,进而促进课堂教学高校进行。

一、小学高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

1. 学习动机增强。在小学低年级阶段,学生刚入学时的好奇心在半学年过后已经消失殆尽。现阶段,我国小学教学的直接目标一般是以提高学生分数为出发点与归宿点的,小学生在低年级就出现升学压力并发展为学习动机减弱的现象。动机不强是小学生中学习成绩较差学生的突出问题,他们在教师的眼中是问题学生,是不努力的学生,成绩不好似乎完全被归因于学生个人不勤奋,殊不知缺乏学习动机也是导致他们成绩落后的重要原因。动机是很奇妙的事情,学生本来喜欢学习,可是当教师看到孩子学习认真时候给以物质奖励,孩子动机暂时性的提高了,当下次教师没有给与学生相同甚至更多奖励的时候,学生对学习的动机却下降了。在小学高年级阶段,有的学生认识到勤奋学习能给自己带来更大的发展前途,有的认为学习能在集体中获得荣誉感,获得家长与教师的赞扬,有的认为不好好学习就会遭到父母与教师的责骂,甚至有的认为在学习中能体验到学习的乐趣……这些内在与外在的学习动机成为小学高年级学生学习动机增强的原因。

2. 学习更加注重理解。在小学低年级阶段,学生抱着一种游戏的态度来上学,上学成为每天游戏生活的一个分支,在课堂上听课或者不听课都没什么关系,理解或者不理解都影响不了他们游戏的快乐程度,也根本不会动摇他们在父母心中的重要地位。他们在此阶段更加注重机械记忆,理解的内容不是很多,即使理解了,也很快就忘了,他们不会主动参与任何形式的教学复习。在小学高年级,学生更加明显的区分开了实际生活与书本知识的之间的距离与差别,他们的教学内容相比于以前难度要大大增加了,并且具备了一定的抽象程度,新知识的学习需要以以前学习的内容为基础,不同学科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相互渗透,这些显著的变化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加注重理解。此外,学生的智力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他们更加倾向于使用自己的智力去学习新知识。

3. 学习更加独立自主。小学低年级阶段,小学生所经常经历的已经事情是下午放学玩得满头大汗的时候,父母严厉地要求他们去写作业,他们总是在各种理由的掩饰下,成功避免了丧失游戏时间的机会,学习似乎成为了阻碍小学生自由欢乐的强大障碍。在他们的世界里,复习功课、提前预习这些字眼似乎就不曾出现过。而在小学高年级阶段,情况就大为不同了。他们拥有更加主动地学习意识,在教室上新课前,他们总会有意识的去预习一下新课,课程完成后,他们也会去复习与巩固刚刚学习的知识。课堂教学时,教师也会留给学生更多机会去独立思考与探索,他们此时的学习更加主动与独立自主,自觉性明显增强。

二、小学高年级课堂讨论存在的问题

1. 目的不明确、针对性不强。讨论的内容与问题一般针对知识的重点与难点,抑或是对帮助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与合理的行为模式。在现在的小学高年级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所提出的讨论主题往往不止一个,缺乏针对性,这必然导致学生不能在短暂的讨论过程中清晰透彻地理解所讨论的问题,甚至在讨论之后对问题的认识更加模糊了。这样的讨论没有明确的目的,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很容易迷失方向,同学们讨论所围绕的主题不一致,各种意见都很混乱,却没有一个主题有力量来限制讨论的发展方向,这样的讨论势必效率低下,对学生的认知发展缺乏实际效用。

2. 组织与管理效果有限。由于小学生性格比较活泼,对讨论教学这种区别于传统教学的学习模式兴趣很大,他们往往会表现得比以往更为活泼,但是他们对讨论有些误解,讨论的时候观点与意见可以很“活泼”,而不是要求性格很活泼,讨论也是教学,是另一种形式的教学。当下,部分小学高年级教师在讨论组织管理上所突出的问题十分明显,他们在讨论正式开始之前没有通知学生相关的讨论主题,学生根本就没有充分的时间来查阅相关资料,于是讨论的时候,学生不知从何谈起,欲言又止。此外,有些教师在讨论开始前也没有任何的规章制度,学生在讨论过程中对行为没有具体的约束标准,对讨论的规则不明确,在讨论过程中双方毫无礼貌,争吵不休,教师在此时很难控制场面,即使控制了,那将花去较多的宝贵时间,学生在一番毫无秩序的争吵之后,对讨论的主题也失去兴趣了,不能不说这样的讨论很不成功。此外,部分教师在讨论结束后也没有明确的课后要求,随着讨论的结束似乎一切都没有后续了。这样的组织与管理工作有待改善。

3. “形式主义”色彩浓厚。由于受到高考这支大指挥棒的影响,现在的中小学教学与管理存在着唯分是举的错误教学目标定向,提高升学率似乎成为了学校教学与管理的一切出发点与归宿点,这忽视了学生的身心全面健康发展。这种对素质教育理念的错误歪曲对学校正常的教育育人的功能产生了极为严重的错误导向。为了提高学生分数,参与升学竞争,小学教师们倍感压力,在压力面前,他们“毅然决然”的选择让学生搞“题海战术”,一切为了提高学生的分数,忽视了学生的全面发展。至于课堂讨论这类对学生成绩影响不大的教学活动能不搞就不搞,于是课堂教学讨论成为了学生学习的一种奢侈品。有时,处于上级的严格要求,部分学校就会在形式上做做样子,搞一些只有形式、没有内容的教学讨论活动,与其说是教学讨论,倒不如说让学生在每日的升学压力面前放松放松,这类教学讨论有名无实,“形式主义”色彩十分浓厚。

三、提高小学高年级学生课堂讨论效率的策略

1. 合理组织与管理讨论过程。如何有效地组织与管理学生正常地开展讨论是讨论教学活动顺利开展的前提与基础。教师在讨论开展前,需要选择合适的讨论场地,可以给学生进行编组,调整原有的课堂排列方式,组织制定讨论的规则与计划,选出负责记录相关问题的学生。在讨论开始前,提出讨论的内容与主题,以便学生在讨论正式开始之前对相关问题进行资料搜集,这样在讨论的时候学生就能畅所欲言,积极主动的参与讨论活动。在讨论过程中,教师不但要引导学生保证讨论的内容要符合讨论的主题,也要善于管理讨论秩序,表扬积极参与、行为标准的学生,对一些破坏讨论活动正常开展的学生就及时而合理的处理,以保证讨论活动的有效开展。学生在讨论结束后的布置作业也很重要,如总结讨论后的心理感受、选择自己支持的观点并给出理由等等,这样才能使学生认真的参与讨论,而不是把讨论当作另一种形式的娱乐活动。

2. 讨论要突出主题,有明确的针对性。主题是课堂教学讨论活动正常开展的核心。小学高年级教师在选择主题上一定要慎重,保证其所选择的讨论主题有助于学生认识水平的提升,有助于学生行为模式的改善。教学过程中所遇到的重点与难点是讨论主题选择的重要来源,学生生活中遇到的热点问题也是值得教师与学生共同讨论的。在讨论的过程中,要一以贯之地围绕主题来展开讨论,讨论的过程中不能够出现过多的主题,这样容易使学生分散注意力,不能保证讨论应该的质量与效果。讨论中也不能偏离主题,讨论一些无关紧要的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在讨论过程中循循善诱、有效引导了,保证每一个被讨论的主题都使所有学生得到成长,所有的问题都能被讨论的很深入。讨论结束后,学生可以写出自己的感想,但是感想最好能结合主题来阐释,以表达自己对相关主题的认识。

3. 采取各种措施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中国自古就有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传统,教师的地位被过分的夸大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再在时间、广范围的受到不同程度的忽视。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模式对今天的学校教学依然存在非常深刻的影响,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一直被教师的权威性所压抑,这一点也体现在小学高年级的课堂讨论中。讨论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发展,学生是讨论活动的主体,没有主体的积极参与和表现,任何形式的讨论都没有实际意义。所以采取各种措施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对促进学生的发展十分重要。在讨论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各种形式,如奖励铅笔、作业本、积分数、表扬等来鼓励学生积极地参与讨论活动。只有所有学生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讨论中来,讨论的气氛才会活跃,学生才会相应地增强对学习活动的兴趣。

猜你喜欢

学习动机过程课堂教学
如何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动机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临终是个怎样的过程
如何激发初中学生英语学习动机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
大学生学习动机与学习成绩的相关研究
圆满的过程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