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思维在中职政治教学中的培养策略
2015-05-30胡金胜
胡金胜
【摘要】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实践能力。就我国现在中职生在社会上的就业现状来看,原有的政治课堂在教学方面存在很大的弊端,本文就探讨创新思维在中职政治教学中培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提出创新思维培养的解决方案,以更好的帮助在中职政治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
【关键词】中职业政治教育 创新思维能力 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6-0062-01
2014年中国高校毕业生人数毫无悬念的持续增长,将就业压力成功的又送上了一个高峰点。纵观这令人堪忧的就业前景,那些游走在教育边缘的中职毕业生前景又是如何呢?面对空前的就业压力,有关专业人士指出,这对中职生来说既是压力亦是一种挑战。国家高级技工人才的紧缺和高素质创造性人才的迫切需求无形中给了中职学生一张未来的通行证,同时,也给他们下了一份挑战书;如何才能成为一个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这就需要培养中职生的创新能力和自身素质,因此,中职生的政治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传统政治教学的弊端
如今改革开放带来教育模式的大规模改革,传统的政治教育在新型创新教育中显得岌岌可危,摇摇欲坠。政治课上老师教学死板,说教痕迹严重,加上教学内容自身的抽象性和复杂性,很容易导致学生产生厌烦和逆反心理,并且从根本上也不能消化吸收老师所讲的东西。据统计,高校和职业学校中学生缺课、逃课最多的课就是政治课,这一现状直接有力的证明了学生自身素质培养和创新能力锻造的缺失。政治课堂上,学生统一成了低头党;普遍在课堂上走神,更不用谈自身素质和创新能力的提升了。针对这一课堂现状,我们的创新改革必须从课堂开始,由课堂到个人,集体来个大换血。
二、课堂模式的创新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一)创新思维的必要性
创新,说难不难,说易不易,简单的一句话就是打破原有的思维。用鲁迅先生的话来说,就是要敢于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如果乔布斯不懂创新,也就不会有今天的苹果手机屹立市场几十年不倒,如果诺基亚的塞班系统懂得创新,也就不会发生今天的收购合并现状。如果普朗克敢于质疑权威,那么牛顿的力学理论将会提前推进好多年,如果爱因斯坦怯于质疑权威,那么也不会有辉煌灿烂的相对论出现。创新思维打破一切固有格局,创造一个新世界,因此,我们的创新思维能力在这一刻闪亮登台,等待打磨。
(二)课堂模式的创新
课堂模式先提上创新日程,打破原有的僵硬死板教育,让课堂焕然一新。首先从老师的改变开始,将课堂还给学生,拒绝说教的形式,拒绝死板的灌输,拒绝生硬的教学。这一切需要老师从重视教学研究抓起,将自身教学能力提高才是第一步。只有老师自身教学素质提高了,才能吸引学生听讲,才能将学生的注意力拉回课堂。其次,教材的改革也必须得到重视。现有教材的普遍通病就是滞后性和局限性,教材内容跟不上时代,教材选材内容狭窄,教材模式呆板生硬,这些通通需要得到重视,得到改变。教材编写须与时俱进,教材内容应广泛取材,海纳百川。将老师授课方式和教材内容一起革新,政治课堂才可能迎来新局面。学生的综合素养才有望提高。
(三)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针对创新思维的培养,老师们应该引导学生鼓励学生积极主动的思考问题,极力引申课堂,大力发展讨论式课堂,使学生有能力有机会畅所欲言。例如,每周开展一次辩论比赛,积极鼓励每个学生参与其中,在辩论课堂上学习和思考更多思辨的想法,收获更多。在政治课堂上不再被动接受,而是主动学习了解,懂得思考和辨证问题,在讨论与辩论声中提高创新思维能力,从而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课堂上的讨论是其一,其二是要引导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推动创新。
创新精神、创新思维的锻造来源于实践、应用于实践。任何理论精神的探索都不如实践的摸索来的直接迅速和有效。带领学生参加各种形式的实践活动,接触社会的真实层面,鼓励学生自己的想法,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创新认知,开拓学生的知识视野,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例如,带领学生走出课堂,多多参与社会义工活动和单位实习活动,以及各种科研实践活动,从参与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及社会责任感,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摸索創新。
三、结束语
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实践能力,为建设创新型社会提供高素质人才,推动时代的发展,让企业因拥有了高素质人才而受益良多,让国家的实业有新的飞跃和发展。
参考文献:
[1]蔡万好,探析中职政治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J];教育界,2014年02期
[2]朱红燕,浅谈高中教学分层模式[J];教学与管理,2005年08期
[3]张锦清,高中教学分层教学的实践与体会[J];课改探微,2005年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