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班级德育工作的“情”“新”“真”

2015-05-30彭燕霞

课程教育研究 2015年6期
关键词:德育工作理想德育

彭燕霞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6-0057-01

多年来,“德育为先”叫得很响,但在实际工作中却仍很疲软,德育活动缺乏“情感”,德育形式缺乏“创新”,德育内容缺乏“真实”。为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笔者认为,作为最基层的德育工作者,在做德育工作时应首先从情感交流入手,注意德育形式创新,做到德育内容真实。

一、德育工作需要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教师只有先施爱于学生,学生才能亲师,尊师。在平日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去感染学生,一个亲切的微笑,幽默風趣的动作,热情爱抚的目光,都给学生以鼓励,勇气。

作为教师或许应该多俯身倾听孩子的心声,走进他们的世界,不妨多了解一些他们的最爱,与最讨厌a的事等等,与学生平等相处,像朋友一样与他们沟通,站在学生的立场去理解他们的所作所为。以自身高尚的人格魅力与良好的师表去陶冶学生的情操,塑造学生的灵魂。把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感染学生,追求和理想、为人处事的方法和做人的道理化作实际行动,让学生觉得教师是他们的良师益友,从而使学生有喜爱自己的老师而到愿意接受教师的感化。

二、德育工作的形式需要有创新

在我们日常德育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往往过多的依赖于说教,教师常常告诉学生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但学生由于缺乏感性认识,缺乏内心的感触,也就缺乏内心的共鸣,收效甚微。

记得曾看到过这样一个教学实例,在一堂课上,教师想告诉学生“要学会帮助别人”。于是她推来一把轮椅,请每位学生轮流坐上轮椅在校园内和走廊上行进,学生无不体会到平日轻而易举的动作这时变得艰难了,原本还十分好奇的学生在体会过一次当“残疾人”的经历后;无不感到身为残疾人的不易。教师切勿多语,学生无不感到在你遇到困难时,别人的帮助对你来说是多么的重要。因此当教师问道:“当你遇到困难时,你需要的是别人的帮助;那么当别人遇到困难时,你该怎么办?”时,学生们几乎异口同声回答:“要帮助别人。”在这堂课上,教师并未对学生讲上一番大道理,而是让学生亲身体验无助时的痛苦。这样的体验式教育是否比简单的说教更管用?或许我们可以更多的让学生在情境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从而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过去,我们对学生进行尊敬父母、爱惜劳动成果,养成良好的节俭习惯,勤奋学习,努力上进,这方面的教育时,总是苦口婆心,反反复复地向学生说教,千叮咛,万嘱咐,生怕有一点说得不到位,确实做到了诲人不倦,但学生却不以为然,你说你的,我行我素,总是效果与我们的愿望背道而驰。后来,我们开始变了法子,我们设计了一份家庭情况统计表,让学生人人做一次统计员,扎扎实实完成这份作业,让无情的数字变得有情,用一份账单打动心灵。经过统计,学生们发现了他们从没发现的东西,触动了他们从未触动过的神经,第一次知道家里的收入又是多么的来之不易,家长是多么的劳累辛苦,又是多么的节俭,自己上学的费用在家庭收入中占的比例又是这么大,真是从未有过的发现。有的学生填完表后甚至哭了,有的开始为家庭操心了,为父母忧虑了,花钱收敛了,学习吃苦了。一份小小的作业,对学生产生了从未有过的触动,学生知道了一丝一缕来之不易,更加懂得了尊重,节俭,勤奋。

这也使我们懂得了,教育者的良好愿望并不等于好的效果,变换手法,敢于创新,常常易胜于难,往往能事半功倍,达到四两拨千斤,曲径通幽的出奇的效果。

三、德育工作的内容需要“真”

就德育工作而言,要产生良好效果,必须在内容上求“真”。因为只有真实的东西才令人信服,使人产生真情实感。作为教师,要善于捕捉“真”,积累“真”,利用“真”。在进行说理教育时,要用真实的事例,材料和数据向学生讲述观点,阐明道理;在进行榜样教育时,所确立或选取的典型应真实可信。我们组织学生看中央电视台播放的道德模范人物的事迹,让优秀家长跟学生对话,让学校评选出来先进人物现身说法,用身边的人教育身边的人,使他们感到真实不假,可亲可敬,激励和引导他们向榜样学习,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在进行理想教育时,应从学生发展的实际需求出发,不说空话,不讲大话,比如我们在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时,我们并没有简单地让学生背条条框框,而是做小,从小处让学生体会和发现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实质所在,在身边体现社会主义价值观。在谈理想时,也不是让学生谈高不可攀的理想,而是让学生觉得既是理想,又很现实,从而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理想,并自觉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努力。

我的体会是:“动之以情”,才能打动人;“德育创新”,才能行之有效;真诚实在,才有说服力。

猜你喜欢

德育工作理想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理想之光,照亮前行之路
《中国德育》
2021款理想ONE
理想
你是我的理想型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班主任如何做好德育工作